- 年份
- 2024(6187)
- 2023(9061)
- 2022(6637)
- 2021(6393)
- 2020(4562)
- 2019(10548)
- 2018(10620)
- 2017(18040)
- 2016(11226)
- 2015(12877)
- 2014(12947)
- 2013(11428)
- 2012(10247)
- 2011(9303)
- 2010(9622)
- 2009(8204)
- 2008(7873)
- 2007(7047)
- 2006(6343)
- 2005(6114)
- 学科
- 济(30987)
- 经济(30953)
- 教育(21068)
- 管理(19587)
- 中国(18843)
- 业(17501)
- 农(13027)
- 企(12004)
- 企业(12004)
- 理论(11421)
- 教学(9941)
- 业经(9449)
- 发(9331)
- 学(9221)
- 农业(8796)
- 方法(8328)
- 发展(8237)
- 展(8115)
- 地方(7667)
- 融(6619)
- 金融(6618)
- 贸(6459)
- 贸易(6452)
- 财(6371)
- 制(6337)
- 易(6295)
- 数学(6198)
- 数学方法(6050)
- 技术(5957)
- 银(5734)
- 机构
- 大学(137949)
- 学院(137189)
- 研究(52914)
- 济(44872)
- 经济(43500)
- 管理(40538)
- 中国(34223)
- 理学(33811)
- 理学院(33283)
- 教育(32390)
- 管理学(32356)
- 管理学院(32088)
- 京(31608)
- 范(31151)
- 师范(30975)
- 科学(30697)
- 所(25887)
- 师范大学(25365)
- 江(23635)
- 研究所(23501)
- 中心(22768)
- 技术(21851)
- 职业(21603)
- 财(21455)
- 北京(21002)
- 农(20729)
- 院(19712)
- 州(18773)
- 业大(17923)
- 财经(16372)
- 基金
- 项目(86928)
- 研究(75723)
- 科学(69235)
- 基金(56616)
- 家(48259)
- 国家(47635)
- 教育(44034)
- 社会(43927)
- 社会科(41091)
- 社会科学(41083)
- 科学基金(39394)
- 省(36353)
- 编号(35427)
- 划(32506)
- 成果(31749)
- 课题(29044)
- 基金项目(28445)
- 年(25036)
- 重点(21919)
- 自然(21463)
- 发(21369)
- 资助(21320)
- 规划(21119)
- 自然科(20894)
- 自然科学(20892)
- 部(20516)
- 自然科学基金(20464)
- 性(20297)
- 项目编号(20199)
- 创(18383)
共检索到227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一凡 马君
当前,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加强在地国际化是提高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可行手段,也是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策略选择。面向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地国际化需要精准捕捉机遇,有效应对在设计、需求、转型与交流方面的挑战,构建以政策支持为指向、以课程国际化为窗口、以师资建设为内核、以动态发展为遵循的行动路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晔
人工智能引发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系统性变革。本研究"先破后立",按照"理论分析—目标确立—实践路径"的逻辑框架,借助"生态系统即结构"理论模型,分析了我国工业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然样态,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信息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应然样态: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明确提出培养"完整职业人"是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构建的起点和最终归宿,并立足我国传统实践哲学的框架,从"道""法""术""器"四个层面探究了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任熊 薛茂云
本文梳理分析了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中所具有的引进学习、吸纳融合、重塑再造三个层次;提炼总结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呈现出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文化交流三种实践样态;指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健康发展的三道"瓶颈":体制机制仍需完善细化、高等职业教育输出模式尚未成型、可供输出的优质教育资源较为稀缺;提出通过加强政策供给激活办学活力、强化高职资源集聚打造高辨识度的中国模式、加强人才储备打造国际化师资集群等措施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化 实践样态 问题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宗诚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国家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应在全球化劳动力需求、国家外交大局、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等方面充分理解其价值意蕴,从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规模、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等方面了解其现实发展状况,从国家统筹、项目合作、数字赋能等方面规划未来发展路径,从而在世界坐标系及对比中做强中国优势,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深化中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际化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玥忞 张应强
“在地国际化”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源于欧洲,与“境外国际化”相对的概念。西方学界主要从高等教育机构层面来理解和界定“在地国际化”概念及其实践内涵。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与西方国家在具体语境上存在重大差异。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研究和实践必须实现方法论转变,需要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研究在地国际化概念及其实践内涵,需要通过保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来研究在地国际化的实践要素和实施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淮文博 王荪馨 李虹
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培养目标、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新内涵;发挥政府和市场双效作用,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构建现代高等职业学校制度,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是内涵建设的新途径,四方面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才能取得全面成功。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转型升级 新内涵 新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守勇 李锁牢
文章从国际发展趋势、国家战略布局、经济发展需求、数字实践基础等维度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阐明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要义,从技术跃迁、组织创变、价值共生三个层面归纳出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形态表征,并按照“分层推进”的原则,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企业六个层面探索了职业技术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可雷 张棉好 龙雪非 向国栋
职业教育教材是承载技术的文本,而技术需在技术实践活动中被诠释。诠释技术文本时不能要求教材的使用者克服自身的主观见解,也无法控制教材使用者的意义生成,而应尊重职业教育教材本身具有的主体性、生成性和历时性。从职业教育教材实践反思,职业教育教材作者应将技术理解为过程中的技术,坚持职业教育教材体例向应用知识的结构转向,并促进职业教育教材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最终由教材使用者在教学实践中展开文本的意义。为提升职业教育教材质量,教材需坚持“作为过程的技术”以体现类型特色、创新教材体例并以技术知识重组教材内容、加强教师培训来优化教学过程,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教材效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玉香
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格局,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建构,解决好既服务于区域经济,又能使我们培养的高职人才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国际化 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磊 邱懿 何正英 杨勇
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国际化理念与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把握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涵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层面进行系统分析。坚持《职业教育法》引领、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完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是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可行性发展路径。基于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契机,系统建立对话机制、大赛交流机制、展会合作机制和联盟发展机制,构建职业教育国际化走出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秀霞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是连接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也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工士"学位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建设的重要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对"工士"学位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界定,深入分析了"工士"学位的人本、公平和发展价值,并从法理支撑、标准建设、机制保障以及关系耦合四个视角对"工士"学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梓樱 杨建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基本完成了量的积累,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然而对于“质”的研究和认知还相对比较薄弱。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质”在新时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需要在立德树人、知识素养和技能提升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质”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最根本的属性,具有社会性、类型性、比较性和发展性等特征。为提升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质”,更好地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实现路径是:在“机制”上下功夫,贵在创新;在“融合”上求突破,胜在定位;在“教改”上做文章,重在实践;在“师资”上动真格,根在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少芳
高职教育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已势在必行。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本文围绕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培养、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学校同企业和行业合作办学这五个视角,探索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内涵式发展 专业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松 陈正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动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发展素质教育、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发展路径是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优质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合作发展为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衎 段进军 陆彩兰
“十四五”时期,长三角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当前,在长三角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资源配置空间不均衡、顶层设计与组织保障缺乏、合作模式单一、多个堵点阻碍要素跨区流动等问题。因此,要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好一体化基石的同时,让市场配置教育资源的作用充分体现,通过加强制度、标准建设,打造长三角特色高职教育品牌。
关键词:
长三角 高等职业教育 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