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57)
2023(2998)
2022(2403)
2021(2571)
2020(1967)
2019(4642)
2018(4724)
2017(6889)
2016(5375)
2015(6342)
2014(6541)
2013(5358)
2012(4961)
2011(4717)
2010(4976)
2009(3945)
2008(3841)
2007(3730)
2006(3349)
2005(3054)
作者
(11030)
(9160)
(8999)
(8705)
(5684)
(4323)
(4302)
(3759)
(3482)
(3468)
(3158)
(3127)
(2898)
(2880)
(2860)
(2810)
(2808)
(2722)
(2711)
(2561)
(2521)
(2445)
(2316)
(2203)
(2150)
(2133)
(2024)
(2010)
(1904)
(1867)
学科
教育(19425)
中国(10224)
管理(7614)
理论(7229)
教学(7068)
(5941)
经济(5935)
(4959)
(4447)
(4014)
企业(4014)
学法(3696)
教学法(3696)
学校(3675)
思想(3547)
(3478)
高等(3474)
政治(3435)
研究(3378)
(3360)
发展(3303)
思想政治(3276)
政治教育(3276)
治教(3276)
改革(3258)
德育(3253)
学理(3230)
学理论(3230)
(3181)
技术(2822)
机构
大学(59584)
学院(57559)
教育(27676)
研究(22248)
(20165)
师范(20110)
师范大学(16534)
职业(15443)
(14593)
技术(13832)
管理(13402)
科学(12733)
理学(11209)
(11094)
理学院(10927)
(10809)
(10790)
职业技术(10617)
教育学(10581)
管理学(10442)
经济(10433)
管理学院(10298)
北京(10228)
研究所(9778)
中国(9540)
技术学院(9252)
中心(9044)
(8512)
(8091)
教育学院(7803)
基金
研究(34839)
项目(33817)
科学(27889)
教育(26843)
编号(18866)
基金(18725)
成果(18381)
社会(17510)
课题(17331)
(16265)
社会科(16141)
社会科学(16137)
(15764)
(15333)
(14699)
国家(14344)
规划(12100)
科学基金(11609)
项目编号(11017)
(10880)
研究成果(10386)
(9843)
年度(9739)
重点(9490)
(9247)
(9059)
(9030)
阶段(9003)
(8921)
基金项目(8868)
期刊
教育(50269)
研究(27071)
中国(24791)
职业(14438)
(11995)
经济(11995)
技术(11626)
技术教育(9793)
职业技术(9793)
职业技术教育(9793)
学报(6207)
大学(6064)
(6003)
论坛(6003)
高等(5725)
(5591)
成人(5519)
成人教育(5519)
(4983)
科学(4971)
高等教育(4921)
职教(4829)
(4580)
管理(4052)
发展(3840)
(3840)
图书(3772)
学学(3687)
农业(3628)
比较(3394)
共检索到98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宇  
高等职业教育公信力缺失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张和内涵式发展面临的巨大障碍,主要表现为其知名度较低和美誉度较差。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张力,理想价值与现实实效的差距,制度政策"缺位"及对话机制"低效"等均是高等职业教育公信力缺失的重要诱因。基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价值与功能,我国应极力培育公民社会,实现"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有机转换;高等职业院校应强化品牌意识,弥合高职教育应然价值与实然实效的差距;政府应强化其功能,弥补制度政策的缺位;相关机构应加强二元互动,保障信息外向传导途径畅通,以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公信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宇  唐锡海  
高等职业院校校长公信力指高职院校校长在工作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资源,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社会公众的心理认同和行为支持的能力。高职校长公信力形成的实质是校长信任机制的确立,其形成过程具有非均衡性和非对称性。以此为理论基础,高职校长的角色定位和公众角色期待成为高职校长能力框架构建的重要依据,其能力框架主要包括公平正义的职业伦理、创新思维、高瞻远瞩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景岫  
本文从母语的正迁移作用被忽视、教师教学观念需更新、西方文化的冲击等角度,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缺失问题,提出在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教育的策略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艳华  
职业教育管理制度的缺失是阻碍我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症结所在。它没有能够真正地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未能落实,政府统筹乏力,投入严重不足;实行多头管理、集中管理,重视职业学校教育,轻视职业培训,漠视其他教育类型中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协调管理的职能未能理顺;行业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未能形成,中、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封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宋丽娜  
美国的职业教育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欧洲大陆国家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轨制,而是形成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独具特色的单轨制。因而,美国的职业教育常被认为是缺乏完整体系的。文章从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探索其单轨特色形成的历史原因、文化原因和教育观念的原因。认为对民主、平等的追求使其放弃了体现等级差异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轨制;文化上的多元与融合使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的传统阻止了教育的过分职业化。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缺失"是传统与时代的产物,其扎根于本土的形成过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臧其林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前提必须明确学校和企业的法律责任。本文分析目前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利弊,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校企合作难以深入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对校企合作没有很明确的界定。目前急需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的继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公安  宁锐  
充足的经费保障是职业教育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而职业教育被边缘化、投资职业教育的责权利不对等,以及约束机制缺乏等原因严重制约了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的缺失。提高职业教育经费占比、健全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完善政策执行的监管制度、完善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制度,是建构完善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的必然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西广明  李文海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求其评价具有矫正误区、改进模式的功效。为此需要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规范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依靠评估理论、结合教育特点、借鉴国际经验。从系统角度,高等职业教育评价应该从评价目的、主体、客体、原则、标准、内容、方式、方法、效果等方面展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入选理由以"整合"之眼透视职业教育,从实践经验和理论推演两个范畴,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发展的基本框架,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视角。主要观点书中认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整合就是将职业教育的要素、构建等重新组合,使之形成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新的功能整体。对照逻辑起点的内在规定,扬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新文  周志艳  
受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影响,我国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变得日益明显,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如此。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是重新认识并界定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通过实现"人的回归"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革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杏莉  
我国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殊公共品地位,而公共品供给模式受政府与市场间关系的影响。利用公共产品理论,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线索,分析了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供给模式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俊文  
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缺失主要表现为:认知不够,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制度法规不健全,发展不均衡,"双师型"教师缺乏等。提升产教融合的路径包括:从外部环境层面优化产教融合相关的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经济和法律环境;从策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组织结构,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理顺经费保障机制及其与产业对话机制;从制度层面构建产教融合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机制层面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向纵深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宪明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对职业院校和企业自身都是十分有利的。但目前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动机不强。造成我国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激励机制的缺失。为此,应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关经济激励政策;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协调机构,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云飞  徐涵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工匠精神"是匠人们基于高技能水平,在工作过程中所渗透出的"德、研、新、艺"的职业精神。社会对"工匠精神"的不当使用有时出现以偏概全或肆意滥用的现象。"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了教学盲点。通过围绕职业教育内外部环境,正读"工匠精神"、分析"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缺失缘由,重塑"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深切召唤。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明  郝理想  
本文在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公平视角阐释了我国职业教育长期投入不足的原因,提出从制度入手,准确定位政府、企业与学校在职教发展中的角色,是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