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5)
- 2023(16566)
- 2022(13757)
- 2021(12696)
- 2020(10470)
- 2019(23669)
- 2018(22834)
- 2017(42762)
- 2016(23392)
- 2015(26565)
- 2014(26415)
- 2013(25272)
- 2012(23095)
- 2011(21189)
- 2010(21560)
- 2009(19753)
- 2008(18040)
- 2007(15721)
- 2006(14026)
- 2005(12723)
- 学科
- 济(111867)
- 经济(111771)
- 管理(65156)
- 业(60125)
- 企(49751)
- 企业(49751)
- 方法(46749)
- 数学(42488)
- 数学方法(41980)
- 中国(35939)
- 融(27752)
- 金融(27750)
- 地方(26981)
- 银(25611)
- 银行(25604)
- 财(25072)
- 行(24705)
- 农(24566)
- 教育(21830)
- 业经(21778)
- 制(20099)
- 学(19437)
- 理论(18148)
- 农业(16842)
- 务(15815)
- 财务(15766)
- 贸(15742)
- 财务管理(15732)
- 贸易(15725)
- 地方经济(15546)
- 机构
- 大学(323105)
- 学院(320671)
- 济(139598)
- 经济(136819)
- 管理(121404)
- 研究(107358)
- 理学(104896)
- 理学院(103788)
- 管理学(102017)
- 管理学院(101389)
- 中国(82031)
- 京(66582)
- 财(63955)
- 科学(58774)
- 财经(51305)
- 中心(51298)
- 所(50343)
- 范(49472)
- 师范(49138)
- 江(48431)
- 经(46667)
- 经济学(45345)
- 研究所(45290)
- 北京(42175)
- 经济学院(40791)
- 农(40363)
- 师范大学(40232)
- 业大(39100)
- 院(38759)
- 州(38635)
- 基金
- 项目(212462)
- 科学(171919)
- 研究(164529)
- 基金(154737)
- 家(131287)
- 国家(130103)
- 科学基金(114378)
- 社会(107355)
- 社会科(101961)
- 社会科学(101940)
- 省(83828)
- 教育(83269)
- 基金项目(79918)
- 划(71142)
- 自然(69689)
- 自然科(68132)
- 自然科学(68121)
- 编号(67578)
- 自然科学基金(66909)
- 资助(63443)
- 成果(55742)
- 部(49499)
- 课题(49430)
- 重点(49200)
- 发(47917)
- 创(44736)
- 国家社会(44713)
- 教育部(44552)
- 人文(42556)
- 创新(41652)
- 期刊
- 济(150531)
- 经济(150531)
- 研究(106806)
- 中国(67980)
- 教育(61713)
- 财(49372)
- 管理(45303)
- 融(41976)
- 金融(41976)
- 学报(39547)
- 科学(38422)
- 农(35266)
- 技术(35100)
- 大学(33066)
- 学学(29757)
- 财经(26672)
- 经济研究(25547)
- 农业(23097)
- 经(23030)
- 业经(22131)
- 问题(19019)
- 职业(17729)
- 统计(16931)
- 技术经济(16353)
- 策(15240)
- 贸(14879)
- 理论(14602)
- 坛(14014)
- 论坛(14014)
- 商业(14001)
共检索到491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弛
新工业革命下,产教融合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在"产"与"教"的所在论域中,审视产教融合的诉求与供给,在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的融合层面,构建产教融合逻辑框架。在经济学领域,审视产业链转型升级理论、创新链以及三重螺旋理论、人才链及技能型人力资本理论、企业教育链及学习理论等,进而探究产业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诉求;在教育学领域,对接产业链升级溯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链调整理论,对接创新链溯及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对接人才链溯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论,对接企业教育链溯及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理论,进而探究高等职业教育对产教融合的有效供给。研究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应建构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教育链"四链"共同驱动的框架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亚峰
基于对1985年至2019年政策文本的分析,可将我国高职产教融合政策实践样态演进历程划分为以校办企业与校企联合办学为纽带的初步探索期、以工学结合为抓手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调整期、以各类项目为依托的产教融合全方位深化期、以各层次产教融合政策为基石的政策体系建设期。对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国外产教融合政策实践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完善提供有益启示。为消解我国高职产教融合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时效性欠佳、针对性不高、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困境,在政策制定环节,应多方借鉴,科学制定;在政策执行环节,应高效执行,全面贯彻;在政策评估环节,应定期监测,有效评估;在政策修订环节,应及时反馈,适时修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洲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结合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依据系统思维理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法不仅具有充分的立法根据,而且拥有独特的立法内容,还有必要规定相应的违法责任。从立法根据而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法应与宪法和相关法律紧密对接,深度体现其法律根据和事实根据;从效力内容上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法需与教育法、企业法、科技法、劳动法等法律合理衔接,补足现有法律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规定的未尽事项;从违法责任上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法要与相关法律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相统一。只有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立法与其他相关法律之间协调一致、功能互补,才能从整体上发挥我国法治体系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规范价值和指引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法 系统思维 立法逻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类型教育的根本特征,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办学模式,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多项相关政策规定,助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2024年1月,天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有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地方性法规,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六章44条,包括总则、引导和实施、服务和保障、督促和评价、法律责任和附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斌 邹吉权 刘晓梅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以职业教育三个本质属性即职业性、技术性和终身性为逻辑起点,系统阐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应然之态,厘清产教融合的内涵,界定产教融合的概念,指出职业教育在院校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过程中专业结构要与产业结构对接,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过程中教育资源要素与产业资源要素融合,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是提升产业劳动力素质的重要举措,同时提出制定"教育职业标准"的必要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本质属性 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绪军
政策语境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逻辑本质是职业教育内在发展对"产""教"概念的辩证认识与深化而形成的政策性框架,体现出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调和。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三种政策文本的呈现形态为逻辑出发点,深入剖析了"产教融合"政策设计的逻辑起点、逻辑路径以及逻辑结果,以此形成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文本执行的启示。
关键词:
政策语境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汝珍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力度取决于产教关系外部控制的程度,中国职业教育的产教关系经历了从产教合一到产教分离再到产教合作的变化过程,相应的政策变迁也经历了计划-市场-计划,集权-放权-集权的反复。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宏观制度环境、行动者认知方式以及历史积淀的影响。未来产教融合政策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三方面着手:转变认知方式,形成产教融合"中间地带"存在的共识;转变政策范式,从"供给侧"开展制度创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催生产教自主融合的意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莉洁
产教融合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历了萌芽初创期、恢复重建期、改革探索期、新时代深化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历史演进看,职业本位、实践本位、社会本位作为职业教育的本真价值,也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面向当前及未来发展,要从规划建制入手,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的全面融合;强化行业协会的协调职能,助推职业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合作;明确和落实企业的主体地位,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多方联动和深度参与;依托职业教育的本真价值,搭建全方位的产教融合模式;构建成本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产教主体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历史演进 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华
深化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相关国家政策及法律还不够完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不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不够、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此,要深入研究国内外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保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各项权益,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增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高等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丹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水平,有必要构建配套的动力机制,确保各项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研究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发展动力也十分缺乏,需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开展校企合作、推行制度管理等方面做出努力,及时构建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动力机制。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动力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立国 高海军 杨博 鲍远通 胡靖宇 孙剑波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成长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认可度不断提高。促进多元化办学模式发展,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融合,提高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创新驱动力不足、合力不足等问题。结合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提出技能大师进课堂、实训基地建设延伸到生产一线,科技平台进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延伸到区域创新,政行企进学校、工程素养培育延伸到产业服务等措施,为河北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 河北 产业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胜 戎成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升课程质量,加强课程治理是职业教育课程质量提升的关键。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课程治理的逻辑是以“多元共治”促进职业教育课程“善治”目标的实现。在这一逻辑下,建构“多元共治”课程治理的行动框架,即多主体参与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研定、多渠道提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质量、多层级优化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体系以及多机制保障职业教育课程评价运行。提出具体实践抓手,包括搭建与完善校企政协作共治职业教育课程的体制机制、将企业用人标准完整纳入课程标准、以1+X证书制度作为校企共治课程的桥梁、提升课程治理手段的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协同共治 课程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汝珍
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长效发展的重要环节,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特点表现为:多功能复合型、需求导向、多主体管理以及产业化。构建产教融合的机制必须以技术为切入点,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技术平台,遵循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产业化的运营机制、价值主导的评价机制、市场导向的进退机制和行业协会负责的人才流动机制。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 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方绪军
职业教育教研模式其实质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内生性诉求的必然结果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本文以新时期职业教育教研在政策层面、现实层面、操作层面的内生性诉求为基础,从职业教育教研模式的方法论框架为教研模式建构的哲学方法论,提出了以治理结构、逻辑结构和"一体化"逻辑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四教一体"教研模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四教一体”教研模式 逻辑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波 杨晓蝾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目标定位模糊、教材内容单一、软硬件保障不足、校企协同不畅、考核评估不尽合理等问题,提出产教融合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完善对策:建立清晰的目标体系、建立多元的内容体系、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的协同体系、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