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1)
2023(11120)
2022(8628)
2021(8149)
2020(6391)
2019(14592)
2018(14911)
2017(25625)
2016(15413)
2015(18074)
2014(18569)
2013(16930)
2012(15549)
2011(13866)
2010(14103)
2009(12279)
2008(12250)
2007(11451)
2006(10416)
2005(9400)
作者
(41423)
(34078)
(33965)
(32590)
(21719)
(16339)
(15726)
(13280)
(13052)
(12742)
(11597)
(11563)
(11262)
(10806)
(10752)
(10571)
(10489)
(10165)
(9953)
(9909)
(8877)
(8443)
(8393)
(8242)
(7901)
(7692)
(7679)
(7538)
(7009)
(6879)
学科
(50024)
经济(49982)
管理(38820)
(36420)
(27564)
企业(27564)
中国(22885)
教育(22497)
(19267)
技术(15875)
方法(15484)
业经(14237)
理论(14147)
地方(14001)
农业(13266)
数学(12480)
教学(12436)
数学方法(12278)
(12167)
(11141)
(11063)
(9740)
发展(9111)
(8987)
环境(8133)
(7813)
(7751)
贸易(7744)
(7651)
(7591)
机构
学院(202285)
大学(201967)
研究(71362)
(68387)
管理(67086)
经济(66248)
理学(55735)
理学院(54913)
管理学(53651)
管理学院(53236)
中国(49219)
(46719)
科学(43727)
(40255)
师范(39977)
(36350)
教育(35990)
(35656)
中心(32984)
(32538)
师范大学(32176)
(32005)
研究所(31938)
技术(30892)
北京(30078)
(28825)
业大(28657)
职业(27783)
(26083)
农业(25062)
基金
项目(127479)
研究(106123)
科学(100323)
基金(83556)
(71483)
国家(70652)
社会(61530)
科学基金(59690)
社会科(57728)
社会科学(57714)
教育(57102)
(54510)
编号(49029)
(46299)
基金项目(43597)
成果(42395)
课题(37833)
自然(35172)
自然科(34283)
自然科学(34280)
自然科学基金(33622)
资助(32289)
(32241)
重点(30500)
(30393)
(28374)
规划(28349)
项目编号(28325)
(27443)
(27097)
期刊
(85042)
经济(85042)
研究(70545)
教育(66530)
中国(59234)
(30874)
学报(28191)
技术(27918)
(26355)
科学(26106)
管理(24810)
大学(22877)
农业(21368)
职业(19951)
学学(18911)
图书(16016)
(15788)
金融(15788)
业经(15188)
(13743)
论坛(13743)
技术教育(13443)
职业技术(13443)
职业技术教育(13443)
书馆(11893)
图书馆(11893)
(11847)
经济研究(11819)
(11434)
财经(11350)
共检索到331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建国  
探索专业建设规范对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专业建设规范即是专业建设的最低标准和专业特色建设的组合,以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其专业建设规范应包括专业师资配置标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课程设置规范、专业教学实施与评价标准等方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振华  孙明学  
进行示范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示范专业建设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落脚点,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内涵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6个核心环节。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创新性、规范性与示范性的统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傅大梅  
本文阐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随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意义,分析了新能源产业背景下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岗位需求与典型工作任务,探讨了适合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孔德兰  郭福春  
专业建设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近10年来,国家通过实施新世纪教改试点、重点专业建设、国家示范专业等举措有效推动了专业设置水平的提升,但是也存在着铺摊子、重复建设、专业类同化等问题。优势专业建设计划的推出以其鲜明的建设宗旨、科学的方案设计、财政投入机制实现专业建设的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孔德兰  郭福春  
专业建设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近10年来,国家通过实施新世纪教改试点、重点专业建设、国家示范专业等举措有效推动了专业设置水平的提升,但是也存在着铺摊子、重复建设、专业类同化等问题。优势专业建设计划的推出以其鲜明的建设宗旨、科学的方案设计、财政投入机制实现专业建设的科学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元兴  
高等职业院校应从职业要求、人民需求、行业规范、学校办学和重视教师的角度,科学地认识专业建设。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加强服务意识,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及时更新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校师资团队、基础设施、考核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强化专业特色,提高办学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罗全珍  张燕州  张士辉  王玮璟  
依托甘肃省信息技术职教集团和甘肃省信息技术专业学科课程组的优势平台,在高等职业院校ICT专业群建设方面形成鲜明特色。ICT专业群积极开展技能竞赛和举办专业研讨会,探索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扩大社会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依托ICT平台资源和ICT行业创新基地,努力推进师资培训、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双证书建设和教材建设,使ICT专业群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朝霞  周晓敏  
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基于职业本位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强调根据行业对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需求设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多层面立体式的教学评估体系,建设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和专业目录管理跟踪研究课题组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协作组  
组织制定《高职目录》和《管理办法》进入新世纪,随着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专业设置与管理面临的问题逐步凸显,如:高职专业设置随意性强,名称不规范,专业内涵不清,没有统一的专业代码,严重影响了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类别的统计,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影响社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雍琴  
顶岗实习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园林专业顶岗实习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园林专业在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教师指导、学生考核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期对高职高专院校园林顶岗实习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借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少鹏  
以广州图书馆示范分馆建设为例,探索街镇图书馆的专业化改造之路:通过整合共享资源、推动延伸服务、建立规章制度等,推动街镇图书馆的可持性发展和提高服务效能,法律法规的健全、社会力量的引入等则是街镇图书馆专业化改造的深化和可持性发展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振华  
建设名师工作室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纳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是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优秀教师成长机制、创造优秀教师成长环境的有效途径。长春市名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围绕培养优秀教师、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社会咨询与技术服务、开展社会培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一批典型经验和做法,但也存在各工作室建设成果不均衡、中职学校名师工作室成果质量不高、建设成果分布领域不均衡、典型经验做法缺少可操作性等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景行  
"学科导向课程"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作为我国主流的职教课程模式各有长短,"多元整合型课程"对这两种模式扬长避短,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未来取向。其基本特点包括:诉诸"渐成论"的课程观,以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全面建构为中心,用"发生学"原则规范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将人才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健全职业人格"并富有创造力的"职业人",探索"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纵横交错"的"多元整合型"课程与教材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甲珉  徐占鹏  
服务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使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表现出总量不足,毕业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和外语能力弱,项目实战经验缺乏等问题。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十几年服务外包类专业建设,探索和实践了产教融入的专业建设平台搭建、产教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融通的专业建设教学资源整合、产教融汇的专业服务社会机制等服务外包专业建设"四融"模式,培养了大批服务外包产业需要的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的高技能人才,服务了青岛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