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2)
2023(12201)
2022(9955)
2021(9607)
2020(7650)
2019(17579)
2018(17074)
2017(31504)
2016(17503)
2015(19595)
2014(19260)
2013(17752)
2012(15886)
2011(14008)
2010(13964)
2009(12256)
2008(10368)
2007(8863)
2006(7335)
2005(6227)
作者
(40553)
(33718)
(33434)
(32125)
(21191)
(16034)
(15548)
(13296)
(13061)
(11739)
(11556)
(11149)
(10741)
(10345)
(10106)
(10011)
(9989)
(9934)
(9770)
(9579)
(8222)
(8033)
(7954)
(7790)
(7657)
(7615)
(7484)
(7332)
(6629)
(6625)
学科
(55696)
经济(55650)
管理(42764)
(41467)
(34560)
企业(34560)
方法(28192)
中国(27908)
数学(25751)
(25404)
金融(25402)
数学方法(25363)
(22806)
银行(22803)
(22074)
教育(20774)
(17557)
(16075)
理论(14028)
业经(13481)
(12797)
地方(12590)
(12281)
财务(12235)
财务管理(12213)
企业财务(11677)
农业(11172)
中国金融(11085)
技术(10678)
(10274)
机构
大学(213161)
学院(212259)
(81877)
管理(80502)
经济(80070)
理学(70340)
理学院(69629)
管理学(68321)
管理学院(67906)
研究(65889)
中国(50832)
(43412)
(38885)
(36073)
师范(35828)
科学(35723)
中心(33459)
教育(33458)
财经(31947)
(30828)
(29342)
师范大学(29288)
(28857)
北京(27200)
业大(26796)
技术(26479)
经济学(26454)
研究所(26236)
(25329)
(24968)
基金
项目(149383)
科学(121463)
研究(120042)
基金(106890)
(90097)
国家(89151)
科学基金(78768)
社会(75704)
社会科(71776)
社会科学(71760)
教育(64194)
(60426)
基金项目(56225)
(51967)
编号(51443)
自然(47955)
自然科(46909)
自然科学(46900)
自然科学基金(46030)
资助(42257)
成果(41841)
课题(38002)
(35314)
重点(35004)
(33821)
(32997)
教育部(32125)
(31892)
项目编号(31653)
规划(31158)
期刊
(79471)
经济(79471)
研究(68489)
教育(57090)
中国(47437)
(31179)
金融(31179)
(30531)
管理(27882)
技术(25315)
学报(25061)
科学(24112)
(22400)
大学(22375)
学学(19550)
职业(16738)
财经(15505)
农业(15010)
业经(13424)
(13324)
经济研究(12573)
技术教育(11338)
职业技术(11338)
职业技术教育(11338)
(9973)
论坛(9973)
问题(9926)
理论(9779)
(9654)
财会(9312)
共检索到313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广芬   刘涵滨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工程教育应相互融通以协同培养工程师。通过对10所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工程师在知识、技能、素质以及人才定位上皆有着内在关联,此为二者融通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推进融通进程,构建高质量工程教育体系,二者应加速统筹规划、协同创新。具言之,应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机制,拓展工程教育研究的问题框架;构建工程师分类培养体系,优化工程教育系统整体效能;创新数字化融通发展机制,打造持续适应的生态共生网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开金  
如何解决高职教育中学业与职业技术的关系问题,关键还要从理念更新和机制改革做起。高职教育的理念形成与核心概念"高"字相关。高职的"高",不仅是办学层次的定位,也是人才培养层次的要求。高职的"高",可从三个维度来定义。一是基础文化素质层面,高职学生专业发展的平台是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以"学科群"为特征,知识的广博性和系统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左海峰  江丕权  
高等工程教育对工程师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工程师的形成来看高等工程教育,认为工程师的成长过程是学习与实践互相搭配的一个过程,并总结现实中的丁程师培养的四种途径;进而论述了培养合格工程师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要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学  
现场工程师作为一种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人才支撑。在价值意涵上,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职业教育适应性、类型性、创新性、高质量的体现与外显,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能级进阶和制造业数字化对接进阶。然而,当前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还存在规模性困境、结构性困境、功能性困境、保障性困境等,需要职业教育持续加大现场工程师培养总量以满足产业人才增量要求,通过结构调整优化培养效能,提升功能促进培养质量,强化保障以增强人才培养支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元   周衍安  
以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内涵与发展历程为基础,从国家战略层面、产业发展层面、人力资源开发层面分析培养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价值体系,明确不同层面的价值追求与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现场工程师运营流程图,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育人体系;实施项目任务驱动,强化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完善校企人才共享机制,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弹性学分制与过程评价并重,对接职业资格认证。从这四个方面改善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方式,旨在培养具有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支撑与强大动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余寿文  王孙禺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现代工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界对高等教育的期盼也愈加殷切,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手段在“大工程”的环境中从事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些工程实践活动不仅体现在满足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Jean DOREY  刘敏  
法国大学校的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在世界上一直享有盛誉。严格的选拔制度、创新的培养体制、与经济领域的密切合作是其长期以来优秀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教育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法国工程师教育面临一些调整和改革,然而其几大传统特色在世界高等工程师教育中仍突现出不可比拟的优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锡海  王忠昌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框架下,高等工程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被划为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但由于工程与技术的同源性,使得二者在哲学基础、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具有同质性,从而为二者的互相借鉴、资源共享和沟通衔接提供了可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修平  酆爱文  
文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观进行了比较,指出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观以创业、创新、大工程为导向,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观以就业、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更加清楚自己的实践教学定位,避免人为的拔高标准。而对于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又可以用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观进行要求,从而提高其就业能力,改善其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延翠   路宝利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体现,也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举措。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合供”理论源于公共管理学,强调政府与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以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与公共服务能力。基于“合供”理论的内涵及应用,围绕“谁参与合供”“为什么合供”“怎么合供”三个问题,分析政府部门、项目企业、职业院校以及公共组织在合作培养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中的主体作用。通过阐释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合作培养的缘由及意义,来选择多元主体合作育人模式、搭建多元主体合作育人平台、实施多元主体合作育人管理等方式,优化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合作培养的实践路径,以满足数智化职业场景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理论的视角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变迁:从平行走向交融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源自截然不同的教育传统,高等教育一般生产和教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而职业教育则提供某一特定职业的培训。对大学的评价常常基于其对某一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槐福乐   常熙蕾   吕清  
在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处于摸索前进阶段,离不开理论指导和实践检验。基于一般系统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应遵循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以及目标性四个原则,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当前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厄,包括:整体性不足,顶层设计亟待优化;相关性受限,校企协同合作不畅;动态性受阻,开放水平程度不高;目标性模糊,培养标准尚不明晰。据此,进一步提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路径:持续优化现场工程师培养的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培养主体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加速提升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开放水平,加快推进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的落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尚科  
本文探讨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认证的关系,指出工程师认证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导向",高等工程教育与继续教育是工程师认证的"动力源"。两者的良性互动关系推动了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目标的实现,造就了高素质的工程师群体。文章还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挑战,探求应对措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苗月季  
目前,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来考虑,为社会培养工程造价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潜心于特色专业的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造价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