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4)
- 2023(6646)
- 2022(5260)
- 2021(4960)
- 2020(3862)
- 2019(8851)
- 2018(8923)
- 2017(14764)
- 2016(8919)
- 2015(10498)
- 2014(11036)
- 2013(10069)
- 2012(9482)
- 2011(8357)
- 2010(8745)
- 2009(7412)
- 2008(7577)
- 2007(7273)
- 2006(6461)
- 2005(5639)
- 学科
- 管理(24938)
- 济(24455)
- 经济(24428)
- 业(21585)
- 企(18818)
- 企业(18818)
- 中国(14690)
- 技术(13040)
- 教育(10985)
- 理论(10789)
- 农(9661)
- 教学(8969)
- 业经(8062)
- 方法(8016)
- 地方(6950)
- 农业(6517)
- 技术管理(6161)
- 财(6157)
- 学法(5819)
- 教学法(5819)
- 和(5778)
- 学(5548)
- 制(5380)
- 数学(5119)
- 数学方法(5006)
- 学校(4865)
- 学理(4865)
- 学理论(4865)
- 产业(4751)
- 发(4541)
- 机构
- 学院(114737)
- 大学(112217)
- 研究(38663)
- 管理(36858)
- 济(34296)
- 经济(32890)
- 理学(29538)
- 理学院(29095)
- 管理学(28394)
- 管理学院(28123)
- 中国(27040)
- 京(25958)
- 科学(23161)
- 范(22777)
- 师范(22614)
- 江(22511)
- 教育(21844)
- 技术(21792)
- 职业(21281)
- 所(19359)
- 中心(18533)
- 州(17930)
- 师范大学(17677)
- 财(17613)
- 北京(17142)
- 研究所(16875)
- 农(15794)
- 职业技术(14814)
- 业大(14725)
- 院(14474)
- 基金
- 项目(67692)
- 研究(60626)
- 科学(52086)
- 基金(40843)
- 家(33988)
- 教育(33959)
- 国家(33495)
- 社会(32791)
- 社会科(30642)
- 社会科学(30637)
- 省(30533)
- 编号(29703)
- 科学基金(27774)
- 成果(26084)
- 划(25559)
- 课题(23660)
- 年(20845)
- 基金项目(20776)
- 项目编号(17500)
- 规划(16958)
- 重点(16476)
- 发(16116)
- 资助(15707)
- 性(15497)
- 创(15171)
- 部(15093)
- 自然(14820)
- 研究成果(14492)
- 自然科(14389)
- 自然科学(14389)
共检索到200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荣胜 崔琪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教师文化、行为文化及企业文化等建设的综合实践,形成学校文化的品质特征,驱动职业学校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晓辉
文章从职业技术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及作用研究入手,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前提;制定战略性规划是关键;创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是活力所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根本保证;校园文化体系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邬宪伟 张明 刘元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把职业教育放在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按照"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目标"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三个更加"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思路及"现代中职学校建设模型",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学校建设之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霓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是实现终身学习、多样成才的重要基础。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作为战略目标,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又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和特征,也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旭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人才兴国"已经被确定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依靠众多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文章论述了我国职业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发展瓶颈,并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无锡机电)为例,基于国家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实践路径: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构建德育管理体系、抓好德育队伍建设、建设自治管理制度、更新德育管理理念、科学建立评价体系等,不断创新德育模式,力求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谐和持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德育模式 实践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卉
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休息和社交的主要场所,随着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在宿舍的生活时间及对宿舍的依赖性呈强化趋势,班级功能逐渐弱化,宿舍逐渐成为高校进行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本文以青岛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宿舍文化建设为例,从高职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背景与意义出发,就高职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目标与思路、实施方法与途径、实践成效与体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岑咏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着世界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国际化,也给高职校园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视野。高职校园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通过塑造文化软实力,影响高职学生的竞争能力,推动高职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发展。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发展的国际平台,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拓宽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国际化人才的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化 校园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卫锋
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重视挖掘历史、凝练特色,塑造了厚重博大的校园"水利文化";以高职教育为时代背景,凝练了特色鲜明的"职教文化";以现教育理念为着眼点,营造校园处处蕴含文化的良好环境,体现出学校的厚重历史与和谐发展的理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家秀 刘超 马天龙 蒋慕东
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为职业院校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良好的平台。结合淮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卫生结构特点及学校检验专业特点,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寻求企业支持,共同建立医学检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对外服务企业化、人力资源共享化、课程开发项目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技能内容综合化、训练程序"三习化"等运行机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 生产性 高等职业院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宁新
我国与德国职业教育运行环境差异很大,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应根据实际条件加以改造,将双元制本土化。具体措施包括,寻求合作企业,实行"原版"双元制模式;建设实训基地,实行"仿真"双元制模式;吸取理念精髓,实行"模拟"双元制模式等。在推行过程中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期刊] 物流技术(装备版)
[作者]
董天菊 田家富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办于2005年,截止2012年,共培养物流管理专业高职毕业生800余人。经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财政厅审定,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符合建设要求,2011年已成为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的国家级重点专业。为了确保实现专业建设项目目标,把该专业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不断提升物流专业为本区域产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该校在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学校有特色才有生命、教师有特技才有权威、学生有特长才有出路"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课改,打造团队,提升质量,彰显特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凯 邓焱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转变办学理念、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思路,促进学校不断发展,凸显了高职院校领导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契机,设置领导能力建设项目,对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领导能力建设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职业院校 领导能力建设 探索 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从专业设置之初的24名学生到如今近200人的规模,从零起步到如今脱颖而出成为河北省首批特色专业,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在美容美体专业开展的融合式校企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取得突破。这得益于多年来学校在校企深度融合理念与实践上坚持不懈地创新,校企以共建人才培养共同体为核心,共同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过去需要去上海或武汉参加两个月的岗前培训,现在都可以在学校里完成,所有的培训内容全部前移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