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1)
2023(6620)
2022(5063)
2021(5043)
2020(3595)
2019(8191)
2018(7601)
2017(12385)
2016(7764)
2015(8294)
2014(8239)
2013(6966)
2012(6246)
2011(5708)
2010(5873)
2009(4985)
2008(4794)
2007(4371)
2006(4062)
2005(3716)
作者
(17213)
(14377)
(14169)
(13778)
(8862)
(6785)
(6508)
(5679)
(5364)
(5062)
(4774)
(4651)
(4560)
(4501)
(4448)
(4359)
(4293)
(4152)
(4122)
(4081)
(3596)
(3517)
(3365)
(3299)
(3268)
(3243)
(3171)
(3158)
(2935)
(2876)
学科
教育(19532)
(16888)
经济(16865)
(15700)
管理(15322)
中国(12715)
(11279)
(10205)
企业(10205)
农业(8250)
理论(7362)
教学(6507)
业经(6205)
(6072)
(5722)
(5438)
收入(5220)
发展(5160)
(5037)
(4915)
方法(4468)
分配(4338)
地方(4208)
(3990)
技术(3908)
思想(3847)
政治(3769)
数学(3671)
学校(3645)
研究(3643)
机构
大学(93539)
学院(91807)
研究(34360)
教育(28324)
管理(27091)
(26607)
经济(25665)
(23877)
师范(23795)
理学(23276)
理学院(22925)
管理学(22331)
管理学院(22137)
(20525)
师范大学(19516)
中国(19053)
科学(18899)
(15515)
职业(15165)
(14864)
中心(14804)
技术(14483)
(14341)
研究所(14072)
北京(13909)
(12960)
(12123)
(11405)
财经(11026)
教育学(10980)
基金
项目(59772)
研究(54482)
科学(48685)
基金(38639)
教育(33444)
社会(32612)
(32385)
国家(31862)
社会科(30465)
社会科学(30455)
科学基金(26660)
编号(25613)
(25599)
成果(23917)
(23218)
课题(21537)
(19046)
基金项目(18732)
规划(16083)
重点(15220)
项目编号(15193)
(15176)
(14981)
(14488)
(14264)
资助(14033)
(13556)
教育部(13403)
自然(13303)
(13166)
期刊
教育(49125)
研究(38021)
(32303)
经济(32303)
中国(28892)
(12735)
职业(12491)
学报(11892)
技术(11852)
大学(11258)
(10686)
科学(10619)
管理(9188)
学学(8814)
农业(8812)
技术教育(8007)
职业技术(8007)
职业技术教育(8007)
业经(6616)
(6330)
金融(6330)
(5951)
论坛(5951)
高等(5910)
(5724)
成人(5443)
成人教育(5443)
财经(5149)
高等教育(5101)
经济研究(5028)
共检索到147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学松  
全面脱贫攻坚取胜后,扶贫战略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入以相对贫困治理为重点的后扶贫时代。高等继续教育赋能相对贫困治理是回应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是践行教育初心的内在要求,也是突破短板软肋的现实需要。现阶段,高等继续教育赋能相对贫困治理还存在思想认识的浅表化、服务内涵的简单化、运作形式的同质化、资源协同的碎片化的现实困境,影响了相对贫困治理效能的释放。高等继续教育要在相对贫困治理的实践中提升战略认知,焕发思想推力;优化办学供给,充实服务内涵;铸造品牌特色,彰显时代意蕴;促进资源协同,推动跨界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学松  陈雨  
高等继续教育是引领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时代推进高等继续教育转型,是呼应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必然之举,是提升高等继续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的应为之策,也是破解高等继续教育自身顽瘴痼疾的关键之招。当前高等继续教育转型面临理念失位、管理失效、质量失范、资源失衡等实践困境,由此提出相应的破解路径:以理念为先,优化转型的教育氛围;以制度为要,激发转型的内生动力;以质量为本,提升转型的内涵水平;以开放为纲,筑牢转型的资源基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凤英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选择。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既是新时代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聚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建设教育强国、技能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要求统筹“三教”协同创新发展。当前,协同创新发展在认知性、结构性和制度性方面面临困境。对此,需要以理念再生形成统筹“三教”的良好氛围、以体系再构建立统筹“三教”的组织生态、以制度再造架构统筹“三教”的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贺洁  
当今时代,终身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高校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成功转型。高校继续教育转型会在发展目标、教学格局以及教育服务等方面发生一些重大变化;并且,在转型期间还会面临着顶层设计、政策制定、文化建设、办学模式等方面的困境。本文在分析困境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变革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纪磊  何爱霞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交汇期,选定广西、湖南、江西和山东4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的10位脱贫农民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法对脱贫农民通过继续教育阻断自身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始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及分析,构建了继续教育阻断农民贫困代际传递的理论模型,并藉此阐释了继续教育阻断农民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样态、驱动因素及作用机理。为保障继续教育阻断农民贫困代际传递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应致力于革新继续教育动机倾向,激活代际脱贫内生动力;完善继续教育内容体系,适配代际脱贫学习需求;丰盈继续教育互动形式,提升代际脱贫教育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京波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化,数字乡村治理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振兴战略的驱动力量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实践形式。近年来,许多地方开始探索数字乡村治理的实现路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因为数字化乡村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存在数字治理模式强制嫁接、数字治理形式主义、数字治理对乡村性侵蚀、乡村内部数字鸿沟等问题。因此,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数字乡村治理;规避“技术规训”风险,回归服务村民本位;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性有效融合,构建“有温度”的治理体系;弥合数字鸿沟,提升乡村治理的包容性。从而将数字技术逻辑与乡村治理情境相结合,推动乡村治理的转型与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延菲   何爱霞  
丹麦是目前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其通过继续教育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态势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动态多元、教育形式的双向互动和教育内容的逐步拓展。其中,民众高等学校、家政主妇学校和丹麦农业合作社是丹麦特色化的实践机构。结合丹麦经验与中国国情,可以依托劳动力市场开拓继续教育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新场域,利用已有继续教育机构打造新型线上线下帮扶平台,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项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立前  王付顺  刘金文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老年继续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老年群体健康水平的提升增加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促进了他们对继续教育需求的增长。分析老龄化进程中继续教育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和制约因素,探讨继续教育在资源、制度、管理及教学方面的创新与发展,是通过逻辑共享推动我国老年继续教育生命力增长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豫东  陈国强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知识已然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而人才作为知识的重要载体,唯有持续完善知识结构,加强专业能力,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的需要。应用型院校通过开展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应用型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还面临着培养观念与培养目标存在偏差以及培养制度与培养过程存在不足等诸多困境。对此,应用型院校还需基于高等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优化培养观念、培养目标、培养制度以及培养的全过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俊  
高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面临诸多挑战,参加继续教育以弥补学校知识与岗位需求的差距是高校毕业生的最佳选择。高校毕业生继续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毕业生继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探寻了推动高校毕业生继续教育发展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咏梅  
数字社会的核心要义是运用数字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现代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手段、新模式、新机制融入教育领域,给教育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数字社会,人才培养目标数字化、教学模式数字化、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数字化是高等继续教育数字化发展的主要目标。针对数字化人才培养认识不到位、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重视不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数字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新时代高等继续教育数字化发展应优化数字化素养的培养目标,重构数字化资源建设、教学和辅导模式,健全数字化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洁  孙长远  
2020年之后,为应对农村脱贫女性比男性更易陷入相对贫困的现实,继续教育担负着缓解农村脱贫女性相对贫困的重要使命。通过分析中国乡村振兴网"人物·故事"专栏与学习强国平台"巾帼脱贫"栏目提供的18位农村脱贫女性发展致富的案例故事发现,农村脱贫女性可利用多元知识教育、实用技能培训和家庭教育指导三种继续教育形式丰富知识存量、增强致富能力和改善养育方式,以此破除知识相对贫困枷锁、摆脱技能相对贫困陷阱与消解教养相对贫困难题。基于此,未来应释放继续教育减贫动能,强化文化自觉与内生力量;立足继续教育文化建设,促进文化资本累积转化;完善继续教育课程方案,培育乡风文明传承主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鹏洲  
智慧农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形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相结合的产物,通过机械化生产、数据分析、电商平台销售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农业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的智能化运营,提升农业运营效率。但是我国智慧农业起步晚,目前在农业科技、数据运营能力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需通过政府、市场及农民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去促进智慧农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我国智慧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困境,提出智慧农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建明  
数字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民数字素养的提升,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承担着赋能建设数字乡村的职责。从数字通识教育、专业数字化技能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科教融汇四个维度可以明晰职业教育赋能农民数字素养的作用机制。针对职业教育赋能农民数字素养的现实困境,应从强化数字通识教育、专业转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垂高  
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高校继续教育的运作机制,也为其结构转型与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更多可能。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深度剖析高校继续教育的公共服务及发展现状,为实现高校继续教育的多元共治、多样态发展、多群体参与等结构转型提供可参考性策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