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4)
- 2023(4739)
- 2022(3992)
- 2021(3944)
- 2020(3137)
- 2019(7485)
- 2018(7450)
- 2017(11841)
- 2016(7903)
- 2015(9142)
- 2014(9513)
- 2013(8516)
- 2012(7883)
- 2011(7251)
- 2010(7511)
- 2009(6566)
- 2008(6333)
- 2007(5910)
- 2006(5423)
- 2005(5015)
- 学科
- 济(19696)
- 经济(19673)
- 教育(19141)
- 管理(14525)
- 中国(11933)
- 业(11508)
- 企(9821)
- 企业(9821)
- 方法(9565)
- 学(8881)
- 数学(8396)
- 理论(8386)
- 数学方法(8157)
- 教学(7460)
- 农(4993)
- 发(4990)
- 财(4886)
- 技术(4410)
- 发展(4239)
- 研究(4159)
- 展(4116)
- 地方(3901)
- 业经(3789)
- 学法(3644)
- 教学法(3644)
- 和(3630)
- 革(3494)
- 制(3454)
- 思想(3425)
- 改革(3330)
- 机构
- 大学(107464)
- 学院(101297)
- 研究(42671)
- 教育(29565)
- 管理(28920)
- 科学(28506)
- 济(27863)
- 经济(26777)
- 京(26334)
- 范(24707)
- 师范(24422)
- 理学(24421)
- 中国(24285)
- 理学院(23973)
- 管理学(23086)
- 管理学院(22911)
- 所(22904)
- 研究所(21128)
- 农(20383)
- 师范大学(20230)
- 技术(17821)
- 江(17731)
- 北京(17730)
- 中心(17568)
- 业大(17507)
- 农业(16437)
- 院(15979)
- 职业(14016)
- 州(13513)
- 财(12863)
- 基金
- 项目(66782)
- 科学(51831)
- 研究(51297)
- 基金(42445)
- 家(38645)
- 国家(38180)
- 教育(33035)
- 科学基金(30255)
- 省(28932)
- 划(27198)
- 社会(26931)
- 社会科(25088)
- 社会科学(25077)
- 编号(22520)
- 基金项目(21086)
- 成果(21079)
- 课题(20767)
- 自然(20419)
- 自然科(19914)
- 自然科学(19900)
- 自然科学基金(19490)
- 资助(18567)
- 重点(17509)
- 年(16870)
- 部(15876)
- 发(15579)
- 规划(14570)
- 计划(13592)
- 创(13562)
- 教育部(13372)
共检索到165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格拉妮娅·科诺尔 肖俊洪
数字技术的出现为学习者并与丰富多媒体交互以及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提供了多种途径。数字技术可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法中使用,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这是因为教师和学习者都缺乏利用数字技术潜能所必需的数字素养。本文介绍了一种技术干预框架(technology intervention framework),这个框架强调运用e-learning研究成果指导政策的制定和实践的开展,同时,e-learning的研究也要围绕政策和实践进行。文章阐述了评价e-learning及其促进技术在高等教育中运用的两种策略,即学习设计(Learning Design)(目的是使教师在课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传统教育和远程教育正在“趋同”和“汇合”,逐渐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教育的格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安妮·盖斯凯尔 罗杰·米尔斯 肖俊洪
总的看来,远程教育课程和资格证书的质量名声不佳,因此远程教育机构、学生和员工经常不得不克服这种负面评价。有诸多挑战影响远程开放e-learning声誉,本文分析其中的五种:教学、学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质量,学习成效,教学法,学习机会,以及学生、员工和雇主的看法。文章最后对远程开放e-learning目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反思。我们认为很多挑战在大多数背景下已经或能够得以解决;这些挑战也是所有教学模式目前所面临的。应该得到我们更多关注的不是对远程教学课程的投入,而是其成效,即学生在教育、就业和未来生计方面成功达成预期目标并由此而影响雇主和其他人对远程开放e-learning的看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典华 寇志刚 谢玳英
本文设计出一种基于语义Web框架下的e-Learning学习系统模型。探讨和分析了如何运用本体描述学习课程,从而为学习者设计一种可以通过查询学习课程领域本体来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网络课程模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毛向辉
“今天有超过98%的E-Learning内容,无论是提供给成人、企业学习者还是学校,都是传统课本和课堂的翻版而已。” ——E-Learning Magnaine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荀莉
本文主要就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三个地区或国家的e-learning在宏观和中观层面发展的一些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e-learning 发展经验 问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松 黄丹青 王旖旎 郭宏扬
非洲国家关于e-Learning理论、理念的探讨与国际趋势是相契合的,比如,终身学习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移动学习、云计算等主题词在会议发言、论文集和相关资料中频频可见;而透过非洲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现状则不难发现,非洲e-Learning的现实发展和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经济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吕瑶
在企业实施E-leaming的时候,如果仅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进入,往往造成过分投入,而在真正培训的环境里达不到理想效果。这是E-Ieaming概念进入中国之后,首次在实践经验中得出的颇具启发性的反思。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符绍宏 武莹
E-learning时代高校教育环境、学术交流的新发展对高校图书馆原有的工作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基于对ACRL未来研究报告的解读,分析高校图书馆未来15年可能要面对的新变化,对高校图书馆如何结合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确定业务定位,制定战略目标,规划教学、科研信息服务的未来发展,调整组织结构、工作模式等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服务 战略规划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峰
E-Learning进入企业学习领域,变革的力量是巨大的。未来的企业学习以E-Learning学习方式为主,面授为辅E-Learning的主要特性是anyone、anywhere、anyone以及个性化学习,E-Learning进入了企业学习领域之后,会使得传统的面授方式向E-Learning学习方式转移。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变革的力量是巨大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万菲 瞿堃
认知负荷是影响学习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因素,E-learning环境的设计会对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水平产生影响。导致E-learning环境中认知超载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界面设计和内容设计两个方面。在界面设计上,复杂的导航设计容易引起学习者"迷航",色彩风格的不统一会造成学习者对学习的焦虑和不适;在内容设计上,大量的学习资源可能会消耗学习者有限的注意力,过量的冗余信息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为减少认知负荷,促进学习者的信息存储、提取和加工,在界面设计时,应注意做到导航设计清晰明确、交互界面设计符合视觉心理学标准;在内容设计时,信息表征要注意多样化,并添加标注说明,信息切割要恰当,信息加工设计要提供各种认...
关键词:
认知负荷 E-learning 教学设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伟
从构建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出发,将自适应学习理论引入E-Learning系统中,构建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系统。本系统采用B/S三层架构,主要由知识库模块、学生模块和教学模块构成。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曹晓明
目前大多数E-learning支持系统基于内容对象设计,由此造成的学习者控制、网络迷失和认知超载等问题已成为制约E-learning发展的瓶颈。本文借鉴"工作流"的理念,结合学习活动的流程化特性,提出了"学习流"的概念,并建立了学习流的数学模型——ATC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学习流的构成要素和控制策略设计,试图为E-learning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最后简要介绍了本研究开发的基于"学习流"理念的管理系统功能架构,该系统已于2006年成功地应用于一项由教育部主持的面向全国的教师培训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对于"学习流"管理系统支持下的培训有着很高的评价和认同度;采用基于"学习...
关键词:
学习流 学习活动 学习管理系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冀新花
E-learning是伴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网络课程是E-learning的基础。针对我国网络课程实施现状,本文提出依据认知心理学中知识分类组织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网络课程设计,并对之进行了具体阐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詹姆斯·拉斐 黛乐·缪塞尔 王敏娟 林达·艾丝彼诺沙 赵晓楠
本文呈现了一种将教育电脑当作社会交往媒体的设计观点。这种观点受人机交互、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和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等有关文献的支持,也得到有关教育中交互计算机应用的两个案例的支持。作者通过展示教育中的信息系统是如何作为社会机制的例子说明了这一观点,并且举例支持了将社会承担性融入网络学习系统设计的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