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4)
2023(12979)
2022(11146)
2021(10225)
2020(8438)
2019(19517)
2018(19415)
2017(35519)
2016(20208)
2015(23096)
2014(23734)
2013(23104)
2012(22126)
2011(20535)
2010(21154)
2009(19560)
2008(19325)
2007(17763)
2006(16059)
2005(15137)
作者
(59685)
(50056)
(49964)
(47736)
(31983)
(24036)
(22935)
(19500)
(19040)
(18246)
(17063)
(16733)
(16182)
(16085)
(15800)
(15782)
(15122)
(14935)
(14413)
(14398)
(12927)
(12583)
(12206)
(11629)
(11360)
(11337)
(11288)
(11075)
(10212)
(10019)
学科
(100135)
经济(100051)
管理(49188)
(46073)
方法(34626)
(34400)
企业(34400)
中国(32652)
数学(30254)
数学方法(29966)
地方(27459)
(24929)
(21756)
教育(20976)
业经(19789)
(17985)
农业(17096)
地方经济(16516)
(15923)
(15718)
贸易(15706)
(15429)
理论(15390)
(15073)
(15025)
金融(15023)
(14985)
银行(14957)
(14496)
环境(13901)
机构
大学(298265)
学院(295165)
(125113)
经济(122259)
研究(113463)
管理(102051)
理学(85632)
理学院(84471)
管理学(82920)
管理学院(82339)
中国(81478)
科学(67774)
(66621)
(59467)
(55469)
研究所(53567)
中心(49902)
(49716)
(48660)
师范(48266)
(48001)
北京(43882)
财经(43077)
业大(41280)
(39673)
师范大学(39196)
经济学(39100)
农业(38765)
(38752)
(38126)
基金
项目(181742)
科学(142441)
研究(138775)
基金(126352)
(109310)
国家(108260)
科学基金(90555)
社会(85872)
社会科(81123)
社会科学(81101)
(73175)
教育(69099)
基金项目(65640)
(62942)
编号(58590)
自然(55120)
自然科(53753)
自然科学(53737)
自然科学基金(52749)
资助(52184)
成果(50522)
(45903)
课题(44138)
重点(42720)
(40964)
(37393)
发展(37382)
(36745)
(35656)
(35309)
期刊
(151210)
经济(151210)
研究(103048)
中国(72574)
教育(58677)
(46176)
学报(43997)
(42068)
科学(41015)
管理(38288)
大学(33806)
农业(31395)
技术(30644)
学学(30246)
(28676)
金融(28676)
经济研究(24618)
业经(23480)
财经(21894)
问题(19573)
(19040)
(16875)
技术经济(16072)
(15420)
职业(14681)
世界(14378)
图书(14358)
统计(14349)
(14283)
论坛(14283)
共检索到478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鹏媛  米红  
通过构建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和2010年的截面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有序度、协调度模型测算等方法,着重从发展水平、单个系统有序度及系统间协调度三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显著,高等教育、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相对高于人口系统;各系统的整体有序度略有提升,经济系统有序度最高,高等教育次之,人口系统最低;区域三系统间的协调度差距悬殊,高等教育-经济系统的协调度明显高于高等教育-人口系统的协调度。建议从高等教育与经济、高等教育与人口及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演化三方面考虑消除不协调因素,促进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靳光华,孙文生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与对策河北农业大学靳光华孙文生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地区普遍追求的目标之一。所谓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是指两个系统间协同运作,相互适应,以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人口与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可通过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来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慧峰  
通过构建交通运输-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和2013年的截面数据,采用有序度、协调度模型测算等方法,定量分析单个系统有序度以及系统间协调度。结果表明:交通运输、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相对高于人口系统;有序度最高的为经济系统,再次为交通运输系统,而有序度最低的则为人口系统;系统间的协调度在不同的区域有着显著差异,交通运输与人口系统的协调度明显高于人口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因此,要消除不协调因素,促进三方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就可以从交通运输与人口、经济与人口及交通运输-人口-经济系统三个维度出发,研究协调演化规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雪铭,李婉娜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大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利用较为客观的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分别求出了1990年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和系统间的协调度值,定量分析了13年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并结合实际提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喻超  王发曾  
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能否协调发展,对信阳市未来宜居城市建设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建立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求出综合评价得分,并引入模糊数学相关概念,计算求出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的协调度指数,定量分析了2004-2011年信阳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协调发展程度。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大体一致,该方法能够有效反映城市发展整体协调状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平先秉  
文章以湖南省为例,选取物流货运量、GDP等指标建立时间序列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货运量与区域GDP的相关关系,并揭示了物流业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文耀  
本文利用1998~2010年的统计资料,首先,对13年来西部12个省市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纵向演进分析,并与东、中部和东北地区做了横向对比;其次,选择了极差测度法、标准差测度法和标准差系数测度法等方法,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极值、极差、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作为指标,度量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区域经济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最后,对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做了分析并得出简单的结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娟  吴玉鸣  
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西19902005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并运用模糊数学模型测度了广西人口系统、资源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三者间的协调程度,进而评估分析了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发现,1990年以来,广西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经济系统的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人口系统的综合水平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资源环境系统综合水平不断下降。经济的发展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资源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人口系统发展的协调性较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广胜  
本文针对物流产业发展特点,从物流发展水平、物流基础建设及物流发展潜力等方面构建了表征我国物流能力的指标体系;选取2 0 0 3-2011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灰色关联模型、D E A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物流能力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选取的物流能力指标,能够较全面的反映我国物流产业的整体实力;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之间的变化趋势相近,且各决策单元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处于最佳状态,物流系统投入产出整体效率较高。研究结果为政府制定物流能力与经济均衡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长新  王维国  
一、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人口、社会、经济三者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它们在各个层次上互相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研究方便起见,我们把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视为一个大系统,而把人口、社会、经济看作这个大系统之下的三个子系统。所谓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指三者之间的协同合作、相互适应,保持某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过程和态势。刻画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解决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描述各系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水平;二是,怎样表现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三是,如何判断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在此分述如下: (一)各系统发展状况及发展水平的定量描述 一个系统的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珊  
为了探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选择了24维指标体系,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西省2007—2019年间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江西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目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另外,我们选取了部分变量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研究生毕业生数、高校科研机构数和技术市场成交额密切相关。最后,本文给出了促进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翁细金  
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与人口、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未来十年浙江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适当控制校均在校生规模,积极争取省外优质生源;二是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做强本科生教育,做实高等职业和专科生教育;三是学科专业建设以"应用领先,基础突破"为指向,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保持一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睿  
[目的]对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评价,了解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度。[方法]根据我国西南地区5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相关数据,建立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模型对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当前我国西南地区在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处于中度协调水平,且耦合类型处于勉强调和协调,整体上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协调状况上相对乐观;从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两者对比关系看,除重庆市属于经济严重滞后型外,四川、云南、贵州省以及西藏自治区均属于经济极度滞后型。[结论]我国西南地区在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度上整体处于中度协调水平,农业经济发展均比较滞后,我国西部地区应继续注重农业生态保护,并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建楠  曹有挥  姚士谋  梁双波  
通过建立基础设施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协调度模型,计算并评价了我国各省市经济系统与基础设施系统的协调性。研究显示:宏观格局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格局与我国经济空间差异格局基本相似,表现出明显的从东部到中西部地区的递减差异,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各省市基础设施综合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等级相关关系;将各省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划分为优质协调、良好协调、基本协调、轻度失调、中度失调及严重失调六种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