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5)
2023(11002)
2022(9127)
2021(8690)
2020(7084)
2019(16161)
2018(16028)
2017(28478)
2016(16995)
2015(19321)
2014(19389)
2013(17879)
2012(16655)
2011(15102)
2010(15440)
2009(13979)
2008(13770)
2007(12835)
2006(11535)
2005(10197)
作者
(42775)
(35621)
(35270)
(34007)
(22545)
(17012)
(16354)
(13851)
(13573)
(13018)
(12148)
(11900)
(11417)
(11109)
(11082)
(10968)
(10697)
(10433)
(10337)
(10257)
(8988)
(8717)
(8562)
(8256)
(8238)
(8035)
(7894)
(7845)
(7048)
(7024)
学科
(51586)
经济(51492)
管理(47737)
(37584)
(30729)
企业(30729)
教育(23305)
中国(22151)
(18754)
(18441)
方法(16838)
(16284)
地方(15901)
数学(14147)
数学方法(13964)
业经(13863)
理论(12773)
农业(11886)
(11631)
(11305)
教学(10322)
环境(10292)
技术(9959)
体制(9368)
(9363)
财务(9330)
财务管理(9298)
(8979)
(8969)
企业财务(8768)
机构
大学(222355)
学院(215625)
(77464)
管理(76709)
研究(75250)
经济(75151)
理学(64784)
理学院(63906)
管理学(62765)
管理学院(62304)
中国(50980)
(48966)
科学(42416)
(42153)
(40808)
师范(40623)
(37163)
教育(37112)
(35552)
中心(34830)
师范大学(33214)
研究所(31479)
财经(31192)
北京(31176)
(30396)
(28776)
业大(28173)
(28079)
(27839)
技术(25888)
基金
项目(139105)
研究(115237)
科学(111151)
基金(95136)
(79277)
国家(78359)
社会(70804)
科学基金(67834)
社会科(66478)
社会科学(66461)
教育(61228)
(59235)
编号(50572)
基金项目(50022)
(49170)
成果(45421)
自然(39543)
课题(39530)
自然科(38504)
自然科学(38495)
自然科学基金(37768)
资助(36736)
(33352)
(32585)
(32565)
重点(32549)
(31036)
规划(30560)
(30484)
项目编号(30111)
期刊
(95481)
经济(95481)
研究(79620)
教育(66699)
中国(63190)
(35435)
(29167)
管理(28165)
学报(27986)
科学(26145)
大学(24660)
技术(23142)
学学(20072)
农业(19822)
(17968)
金融(17968)
职业(17141)
财经(15636)
业经(15089)
(13511)
图书(12913)
经济研究(12757)
问题(12038)
(11923)
论坛(11923)
(11731)
技术教育(10951)
职业技术(10951)
职业技术教育(10951)
(10130)
共检索到353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敏  
随着分税制的推进,项目制已嵌入高等教育治理之中并逐步强化固化,在政府与高校之间构建起以项目为载体的新型契约关系,呈现出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政府-高校"的扁平化科层治理、以学科建设为导向的目标管理、竞争性的非均衡战略以及封闭性的资金资源配置等特征。在不完全契约下,政府与高校围绕项目的"剩余控制权",在政治道义、目标设置、过程管理和考核激励等方面展开博弈。博弈过程也是高校治理结构的演变和建构过程,解构高校协调稳健发展、学术自主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因此,亟需在高等教育项目制的统筹性、稳定性上加以改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水平   吴文强   何敏燕   马奕斌   李盟盟   罗德泉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审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审计监督的功能定位不断提升,开展研究型审计对提高审计理论研究成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审计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形势下内部审计不仅要对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审计监督,而且要对投资效益性进行审计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建议。文章引入PDCA模型,以某集团公司研究型审计工作开展的实践——项目成本控制审计为研究对象,探讨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该阶段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并提出审计建议,为成本控制动态监督,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合法、合规、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也为研究型审计未来发展和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熊进  
当前,高等教育治理的"项目制"已成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国家总体性支配惯习将项目制带入高等教育的"中心"从而使高等教育治理日益"项目化"。在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初萌发与探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形成、21世纪发展与强化后,项目制在高等教育中落地生根。然而,项目制式的高等教育治理可能会诱致高等教育项目遭遇高等学校和教师的解构与再组织、高等教育市场的"项目化"、高等教育整体性肢解与碎片化等高等教育内外部治理的多重风险。为更好地回归高等教育以及化解这些可能风险,项目应定位在荣誉性、支持型角色;尊重高等教育中的"地方性知识",综合考虑项目的国家意图与高等教育特性;以整体性思维构建高等教育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福春  许嘉扬  王玉龙  
"双高计划"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社会外部力量和教育内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改革的新导向。在厘清"双高计划"项目源起逻辑的基础上,从区域分布、产业布点、绩效评价、人才培养等视角,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数据统计分析。新时期高水平高职学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重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主动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精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向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职业教育,输送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崔润琼  
以某教育培训中心项目为例,基于政府视角分析PPP项目进入融资环节面临的"论证、审批、不合规、社会资本企业实力薄弱"等因素带来的融资风险,结合案例揭示PPP模式的融资风险及其成因,提出融资风险管控建议,为政府加强PPP项目融资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圆  
阐述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内涵和类型,选择高校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予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执行思路,并对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关键节点进行分析、提供对策,以期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小栋  
作为欧盟规范的“品牌”,博洛尼亚进程自启动以来,就影响着全球高等教育地区化发展的结构,特别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设为东盟高等教育空间的治理提供了经验和模式。为了促进欧洲高等教育区与东盟高等教育空间之间的学生流动,提高地区间的经济活力,2015年欧盟领导下的“支持东盟地区高等教育”合作项目,通过“政策对话”“资格框架与质量保障”“学生流动与学分转换”三大治理手段,加强了欧盟标准与规范在东盟的扩散。东盟高等教育空间的合作机制是以协调为基础,这与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底层逻辑不同,且知识话语下“欧盟方式”与“东盟方式”的功能属性不同,但这并不影响欧盟扩散行为在东盟的发生,及其对东盟高等教育空间的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祁石磊  
以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源源不断地为各行各业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推动着传统产业的转型。传统基建行业在数字化技术的带动下迈入了数字新基建发展领域,实现“从有到优”的变革升级。如何规范和引导融入数字化技术的新基建项目高效、良性发展,必要的监督手段不可或缺。基于此,本文探索沿用传统基建项目下的审计监督方式,激发数字新基建项目下嵌入的数字技术,将审计与技术相融合,发挥线上+线下审计协同作用,共同助力于数字新基建项目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廖菁菁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治理水平的提升是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对政府、市场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分析发现,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治理水平提升的主要路径有:强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优化地域布局和学科专业布局;优化项目类别和层次结构;激发高校主体活力,实现工作重心下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贵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着眼于缩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2004年教育部作出了开展省部共建工作的战略决策。八年来,共建成省部共建高校22所,覆盖19个省区。这些高校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凝聚共识、共谋发展,对省部共建工作的深远战略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坚定了将共建高校建设成为引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并在各学校"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行动策略。教育规划纲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建设高水平的高职强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方面和战略措施。对此,我想讲两个问题。一、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是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仲占  
AB价法结合EPC模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优点,鼓励承包人在限额设计效益增值部分的投入,借鉴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指导EPC模式建设项目建安工程费、设备购置费计价计量,将无形的效益增值智力成果计价和有形的建筑产品实体计价有效分开。当A价=B价时,发包人获得满足功能、规模、标准的建设产品,承包人获得预期利润,发承包双方利益诉求达到平衡。以某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为例,详述AB价法在EPC模式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实践,以期为其它EPC模式建设项目合同计价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高明  
为对接和策应"双一流"建设,各地竞相出台了专项政策以支持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从北京、上海、广东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其实践来看,我国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正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办学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以及以扩权和绩效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机制,在人才集聚、资源配置和管理创新等体制机制方面有所突破;但从国际视角出发,在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经费来源多样化、自主办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林美新  许旺土  
首先明晰"治理"的相关概念内涵,明确"国土空间"作为"治理"的核心对象,针对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规划改革的迫切需求,分析总结国内城市在构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方面做的一系列实践探索所具有的特征。紧接着从国内城市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下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要点。最后以厦门市为例,详细分析厦门市从规划编制到规划实施,再到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构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实践探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素琴  田欣叶  侯晓华  
以美国专业科学硕士学位项目为例,对美国高等教育项目的管理沟通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项目管理沟通机制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