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4)
2023(6751)
2022(5958)
2021(5760)
2020(4941)
2019(11861)
2018(11988)
2017(21735)
2016(13145)
2015(15251)
2014(15843)
2013(15134)
2012(14356)
2011(13106)
2010(13473)
2009(12373)
2008(12483)
2007(11755)
2006(10270)
2005(9123)
作者
(36530)
(30890)
(30448)
(29592)
(19313)
(14852)
(14350)
(12037)
(11704)
(11057)
(10274)
(10270)
(10028)
(9834)
(9679)
(9668)
(9531)
(9055)
(8962)
(8878)
(7798)
(7791)
(7479)
(7170)
(7017)
(7000)
(6913)
(6906)
(6339)
(6192)
学科
(48130)
经济(47983)
管理(29666)
(28214)
方法(25608)
(23036)
企业(23036)
数学(21220)
数学方法(21002)
教育(20219)
中国(18492)
(14471)
理论(13086)
(12982)
(12514)
业经(10255)
(9701)
地方(9090)
农业(8979)
(8492)
(8458)
贸易(8457)
(8190)
教学(7483)
(7117)
财务(7100)
技术(7084)
财务管理(7078)
(6932)
企业财务(6658)
机构
大学(189866)
学院(183833)
(68099)
经济(66347)
研究(65500)
管理(64017)
理学(55106)
理学院(54347)
管理学(53207)
管理学院(52829)
中国(42493)
(41644)
科学(40172)
(34710)
师范(34490)
(33748)
教育(32964)
(31853)
(31404)
研究所(30689)
(29617)
中心(29320)
师范大学(28239)
业大(27206)
北京(27130)
财经(25377)
农业(24792)
技术(23036)
(22970)
(22859)
基金
项目(116053)
科学(91529)
研究(90862)
基金(79991)
(68587)
国家(67856)
科学基金(56723)
社会(55369)
社会科(50994)
社会科学(50972)
教育(50346)
(46913)
基金项目(41951)
(41479)
编号(40554)
成果(36203)
自然(35022)
自然科(34185)
自然科学(34173)
自然科学基金(33576)
资助(32835)
课题(30596)
(27913)
重点(27625)
(25750)
(25185)
教育部(24377)
项目编号(24033)
(23899)
(23728)
期刊
(74309)
经济(74309)
研究(62660)
教育(53321)
中国(44472)
学报(29029)
(28111)
(25768)
科学(25555)
大学(22704)
管理(20215)
学学(19647)
技术(19514)
农业(18800)
职业(13085)
财经(12995)
(12348)
金融(12348)
业经(11643)
经济研究(11442)
(11187)
问题(10125)
(10076)
图书(9232)
(9198)
(9151)
论坛(9151)
技术经济(8787)
技术教育(8580)
职业技术(8580)
共检索到279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卫东  董泽芳  
答辩时间2012年11月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高等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速推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得到了极大的增加,高等教育资源为更多的人所分享,这种公平只是"量"的公平而非"质"的公平。高等教育"质"的公平要求我们在关注入学机会公平的同时,更要关注高等教育过程的公平性,即处于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所接受教育的公平性。包括:高校学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凡  陈暐  
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不仅源于其当代社会公共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属性,还在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体现,并且具有促进社会公正、平等的功能。以社会流动理论分析,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有助于社会流动的自致性特征的加强,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继平  董泽芳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开展高等教育评估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普遍的价值选择,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其间的冲突也更为突出,需要从价值取向上进行探讨。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是指高等教育评估主体与客体在面对或处理评估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信念、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价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史朝  邬大光  
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学分析─—评天野郁夫的《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史朝,邬大光本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用多种方法研究高等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其中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尤其引人注目,其代表人物有本·戴维(JosephBen—David)、马丁·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海宁  
吴贻芳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教育思想是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得以升华的。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为社会培养人才是吴贻芳教育目标观的核心,为女子的教育机会而抗争是其性别教育观的主题,“家庭式”教育氛围的营造是其教育管理观的特色。吴贻芳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兴蓬  邓猛  
在社会分层的背景下,残疾人群体是获取资源最少的群体,又是离权力中心最远的群体,是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在融合教育理念下,他们有平等接受各种教育和活动的权利,并从学校融合走向社区融合,最终实现社会融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振京  
教育负向功能观是一种侧重探讨教育对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而较少论及其积极影响的观点。教育负向功能观可分为两种类型,其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批判制度化教育和构建非学校化社会两个方面。教育负向功能观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对更为深刻地理解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不过,这种观点具有较大的片面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解德渤  
从理论形态、理论标准、理论结构等方面看,高等教育学尚未建立有效的知识增长与理论生产机制。知识社会学告诉我们,知识是群体互动和社会协商的产物,理论生产有赖于群体意识的共鸣与社会历史的互动。诸多实例从不同侧面揭示出当前高等教育学理论生产与应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因此,要真正描绘出具有中国底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学理论图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应做好提炼已有理论成果、梳理相关学科理论、重点加强案例研究、强化学术争鸣意识四项工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志毅  
对德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和建构在我国尚未完全开展,本文对此做一尝试性探讨。 一、开展德育评价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评价缺乏一套科学的内容、标准和方法。以考代评(以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代替品德评定)和包办代替(以班主任一次期末操行评语代替品德评定)的现象普遍存在,旧的德育评价模式因其脱离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而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生  朱德全  
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以社会学理论为切入点,剖析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公平欠缺和秩序失范的原因,并以互利为核心的公平理念和以合作为核心的秩序追求为核心价值理念,依据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生成原理,提出其改革策略,为实现职业教育均衡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有益借鉴,对形成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城互动、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英  
沿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师生关系演变,可以分为基于家庭教育的亲缘关系、基于官府教育的权力关系、基于行会教育的利益关系和基于学校教育的法定关系四个阶段;比较不同时期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以及教育形式制约下的师生角色,进一步挖掘师生社会关系形成的原因及驱动力等。以史观今,从我国职业教育师生关系演变轨迹中探讨现代师生关系的历史成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庄西真  
教育政策执行不仅是一个政府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从社会学嵌入性的视角看,教育政策执行需要的政策工具受教育政策共同体关系结构以及更为广阔的社会结构背景的影响。不同的教育政策工具在不同的社会关系结构影响下会形成不同的教育政策执行模式,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因此,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政策执行效果,既要考虑制定合适的政策目标,更要充分考虑这些政策工具依存的教育治理结构及其与现实社会关系结构之间的适配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文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色,但受传统社会文化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能力比较有限,缺乏履行校企合作社会责任的伦理自觉。文章从文化、伦理、制度方面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行社会学分析,认为职业院校不能把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手段崇拜",而应明确为什么要进行校企合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回归到职业院校自身的内涵建设、质量提高上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兴萍  
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是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不仅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之一。对职业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分析究,探寻影响职业教育公平的因素和解决对策,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杨钋  
本文通过考察和研究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剖析了高等教育的两大主题———增长与公平、政府调控与院校自主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呈现。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的增长与公平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高等教育公平的正义目标更多地取决于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市场体制也不必然带来高校组织的自主权,一个国家管制的垄断市场机制可能不仅会在系统内制造组织间的不平等,而且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制度环境,其制度因素的投放甚至会损害高校组织的自主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