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8)
- 2023(13830)
- 2022(12078)
- 2021(11621)
- 2020(9699)
- 2019(22767)
- 2018(22838)
- 2017(42045)
- 2016(24052)
- 2015(27346)
- 2014(27558)
- 2013(26558)
- 2012(24593)
- 2011(22092)
- 2010(22092)
- 2009(19788)
- 2008(19056)
- 2007(16558)
- 2006(14768)
- 2005(12730)
- 学科
- 济(87744)
- 经济(87658)
- 管理(62548)
- 业(57150)
- 企(46949)
- 企业(46949)
- 方法(39550)
- 数学(34264)
- 数学方法(33746)
- 中国(27198)
- 农(24971)
- 地方(24041)
- 教育(23299)
- 学(22033)
- 财(19704)
- 业经(19626)
- 理论(18650)
- 农业(17074)
- 和(15259)
- 技术(15011)
- 环境(14960)
- 制(14155)
- 贸(13482)
- 贸易(13474)
- 易(12860)
- 发(12580)
- 务(12290)
- 划(12224)
- 财务(12212)
- 教学(12197)
- 机构
- 大学(326340)
- 学院(321746)
- 管理(125318)
- 济(114337)
- 经济(111283)
- 研究(110851)
- 理学(108683)
- 理学院(107308)
- 管理学(105148)
- 管理学院(104550)
- 中国(75977)
- 京(72585)
- 科学(72110)
- 所(55708)
- 范(53917)
- 师范(53496)
- 农(51998)
- 江(51532)
- 研究所(51325)
- 财(50980)
- 中心(50548)
- 业大(49468)
- 北京(46223)
- 师范大学(43812)
- 财经(40967)
- 教育(40911)
- 院(40626)
- 农业(40481)
- 州(40198)
- 技术(38523)
- 基金
- 项目(225875)
- 科学(177323)
- 研究(169637)
- 基金(158325)
- 家(137374)
- 国家(136092)
- 科学基金(116431)
- 社会(101798)
- 社会科(96038)
- 社会科学(96008)
- 省(91968)
- 基金项目(85070)
- 教育(83787)
- 划(77842)
- 自然(76451)
- 自然科(74487)
- 自然科学(74469)
- 自然科学基金(73067)
- 编号(72550)
- 资助(64694)
- 成果(59897)
- 课题(52402)
- 重点(51583)
- 部(50119)
- 发(49105)
- 创(46466)
- 项目编号(43467)
- 创新(43060)
- 教育部(42750)
- 科研(42603)
- 期刊
- 济(125695)
- 经济(125695)
- 研究(98477)
- 中国(72071)
- 教育(66432)
- 学报(51295)
- 科学(46704)
- 农(45498)
- 管理(43369)
- 大学(38858)
- 财(37181)
- 学学(34636)
- 技术(32843)
- 农业(32234)
- 融(21839)
- 金融(21839)
- 业经(21213)
- 图书(21180)
- 资源(18596)
- 财经(18134)
- 经济研究(17974)
- 职业(16869)
- 业(16803)
- 问题(16040)
- 科技(15908)
- 发(15757)
- 经(15387)
- 理论(14939)
- 技术经济(14778)
- 坛(14650)
共检索到477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戴胜利 李霞 王远伟
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对长江沿岸九省二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比较分析,运用主成分法对长江沿岸九省二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能力进行实证评价,剖析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能力的差异,提出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促进长江沿岸九省二市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艳萍
本文基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内涵和结构,从科技资源配置强度、配置结构、配置成效、配置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体系;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模糊评价方法对各指标变量进行客观赋权,并建立模糊综合模型;通过对我国区域科技资源能力的综合分析,找出科技资源配置在不同区域上的优劣,为提升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科技资源 模糊评价 资源配置能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西庆 陈进
回顾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在水资源配置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作进展,论述了我国水资源配置的特点及其与联合国倡导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相互关系,阐述了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提出我国开展的水资源配置在重视公众参与的基础上,与水资源综合管理是一致的。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流域层面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水资源配置的基础。长江水资源综合管理应该遵循水文系统优先的原则,使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在流域层面上首先达到优化状态。环境用水需求是一个重要课题,它是流域层面水资源配置的基础,急待开展大量的研究。在流域系统优先原则下,各行政区与水用户参与者在讨论和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蓝天立 杨志江 罗掌华
通过应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构造出反映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求出各年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值,并综合应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西部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汝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南通市中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外溢效应模型,解析中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南通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不均衡,致使地区经济增长所需人才储备缺口较大,严重影响未来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等结论。提出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布局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职业教育资源转化、实施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等建议。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教育资源配置 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元静 王成璋
利用DEA模型对我国31省(市、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然后通过空间数据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区)的高等教育配置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陕西省和贵州省的平均超效率值则高于东部地区均值,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扩散效应是导致资源配置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天佐 陈祥东
基于公共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模式是围绕高校办学成本而产生的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的组成形式和制度机制这一研究视角,本文论述了我国公共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模式建构及转换过程中存在一种"被"公式化的制度现象。首先,从公共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过程被简单化"以及"内涵被模糊化"两个方面,论述了公共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模式"被"公式化的基本表现;其次,从政府作为公共教育服务供给者的责任履行没有到位以及模糊化的预算过程掩盖了政府职能部门"机会主义"动机上,分析了公共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模式"被"公式化的产生原因;最后,从地方高校办学规模快速扩大与生均预算内拨款急剧下降,以及预算控制数不能保障高校政策性人员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傅毓维 邵争艳
本文运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评价了1997—2002年中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变化情况,并通过该指数的分解,详细考察了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动态变化的具体原因,旨在为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借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九江市民营经济发展和金融支持情况的调查,从金融资源配置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深层原因,并提出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营经济 资源配置 金融支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冬营 佘靖雯 褚钰 许叶军 王慧敏
水资源配置的多属性特征使得在方案综合评价中依据不同的聚合方法,能够获得不完全一致的方案排序结果。本文从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的决策矩阵及方案排序结果中的信息量大小入手,利用信息熵理论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提出衡量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中信息损失的香农斯皮尔曼测度。并构造由2种权重(熵权法权重、证据理论权重)与3种评价模型(简单加权法、模糊优选法、TOPSIS)组合而成的6种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将香农斯皮尔曼测度运用到天津市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过程中的信息损失的衡量,并与文献中的综合评价模型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证据理论权重-模糊优选评价模型所得评价结果的绝对信息损失和相对信息损失最小。通过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中的信息损失测度研究,能够使得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过程更加透明,并为决策部门选取理想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方法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凤平 贾鹏 张丽娜
水资源配置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目标性的特点,对其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需要克服因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各目标权重确定的精确性欠佳问题,以及多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和矛盾性问题。对此设计两个核心步骤来予以解决:①利用证据理论较强的多元信息融合能力,通过对已知信息的挖掘和融合,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②引入格序理论将全序决策拓展为格序决策,选取正、负加权理想解为顶元素和底元素,构造概念格,结合加权Kaufmann距离的概念,以备选方案与正、负加权理想解的综合距离为综合标准来对方案进行优选。以天津市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为例进行分析,计算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评价客观合理、有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胜利 高向东
文章通过构建影响公共服务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状况,得出公共服务最好的是中心城区,而中心城区中的静安区最好,远郊区公共服务要好于近郊区,近郊区在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公共设施上排名最低,同时公共服务资源也影响着人口分布和流动。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玲 杨顺光 龚爽
本文在对"全面二孩"政策下重庆市及各功能区未来20年学前和义务教育学龄人口进行预测发现:全市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增幅大,师资、校舍和经费缺口大;城市新区学前和义务教育师资、校舍缺口最大。因此,建议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师资规模,将农村闲置校舍优先用于学前教育,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政府兜底在农村贫困偏远地区办公办幼儿园;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经费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通过"购买服务"解决渝东南渝东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师资结构性缺编问题,让教师从"空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有序流动;解决城镇大班额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玲 杨顺光 龚爽
本文在对"全面二孩"政策下重庆市及各功能区未来20年学前和义务教育学龄人口进行预测发现:全市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增幅大,师资、校舍和经费缺口大;城市新区学前和义务教育师资、校舍缺口最大。因此,建议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师资规模,将农村闲置校舍优先用于学前教育,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政府兜底在农村贫困偏远地区办公办幼儿园;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经费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通过"购买服务"解决渝东南渝东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师资结构性缺编问题,让教师从"空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有序流动;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海东
基于人口普查、教育统计等数据,文章分析了人才跨省流动背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文章利用人才培养留存率描述人才净流动状况,论证了人才的流失或流入是地区人才供给量与经济需求量错位的结果。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人才净流入,东北和中部地区存在人才净流出。各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是国家按照地区人口数量统筹规划的结果,以保证教育机会公平;但对于不同规模经济体的人才需求量来说,各省的培养规模存在相对过剩或不足,是其人才净流失或净流入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主要由省级财政负担,人才流失导致地方倾向于采取“规模优先”发展策略,仅维持较低的投入水平;而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鼓励了地方的“消极投入”策略和“搭便车”行为,投入水平低、投入力度小、教育机会少。据此,文章建议创造人才流动友好型的制度环境、向西部地区配置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以弥补其人才缺口、加大高等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