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9)
- 2023(8797)
- 2022(6916)
- 2021(6572)
- 2020(4889)
- 2019(11322)
- 2018(10921)
- 2017(18214)
- 2016(10943)
- 2015(12085)
- 2014(12099)
- 2013(10692)
- 2012(9731)
- 2011(8743)
- 2010(8891)
- 2009(7458)
- 2008(7142)
- 2007(6825)
- 2006(6081)
- 2005(5246)
- 学科
- 济(29207)
- 经济(29196)
- 管理(24217)
- 教育(20812)
- 中国(17905)
- 业(17832)
- 企(13330)
- 企业(13330)
- 农(10625)
- 方法(9739)
- 理论(9525)
- 业经(9355)
- 财(8620)
- 地方(8552)
- 教学(8386)
- 制(8036)
- 数学(7984)
- 数学方法(7825)
- 银(7712)
- 银行(7710)
- 学(7596)
- 行(7445)
- 农业(7314)
- 发(7223)
- 融(7189)
- 金融(7188)
- 发展(6125)
- 展(6003)
- 技术(5956)
- 贸(5787)
- 机构
- 大学(132399)
- 学院(128411)
- 研究(47561)
- 管理(41386)
- 济(41249)
- 经济(39913)
- 理学(34520)
- 理学院(33998)
- 管理学(33201)
- 管理学院(32908)
- 中国(31694)
- 教育(31060)
- 京(30699)
- 范(28337)
- 师范(28170)
- 科学(26948)
- 师范大学(23158)
- 中心(22616)
- 所(22227)
- 江(22080)
- 财(22009)
- 北京(20183)
- 研究所(19961)
- 技术(19641)
- 职业(18556)
- 院(18219)
- 州(17533)
- 农(16685)
- 财经(16635)
- 业大(15868)
- 基金
- 项目(85442)
- 研究(74211)
- 科学(67891)
- 基金(55816)
- 家(47530)
- 国家(46930)
- 社会(43683)
- 教育(42121)
- 社会科(41077)
- 社会科学(41071)
- 科学基金(39350)
- 省(35209)
- 编号(34324)
- 划(31456)
- 成果(31239)
- 基金项目(28187)
- 课题(27267)
- 年(23615)
- 自然(21305)
- 项目编号(21157)
- 重点(21095)
- 资助(20874)
- 自然科(20774)
- 自然科学(20772)
- 发(20480)
- 自然科学基金(20319)
- 规划(20315)
- 部(20201)
- 性(19213)
- 创(18315)
共检索到214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乔刚 周文辉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特定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必须树立五大理念:应用导向,服务为先;功能强大,创新发展;全面开放,协调发展;数据说话,绿色发展;平等互利,共享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系统集成的采集系统、分析系统、预警系统、反馈系统和文化系统四大框架体系。从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树立多元主体共享的目标、持续拓展数据采集的途径、不断完善反馈机制、全面加强文化建设五个方面探索平台建设路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监测 数据平台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战军 乔刚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对高等学校有关数据的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常态监测高等教育状态,为多元主体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平台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创新驱动,争创一流;共建共享,协调发展;绿色评估,预测预警;众创众筹,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高质量。平台建设的目标是构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校为根本,技术先进、功能强大、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平台,为高等教育多元利益主体服务。为此,需要在数据采集与整合、数据挖掘与分析及数据可视化等方面持续创新平台建设方法。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高等教育 质量监测 数据平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运福 徐菲 李贝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是国家层面采集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重要工具,先后经历了酝酿准备、探索构建和应用完善三个发展阶段,具有为高校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和评估等活动提供数据支撑以及开展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常态监测的“双层”作用。现阶段,国家数据平台在数据采集时,数据共用性不够,难以反映高校特色,数据采集周期较长,高校权限不够,对专业认证新理念凸显不够,采集指标时代性不足,对教育评价改革需求支撑度不高,数据中心式存储导致数据安全性、共享性不够,数据分析仅局限于高校发展状态的年度描述,缺少多样化比较分析,难以支撑高校持续改进、变革与发展,制约了“双层”作用的充分发挥。面对上述问题,应对照本科教育改革与评价新要求及时修订、完善数据采集指标,发挥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学生发展全过程数据的伴随式采集、分布式存储和协商式共享,从高校、省域和国家三个层面重构国家数据平台架构,推动国家数据平台升级改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娟 张宇皓
自然形成、高度权威的档案资源符合"常态监测"的目的。档案管理的特点契合高等教育质量常态监测大数据资源的特征。档案的国家标准为实现各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共享提供了统一规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档案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档案 学科评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推进职业院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是持续提高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优质的数据系统或数据平台无疑是其基础。文章认为,建设职业院校内部质量诊改数据平台应该以"功能完备,创新发展;应用导向,协调发展;循数治理,绿色发展;协同融合,开放发展;互利多赢,共享发展"为核心理念,平台系统架构应该以数据采集系统为支撑基础、以数据分析系统为运行中枢、以风险预警系统为关键功能、以信息反馈系统为核心要义,从而构成一个具有职业院校自身特色、高度系统集成性的框架体系。为有效推进职业院校内部质量诊改数据平台建设,应该从构建数据集成共享机制、确立多元主体共治模式、持续拓展数据有效采集、提升数据分析反馈能力等方面入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伍远岳
近年来,国际大规模和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受到各国(经济体)的高度重视,对各国和地方的教育正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价值负载的活动,体现着特定的教育意义和教育精神,而当前的教育质量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工具性监测的诸多流弊。发展性是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价值体现,教育质量监测应回归教育本真,实现发展性价值,具体表现为对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回应与体现、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与重视、对监测对象差异的理解与尊重、对特殊需要个体的关怀与干预。为彰显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性,需要确立发展为本的监测价值观,彰显质量监测的教育性意义;需要形成“过程量”的质量观,兼顾过程性监测和对过程的监测;需要确保质量监测的系统性,建构促进发展的教育行为规范;需要关照质量监测对象的异质性,破解质量监测的同质性困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勉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建立以及各层面教育质量监测的开展,如何有效应用监测结果提升教育质量成为下一步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监测结果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监测数据结果,探索监测数据服务于教育管理决策、教育教学改进以及社会舆论宣传的有效途径;构建多方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监测结果的应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牵引、以中小学校为基点、以专业机构为支撑、以督导部门为监督保障;要建立基于改进成效的监督与问责制度,包括监测结果公布和社会监督制度、限期整改与跟踪评估制度、问责制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俊民
科学学习领域是各国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2015年的国家教育进步评估、英国2016年的国家课程评估和新西兰2012年的国家学生学业成就监测研究都依据本国科学课程标准并参考国际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构建和完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框架。三国均采取纸笔测验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质量监测,将特殊学生纳入监测范围,公开发布国家层面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在具体的监测方式和试题编制思路上各有特色,对我国构建和完善基于素养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建萍
指出目前邮政管理部门对快递服务质量的监测手段落后、监管决策缺乏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撑、监管时效低等问题,不能为整个行业改进服务质量提供准确的方向和措施,提出应建设快递服务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并介绍了该平台的建设的目标、平台的系统架构、大数据处理的一般流程、平台的服务功能以及平台建设保障措施等,为快递服务质量的监测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宇宁
高校注重内涵建设,提升教育工程质量,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是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校质量现状出发,努力把握历史方位,认真履行教育使命,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教育制度供给、提升服务社会能力、集思广益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路径和举措。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工程 提升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乔刚 李芬
监测评估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而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类型。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有关信息,直观呈现高等教育状态,为多元主体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全面实施高等教育监测评估,必须深刻理解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内涵,准确把握其四大特征:常态监测教育教学过程;用数据说话呈现教育质量;及时反馈与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多元主体对质量状况进行价值判断。同时从制度建设、遵循原则、制定指标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实施路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监测评估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勉 张平平 罗良
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的构建是开展大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编制的依据。构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应对框架立足点、构建原则、内容设计、学科属性、检验论证、操作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充分考虑,以使构建的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能够实现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政策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全面性与指向性相统一、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对代表性横断数据和纵向追踪数据均有显著预测力和规范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关键词: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影响因素 监测框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侯威 许明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如何处理数量增长与质量保证之间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新西兰的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与挑战。本文介绍了新西兰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描述了新西兰政府提出的新的质量保证机制的框架,并分析了建立这一新机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西兰 高等教育 :质量保证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倩文 陈邑早
2018年,中共中央成立审计委员会,对审计实务人员的从业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对应,审计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有更高的目标。新时代下,当前从事审计研究的学者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结合新时代背景要求在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方法创新层面提出了相应建议,但却缺乏对审计教育质量效果的应有关注。本文首先基于文献梳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论证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审计教育质量评价问题的必要性;其次,结合院校影响理论,从输入性、过程性、结果性三个维度构建审计基本教育质量评价框架,并以此为基础,从新时代孕育而出的新的思想、新技术角度,构建新时代审计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框架,并对其未来应用提出相应建议与展望,以资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任熊 陈海艳 尚维来
在强化省级统筹背景下,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树立质量文化意识、构建省级质量监测体系被赋予多重希望。江苏省在实践中归纳构建出一套包含状态数据平台、质量年度报告为"两纵",校级、省级队伍为"两横"的"两纵两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工作模式。该体系有助于破解高职教育发展质量难以管理与监测、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机制难以突破与提升、高职教学改革难以推进与奏效三大难题,在展示江苏高职教育发展成就、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巩固数据引导决策理念、构建省域智能化决策机制、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服务"两个率先"发展战略等方面发挥
关键词:
质量文化 省级统筹 质量监测 路径与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