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4)
2023(4016)
2022(3090)
2021(2973)
2020(2128)
2019(5085)
2018(4702)
2017(6410)
2016(4904)
2015(5369)
2014(5650)
2013(4612)
2012(4237)
2011(3874)
2010(4119)
2009(3340)
2008(3368)
2007(3201)
2006(2820)
2005(2594)
作者
(10634)
(8589)
(8531)
(8459)
(5416)
(4173)
(4042)
(3521)
(3289)
(3209)
(2955)
(2884)
(2867)
(2811)
(2766)
(2691)
(2655)
(2592)
(2544)
(2535)
(2408)
(2286)
(2195)
(2064)
(2027)
(1994)
(1946)
(1906)
(1814)
(1765)
学科
教育(18646)
中国(10083)
管理(9253)
(6938)
(6702)
经济(6698)
教学(6099)
理论(5987)
(4826)
企业(4826)
(4035)
(3898)
(3742)
发展(3650)
(3527)
研究(3395)
(3335)
(3292)
改革(3237)
高等(3184)
思想(3081)
学校(2996)
政治(2974)
学法(2931)
教学法(2931)
技术(2854)
思想政治(2837)
政治教育(2837)
治教(2837)
德育(2817)
机构
大学(59276)
学院(54505)
教育(26330)
研究(22168)
(18879)
师范(18832)
师范大学(15832)
(14311)
管理(14204)
(13049)
经济(12447)
理学(12025)
理学院(11787)
科学(11786)
职业(11731)
管理学(11429)
管理学院(11302)
技术(10803)
(10374)
教育学(10184)
北京(10151)
(10016)
中国(9917)
研究所(9289)
中心(8987)
(8381)
职业技术(8021)
(8005)
(7672)
教育学院(7479)
基金
项目(33346)
研究(33073)
科学(27897)
教育(24594)
基金(19954)
社会(18082)
社会科(16890)
社会科学(16888)
(16443)
编号(16362)
成果(16231)
国家(16138)
课题(15305)
(14504)
(14473)
(13285)
科学基金(13259)
规划(10986)
项目编号(9744)
(9654)
重点(9357)
(9318)
(9285)
基金项目(9251)
研究成果(8995)
教育部(8719)
年度(8587)
(8532)
(8406)
(8277)
期刊
教育(46104)
研究(28210)
中国(22790)
(12786)
经济(12786)
职业(11235)
技术(9228)
技术教育(7408)
职业技术(7408)
职业技术教育(7408)
(6837)
大学(6163)
学报(6081)
高等(5518)
科学(4946)
高等教育(4826)
成人(4820)
成人教育(4820)
(4654)
论坛(4654)
(4471)
管理(4228)
(4007)
学学(3804)
职教(3762)
发展(3651)
(3651)
农业(3434)
比较(3412)
会计(3148)
共检索到94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凤岐  
高等教育机构是利益相关者组织,满足利益相关者期待的程度是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由于社会背景、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机构类型的不同,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并不相同,他们对高等教育的期待亦不完全相同。就我国公立高校而言,与其关系密切且有代表性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教师和学生,他们分别代表社会需要、学术发展和消费者诉求,尽管他们对高等教育的期待有一定差异,但在相当程度上依然有一致性,对涉及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基本共识,据此可以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期待的高等教育质量模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宗模  陈韫春  
高等教育已经进入质量时代,质量话语的泛滥造成了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质量评估的盲目和混乱。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出源于经济社会的压力,它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不同主体有不同的理解和诉求。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至少包含外适标准和内适标准两个层面,其制定涉及到权力主体和合法性机制,应遵循多样统一、发展性和人本性等重要原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昕  
从标准的制定者、标准的目的、标准的执行手段与程序、标准的特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中、日、美三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中我们发现:三个国家质量标准的执行手段与程序、标准的特性基本一致,似乎已达成国际共识;而标准的制定主体、标准的目的及侧重点则受各国的政治结构、教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健  
建立和完善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体现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和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重要标志。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具有基础性和统一性的性质,在标准层次上,主要由学科门类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专业类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专业高等教育质量行业标准和专业高等教育质量学校标准构成。各层次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要分别遵循统一性和均衡性原则;一致性和基础性原则;行业性和专业性原则;特色性和实现性原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陈文娇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多样性的质量标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而统一性的质量标准又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两种标准的和谐统一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化移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前者属学术定向的教育,后者属职业定向的教育。两种教育类型的差异,体现在学术质量标准和职业质量标准的差异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明东  吴亭燕  
高等教育要获取强大的生命力,必须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制定标准并使之国际化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不二选择。中国必须建立具有自己文化意蕴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标准。"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邹晓平  刘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国兆亮  
建设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标准是当前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紧迫任务。开放大学教育质量标准既要符合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又要在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过程、教学条件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突出开放性和创新性特点。以国家对开放大学的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国际远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为借鉴,以我国开放大学教育质量保障建设为基础,以促进开放大学学生发展为目的,设计出包括学校定位与培养目标、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育结果等4个一级指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师资队伍、学习投入与参与、学业收获、满意度等21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开放大学教育质量标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旭敏  
英国近年来实施的TEF(教学卓越框架)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以QAA(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学历标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之后的一次重大改革。与QAA运行规则相比,TEF的根本变化,一是评估对象聚焦于本科教学;二是评估标准从基本质量到卓越要求;三是评估方式综合与多元化。TEF促使英国高校更加重视本科优质教育,不过,相比较而言,TEF计划对英国开放大学影响更大,其学生主要是本科生,规模全英第一,学生差异性大。TEF评估标准的新变化,有利于促进开放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追求卓越的教学质量、个性化的评估方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文杰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由高职教育质量预设标准、培育标准与输出标准构成。高职教育质量预设标准涉及价值观取向、一般标准与具体标准;培育标准包括教育活动质量标准、教育保障条件标准和学生自塑质量标准;输出标准包括教育标准、社会标准和个体标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梅  李小雪  马韶君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是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要。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的逐年扩增,其教育质量备受各界关注。以TSR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硕博双维度、培养过程的内卷化表现、质量标准框架的多指标环节,研究表明,可以从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监管两个维度构建了硕士和博士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框架,不同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的构建应呈现不同特色,硕士层次的框架突出职业导向、专业特色及就业竞争力;博士层次的框架突出应用创新能力及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宏昌  
以"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标准内涵"为逻辑起点,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明确设计与开发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思路,以"专业质量标准"为例,积极借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暑(QAA)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做法与成功经验,共设计和开发了108条贵州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标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君庆  苏志刚  
对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的质量标准加以简要分析,认为高职教育应以能否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强弱为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高职教育应树立在适应性基础上的特色化质量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庆柏  
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内涵及划分进行了探讨,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划分为教学输入质量、教学运行质量和教学输出质量三部分,并构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的内在因子进行了分析,分别建立了输入质量模型、运行质量模型和输出质量模型,可作为有关部门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