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7)
2023(5755)
2022(4414)
2021(4006)
2020(2871)
2019(6645)
2018(6123)
2017(9434)
2016(6545)
2015(7180)
2014(7279)
2013(6155)
2012(5546)
2011(5094)
2010(5355)
2009(4288)
2008(4038)
2007(3884)
2006(3352)
2005(3112)
作者
(14638)
(12196)
(12066)
(11811)
(7651)
(5825)
(5562)
(4812)
(4628)
(4393)
(4039)
(4022)
(3931)
(3914)
(3899)
(3695)
(3693)
(3660)
(3646)
(3570)
(3244)
(3076)
(2795)
(2763)
(2750)
(2748)
(2742)
(2667)
(2481)
(2442)
学科
教育(18860)
(15941)
经济(15928)
中国(14166)
管理(13372)
(11166)
(8037)
企业(8037)
方法(7135)
理论(6721)
数学(6505)
数学方法(6415)
教学(6267)
(5325)
(4992)
(4765)
(4741)
技术(4347)
发展(4339)
(4217)
业经(3853)
农业(3693)
研究(3549)
(3323)
(3282)
贸易(3275)
改革(3258)
高等(3242)
(3206)
地方(3203)
机构
大学(82720)
学院(78454)
研究(28995)
(26969)
教育(26937)
经济(26266)
管理(23874)
(21493)
师范(21424)
理学(21173)
理学院(20860)
管理学(20404)
管理学院(20231)
(18217)
师范大学(17909)
科学(15406)
中国(14035)
(13272)
(13052)
(12885)
职业(12846)
技术(12267)
北京(12207)
研究所(12162)
中心(11976)
(10811)
财经(10717)
教育学(10399)
(9890)
(9768)
基金
项目(52891)
研究(47169)
科学(44413)
基金(35642)
教育(31162)
(29816)
国家(29414)
社会(29194)
社会科(27577)
社会科学(27574)
科学基金(25404)
(22175)
编号(21216)
(20572)
成果(19185)
课题(18431)
基金项目(17723)
(15766)
规划(14487)
(13909)
重点(13651)
自然(13596)
资助(13594)
自然科(13328)
自然科学(13326)
教育部(13095)
自然科学基金(13091)
(12871)
项目编号(12637)
(12592)
期刊
教育(47882)
研究(34931)
中国(26020)
(24481)
经济(24481)
职业(11995)
技术(10861)
(9508)
学报(9216)
大学(8820)
科学(8025)
管理(7769)
技术教育(7705)
职业技术(7705)
职业技术教育(7705)
(6785)
学学(6422)
高等(5880)
财经(5335)
成人(5299)
成人教育(5299)
(5256)
论坛(5256)
农业(5158)
高等教育(5098)
(4755)
经济研究(4755)
(4719)
发展(3984)
(3984)
共检索到123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子联  
文章通过测算高等教育质量指数,对全国和地区层面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所带来的"就业效应"进行综合检验。结果表明:(1)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给社会就业带来了"直接效应",即高校扩招以来虽然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幅度总体较小,但较大程度地促进了整体就业水平的提高;(2)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给社会就业带来了"间接效应",即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通过促进科技创新而间接提高就业率;(3)市场开放、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也是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因素,发挥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在这些因素中的积极作用,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就业水平。因此,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促进新形势下高质量就业的关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尼古拉斯·汉德  佟希蒙  
本组文章选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2005年9月举办的“教育管理者国际论坛”外国专家的发言。文章在得到作者授权后,根据原文翻译整理而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陈小尘  
高等教育质量是系统性质量,显示出结构层次性、分类定位性和个体指向性等基本特征,它受其职责、专业、课程、产出、声誉、跟踪等因素影响。只有根据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特征,并对这些因素加以重视、研究及有效控制,从职责上履行使命,在专业上制订基准,课程经同行评价,产出有结果检测,从而在分类排行中获得声誉,享有满意的顾客评价,才能保证质量。同时,高等教育应依据质量信息进行决策,加强质量伙伴合作关系,完善校园质量保证体系,开发学术质量保障策略,才可望从实践中持续地提升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宇宁  
高校注重内涵建设,提升教育工程质量,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是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校质量现状出发,努力把握历史方位,认真履行教育使命,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教育制度供给、提升服务社会能力、集思广益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路径和举措。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子联   孙杰   张艳  
通过测算宏观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指数,对全国和地区样本内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所带来的“增长绩效”进行了综合检验。研究发现:首先,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对经济增长带来了“直接效应”,即高校扩招以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幅度总体较小,但却不可忽视其在经济高速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对经济增长带来了“间接效应”,即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通过促进科技创新而间接地带来了社会总产出的增加。最后,在吸收外地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对本土增长绩效的外溢作用的力度上,“直接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间接效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均为正,而在西部地区则为负,这与“西北有高楼”和“孔雀东南飞”的要素流向现实极为吻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教育就其行为来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生产着特殊的教育产品。教育质量就是这种特殊产品——主体性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观的发展,经历了合规定性质量观阶段、合需要性质量观阶段和合发展性质量观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除了社会时代背景和高等教育质量两方面变化的原因外,还主要源于评价的主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的评价标准的作用。高等教育质量以思想、兴趣、个性、发展和公平等为取向,而不是主体之外的其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无止境的,教育是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不断实现和完善人的主体性的过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启兵  毛亚庆  
高等教育质量应该以知识为基础。知识概念的扩展、知识特性的变化、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知识传播与分配方式的变革影响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需要树立新的知识质量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敏  
面对全球高等教育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局面,美国政府采取了以绩效评价促进大学质量提升的改革措施,将大学生综合能力考查作为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为推动高等学校绩效评价的展开,美国政府确定了大学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扩展了大学绩效评价的社会功能,修订了高等学校质量认证的标准,并开发了多种考评系统等。我国高等学校评价应高度关注学生质量,全面收集学生信息,努力提供社会服务,以提升大学评价的社会应用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丰丙芝  
自教育部提出2020年前在全国各高校建设一万门"金课"、鼓励地方政府参与建设一万门"银课"的政策实施以来,"金课"、"银课"、"水课"的概念一时成为网络热词,激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关切与再思考。高等教育质量的追求必须落实到课程设置及其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因此"金课"政策出台抓住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与关键点。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把金课界定为"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我们认为,欲真正把目前"水课"横行改造成将来"金课"风靡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如何理解课程的高阶性?大多数人会基于一种本能对虚伪和表演的课程产生厌弃,对那些言而无物、哗众取宠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卫  
当前。我国正在进入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历史新阶段。高水平大学群的兴起将对这一过程中起引领作用。因此.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率先将发展模式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艺  
1998年以来,各地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地方高等教育规模日益增大,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地方高校办学定位趋同、特色不够鲜明、与社会联系不紧等问题日趋突出,高等教育趋同发展与经济社会多样化需求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为破解这一矛盾,安徽省高等教育按照"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卫红  
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讲话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所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作然  
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进而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及着力点,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和方向。探讨国际视野下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正黎  
基于服务营销视角探究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路径,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高校需要从质量、关系、品牌形象以及质量保障等方面入手,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从而有效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质量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