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49)
- 2023(16159)
- 2022(13906)
- 2021(13063)
- 2020(10809)
- 2019(25112)
- 2018(24725)
- 2017(46430)
- 2016(25883)
- 2015(29374)
- 2014(29705)
- 2013(28394)
- 2012(25882)
- 2011(23069)
- 2010(22909)
- 2009(20449)
- 2008(19859)
- 2007(17367)
- 2006(14898)
- 2005(12606)
- 学科
- 济(97914)
- 经济(97807)
- 管理(73091)
- 业(67541)
- 企(56681)
- 企业(56681)
- 方法(51222)
- 数学(45333)
- 数学方法(44680)
- 中国(29345)
- 财(26941)
- 农(25187)
- 教育(23320)
- 学(21873)
- 业经(20896)
- 理论(19604)
- 地方(18578)
- 贸(17337)
- 贸易(17326)
- 务(17173)
- 财务(17094)
- 财务管理(17055)
- 农业(16913)
- 易(16799)
- 技术(16683)
- 企业财务(16215)
- 制(15692)
- 和(14777)
- 环境(14589)
- 划(13462)
- 机构
- 大学(361052)
- 学院(355455)
- 管理(140540)
- 济(134586)
- 经济(131547)
- 理学(123441)
- 理学院(122085)
- 管理学(119663)
- 管理学院(119015)
- 研究(113578)
- 中国(79050)
- 京(76518)
- 科学(70334)
- 财(61444)
- 所(54806)
- 范(54426)
- 师范(53996)
- 中心(52200)
- 农(52186)
- 业大(52169)
- 江(50744)
- 财经(50653)
- 研究所(50245)
- 北京(48189)
- 经(46298)
- 师范大学(44180)
- 院(41823)
- 州(41206)
- 教育(41002)
- 经济学(40911)
- 基金
- 项目(249576)
- 科学(198157)
- 研究(186156)
- 基金(180285)
- 家(155831)
- 国家(154459)
- 科学基金(134000)
- 社会(116173)
- 社会科(110021)
- 社会科学(109992)
- 省(97696)
- 基金项目(95122)
- 教育(92434)
- 自然(87139)
- 自然科(85171)
- 自然科学(85153)
- 自然科学基金(83616)
- 划(83557)
- 编号(77182)
- 资助(74919)
- 成果(63171)
- 部(56636)
- 重点(56320)
- 课题(54589)
- 发(52632)
- 创(51687)
- 教育部(49615)
- 大学(48022)
- 创新(47967)
- 项目编号(47802)
- 期刊
- 济(135951)
- 经济(135951)
- 研究(106884)
- 中国(68174)
- 教育(65778)
- 学报(55088)
- 科学(49714)
- 管理(49436)
- 财(46644)
- 农(45769)
- 大学(43668)
- 学学(39751)
- 技术(35549)
- 农业(32322)
- 融(24817)
- 金融(24817)
- 财经(24382)
- 业经(22237)
- 经济研究(21778)
- 经(20720)
- 图书(18846)
- 问题(17545)
- 理论(16561)
- 技术经济(16493)
- 统计(16439)
- 职业(16396)
- 业(16340)
- 版(16274)
- 科技(16007)
- 实践(15252)
共检索到504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波
以CHIP(2013)中1980—1989年出生的居民为样本,运用参数法与夏普利值分解方法测度高等教育质量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测度结果表明,相比于能否接受高等教育中的机会不平等,高等教育质量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是其两倍;在高等教育质量差距中,父母受教育水平、高中教育质量、父母工作类型是导致机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波 王修华 彭建刚
该文首先综合比较了三种测度机会不平等的方法,事后法对机会不平等的测度相对准确,但需要较大的数据样本;事前法在操作上较为便捷,但低估了机会不平等的贡献程度;相比于事前法和事后法,基于联立方程的方法在假设上更为合理,并且可以将机会不平等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部分,但测度结果依赖于模型的估计精度。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我国居民收入在地区、城乡等方面的差异较大,以及较弱的代际流动性,该文以地区、户口类型、性别和父母受教育水平作为外生条件,并综合采用以上三种方法测度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并结合CGSS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机会不平等是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机会不平等 赛尔第二指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晓红 荣兆梓
利用CHIP数据,运用基于回归方程的不平等分解方法,本文发现,劳动者所处地区、所工作行业、性别等机会不平等因素对收入差距的贡献超过40%。工具变量法的回归分析还表明,由于家庭背景差异,贡献率最高的教育回报背后也存在着机会不平等。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消除社会不公,政府应该努力给每个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机会不平等 贡献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超鹏 叶小杰 吴世农
本文考察了CEO的政治关联是否影响其并购败绩后被变更概率,以及政治关联CEO被变更时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显示:(1)CEO并购绩效越差越容易被变更,但是政治关联CEO即使并购绩效差也不易被变更,这一现象在政府干预较少的省份较不明显;(2)政治关联CEO被变更时的市场反应好于其他CEO,而且其所实施的并购绩效越差,其公司所在地政府干预越严重,其被变更时市场反应越好。本研究率先揭示了政治关联CEO通过并购影响公司价值的作用机理和经济后果,从而为监管层规范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地方政府转变干预经济的方式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政治关联 兼并收购 CEO变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鑫
从学校教育获得结果入手,通过引入中国教育基尼系数考察中国教育分布的不平等状况。以该指标为基础,用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差距与教育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教育的扩展显著改善了地区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但二者的倒"U"形关系并未得到验证。同时还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由于增加了穷人教育获得的激励,从而同样有助于改善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宇辉 倪志良
利用CHIP2013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家庭收入结构,测算了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和收入来源在家庭收入中的贡献率,研究发现:中国家庭收入结构存在异质性,工资性收入是最重要收入来源;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城市家庭小于农村家庭,收入结构不平等高于总收入不平等;家庭身份差异影响家庭可支配收入,在相同条件下,城市家庭的收入比农村家庭高137%。均等化工资性收入,解除户籍歧视及户籍福利能够缩小家庭收入不平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俊 黄潇 李晓羽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采用教育基尼系数衡量教育不平等,研究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及方向。研究发现:(1)收入分配差距导致教育不平等,教育不平等的改进却没能促进收入分配差距的改善,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并非简单线性关系,但教育扩展有利于教育和收入不平等的改善;(2)教育通过人力资本传导机制与收入分配之间发生联系,但其不会自发形成"教育平等←→收入平等"的良性循环;(3)长期内教育不平等的降低并没有改善收入不平等,但收入不平等在当期就能加剧教育不平等程度;(4)目前教育投入的水平、城市化进程并没能有效的改进教育不平等。另外,模型的稳健性得到部分证实。
关键词:
教育不平等 收入分配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琦 陶秋燕 李廷洲
为了厘清文科大学和理科大学在国家(区域)创新与企业创新中的差异,以高等教育质量差异为切入点,在分析大学质量与创新关系的基础上,借助中观省级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利用计数面板模型验证了文科类和理工类院校质量差异对区域和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理工类和文科类大学质量差异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但是最适宜区域创新的理工类大学质量差异系数较小,约为0.43,最适宜区域创新的文科类大学质量差异系数约为0.52;只有理工类大学质量差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显著,对应大学质量差异系数约为0.65。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关注理科类型大学资源配置、重视文科类大学历史积淀、构建基于政府投入的大学联盟等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晶
本文从中等收入家庭与农村低收入家庭对子代教育投资差异巨大以及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两个经典的社会现象出发,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CGSS)2003年及2013年的调查问卷数据,实证检验了父辈教育水平对个体收入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其一,教育水平与居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二,父辈教育水平的差异是造成居民收入分化的重要原因,其作用机理主要体现为:高教育水平家庭与低教育水平家庭教育理念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二者对子代教育的投资意愿产生明显分化;而教育投资意愿的分化又会进一步引发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最终导致不同教育水平个体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因此,政府应坚定教育投入均等化的立场,在公共教育层面,努力实现不同区域教育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平衡,在资源再分配层面,将教育资源向父辈教育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倾斜,努力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化。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教育 机会不平等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光
笔者使用2012年中国31个省、市的调查数据,估算城乡劳动者在城镇就业的教育回报率,区分人力资本回报和就业机会不平等对教育回报的影响,研究城乡教育回报差异的形成原因和城乡工资差距问题。结果表明,忽略农村劳动者在城镇和农村就业的选择问题会导致农村教育回报率被严重低估,修正后的城乡教育回报差异明显缩小;就业机会不平等是造成城乡教育回报差异和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的城乡差距并不明显。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消除家庭背景所致的就业机会不公是缩小城乡教育回报差异、激励农村劳动者接受更多教育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波 胡宗义 龚志民
缩小健康差距、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是当前治国理政所关切的核心问题。在居民健康差距中,既有合理的差距,也有不合理的差距,即健康机会不平等。本文在改进已有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测度模型,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2010-2016)为样本估计健康决定方程,通过夏普利值分解测度中国居民健康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测度结果表明,健康机会不平等对健康差距的相对贡献度为18.316%~23.182%;在外生变量中,性别、3岁时所处的经济区域是形成健康机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以实证结论为基础,本文从早期家庭背景、关注女性健康和提升健康素养三个方面,提出抑制健康机会不平等、缩小健康差距的对策。
关键词:
健康不平等 机会不平等 夏普利值分解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昭 孙欣
基于“环境-努力”框架,结合对数偏差均值指数(MLD)以及不公平对数偏差均值指数(AMLD),使用CFPS2020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民收入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农民收入差距MLD指数为0.488,机会不平等所致的份额在51.0%和58.4%之间。分样本看,低年龄组、女性以及中西部农民收入分配中机会不平等成分更高。基于不同口径的测算结果表明,城镇迁移可为农民提供更公平的增收机会。另外,调节效应的回归结果表明,时代红利、性别歧视和区域分割都会影响个人努力的增收效应。为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需要持续提高生产效率,深入推进区域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引导农民流动以及持续规范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差距 机会不平等 共同富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张建勋
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正在经受当下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挑战。文章将机会不平等因素引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模型中,利用反事实函数,通过Shapley分解,获得如下新的认识:(1)经典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机会不平等理论具有一致性,这是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2)如果不考虑机会不平等因素,那么经典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成立的;但事实上,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不同的所有制条件下都存在。(3)在我国,如果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分配的负向影响大于公有制对收入分配的正向影响,那么所有制的优势将无法得到有效体现,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也将难以遏制。因此,只有切实地消除或减少各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陆雪琴 马汴京 陈慧文
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2015年数据,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这一政策冲击,研究高等教育扩张对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总体上缩小了阶层间相对教育机会不平等,在变换了出生队列分界年、度量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回归结果仍然成立。扩招引起的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缩小仅发生在省属高校,扩招对教委直属或部委所属高校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没有显著影响,而在地区所属高校中扩招反而扩大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进一步分析发现,扩招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程度与家庭经济能力、人员和信息流通以及家庭教育背景有关。
关键词:
高校扩招 教育机会不平等 社会阶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邵宜航 徐菁
本文从量与质两个方面探讨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不同阶层子辈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演化情况。我们首先构建理论模型解析高等教育扩张如何影响不同收入阶层家庭的高等教育选择。理论分析解释了高等教育扩张将有助于缩减高等教育机会量的不平等,即缩小不同收入阶层间子辈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平等;但高等教育扩张可能导致高等教育机会质的不平等加剧,即阶层间高水平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状况可能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利用我国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步提升,家庭的经济背景对子辈上高等院校(大专以上)的影响不断减小,但
关键词:
高等教育扩张 教育机会 不平等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性别不平等及其变化(1982-2015)
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再检验——基于教育不平等分解的视角
机会不平等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基于60—80后三个群体的问卷结果与实证检验
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基于省级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社区老年教育质量评价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是否缓解了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
我国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变化研究(1982-2010)——基于四川省的实证调查
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演变轨迹与路径分析
高等教育升学机会地区间不平等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