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0)
2023(6941)
2022(5426)
2021(5244)
2020(4029)
2019(8962)
2018(8734)
2017(14130)
2016(8850)
2015(9868)
2014(9463)
2013(8427)
2012(7669)
2011(6946)
2010(7337)
2009(6312)
2008(6194)
2007(5947)
2006(5295)
2005(4720)
作者
(21372)
(17502)
(17423)
(16718)
(10992)
(8339)
(8068)
(6754)
(6632)
(6370)
(5965)
(5883)
(5607)
(5548)
(5506)
(5284)
(5263)
(5251)
(5138)
(5101)
(4624)
(4274)
(4136)
(4110)
(4017)
(4003)
(3926)
(3924)
(3514)
(3492)
学科
管理(25509)
(21810)
(21100)
经济(20994)
教育(19574)
(19094)
企业(19094)
中国(14741)
技术(12469)
技术管理(8657)
理论(8576)
(7639)
方法(7593)
(7464)
教学(7113)
(7086)
银行(7078)
(6854)
(6791)
(6475)
数学(6264)
(6248)
金融(6247)
数学方法(6108)
业经(5917)
(5321)
(5016)
发展(4595)
研究(4527)
(4473)
机构
大学(111392)
学院(106476)
研究(39800)
管理(36110)
(35672)
经济(34596)
理学(30577)
理学院(30117)
管理学(29356)
管理学院(29108)
教育(28809)
中国(25337)
(25238)
(24912)
师范(24818)
科学(22250)
师范大学(20609)
(18922)
(18744)
(18126)
中心(17699)
研究所(17013)
北京(16959)
技术(15523)
(15160)
职业(14464)
(14354)
财经(14242)
(12911)
业大(12234)
基金
项目(69284)
研究(59519)
科学(57025)
基金(46547)
(39739)
国家(39249)
社会(36167)
教育(35440)
社会科(33951)
社会科学(33943)
科学基金(33537)
(28803)
(26156)
编号(25791)
成果(23835)
基金项目(23078)
课题(22114)
自然(18956)
自然科(18544)
自然科学(18540)
(18293)
自然科学基金(18180)
资助(17694)
(17407)
重点(17329)
规划(16871)
(16787)
(16300)
创新(16209)
项目编号(15957)
期刊
教育(49791)
研究(43879)
(38340)
经济(38340)
中国(35509)
(14553)
管理(14532)
技术(14161)
学报(12557)
科学(12315)
职业(12021)
大学(11275)
(10323)
金融(10323)
(10132)
学学(8588)
技术教育(7879)
职业技术(7879)
职业技术教育(7879)
(7323)
论坛(7323)
农业(7076)
财经(6837)
高等(6362)
经济研究(6256)
(5943)
业经(5905)
科技(5870)
(5651)
高等教育(5529)
共检索到176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乔刚  李芬  
监测评估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而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类型。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有关信息,直观呈现高等教育状态,为多元主体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全面实施高等教育监测评估,必须深刻理解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内涵,准确把握其四大特征:常态监测教育教学过程;用数据说话呈现教育质量;及时反馈与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多元主体对质量状况进行价值判断。同时从制度建设、遵循原则、制定指标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实施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铭  王战军  
全面常态质量监测是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在监测评估方法分析框架基础上,从系统、主体、职能、面向四个视角建立监测评估指标体系概念框架。将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大学生学习发展追踪调查等高等教育研究工具集成于概念框架内,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核心指标集成为指标体系,绘制监测评估新方法质量树。质量树实现了监测评估动态性、全面性、扩展性、数据计算、生动呈现、反映状态、可操作性和用户导向等特点。依据监测评估动态监测、常态预警、发展呈现、趋势预测、深入分析等功能,文章探究了状态树、警情树、发展树、预测树、相关树、回归树等质量树方法体系演化原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红缨  乔伟峰  王战军  
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是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和趋势,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评估理念和评估形式。从哲学的视角对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基本问题进行审视,开展监测评估必须要处理好五个辩证关系,促使更加理性、辩证地认识高等教育监测评估,从而更全面地把握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概念内涵、功能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导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活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秀芹  李婷  
美国高等教育在数百年的演进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评估、监测、质量管理等共同构成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体现了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的充分结合,认证体系是评估体系的核心和基础,附以大学排名和评级、满意度追踪调查、毕业生调查等实时监测高等教育质量,同时全面质量管理又可以保证其质量的持续改进,它们以不同方式从不同的方面共同保障和促进美国高等教育质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秀芹  左佩莹  李婷  
教育质量保障是永恒的教育论题,每个国家都试图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美国高等教育在数百年的演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评估、监测、质量管理等共同构成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析美国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过程及特点将有助于我国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廷斌  
11月1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承办的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选举吴启迪任协会理事长,并就如何建立健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评估机构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展开研讨。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乔伟峰  李江波  
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有关数据,直观呈现高等教育状态,为多元主体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是数据密集性评估,具有时间尺度密集、空间尺度多样、价值尺度多元的特点,其目的是为持续改进、科学决策和多元判断服务。监测评估是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评估领域的应用结果,也是适应高等教育系统变化和治理变革的产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运超  
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与保障直接关乎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本研究提出,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特征主要包括生成过程的非连续性、生成要素的主体间性、生成规格的不确定性、生成结果的难检测性。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机制包括价值、链接、评价三方面。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须防止工业化生产模式对高等教育质量生成系统的过度影响,应更加突出人员素质及其培育的特殊重要性,充分发挥基层的自主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东霞  刘丽新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在迅速发展和壮大。然而目前我国的评估组织和评估实践远远落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无法适应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尤其是对各级各类不同维度和不同培养目标的高等教育质量难以做出各具特色的评估。本文试图从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实施情况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状况等几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唐广军  
为建立健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政府、高校、评估机构及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与协作,促进高等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机构(评估机构)之间的经验交流和评估合作,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承办的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以下简称协作会,英文简称CAQAA)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顶兵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经历了一个从教师个人到大学,从大学到国家,从国家又回到大学的演变历程。这体现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深刻变革,即从传统的文化机制到采用科层机制,最后又回归到文化机制;说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必须遵守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应从根本理念上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责任落实到院校自身;明确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更根本的是要发挥各个高校和广大教师的自觉性,高等学校应该是主动自我规范、学术自治的共同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易梦春  李志义  郝莉  陆根书  
自世界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以来,世界各国(地区)在构建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对四大洲共11个国家(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结构、立法、理念与原则以及质量评估的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据此对我国新一轮本科教育评估工作提出一些建议:继续采用审核模式,发挥文化机制作用,引导高校形成质量改进文化;突出"学生中心"理念,坚持成效导向,注重学生学习体验以及学生参与;强调学校自评和后续整改,重视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建立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重视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应用,优化评估流程,提高评估信度、效度与效率;重视评估的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外部质量保障结构,使院校评估与专业评估形成有机整体;进一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永建  
在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中,以问责为基础的质量保障和以发展为基础的质量提高之间存在着持续的冲突乃至对立的关系。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质量保障和质量提高并非截然对立,两者各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只有在基于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发挥质量保障和质量提高的优势,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佳策略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喻恺  吴雪  
近年来,学生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英国将学生体验调查作为新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通过学校和学生的互动来保障和提升品质,这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将学生体验纳入新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主要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的需要。当前英国学生体验调查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