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2)
- 2023(6245)
- 2022(5170)
- 2021(5066)
- 2020(4178)
- 2019(9481)
- 2018(9542)
- 2017(16458)
- 2016(10653)
- 2015(12643)
- 2014(13047)
- 2013(11988)
- 2012(11453)
- 2011(10490)
- 2010(11302)
- 2009(10382)
- 2008(10078)
- 2007(9565)
- 2006(8983)
- 2005(8575)
- 学科
- 济(30475)
- 经济(30439)
- 管理(23758)
- 教育(21277)
- 业(19668)
- 中国(18781)
- 企(14397)
- 企业(14397)
- 教学(13236)
- 方法(12810)
- 数学(11658)
- 数学方法(11381)
- 理论(10855)
- 农(10022)
- 财(9881)
- 制(9803)
- 学(8230)
- 银(7911)
- 银行(7906)
- 行(7617)
- 学法(7388)
- 教学法(7388)
- 贸(7039)
- 贸易(7024)
- 易(6904)
- 发(6504)
- 业经(6047)
- 农业(6020)
- 体(5902)
- 融(5877)
- 机构
- 大学(148777)
- 学院(144323)
- 研究(51244)
- 济(50381)
- 经济(48826)
- 管理(44479)
- 理学(36457)
- 理学院(35931)
- 中国(35773)
- 管理学(34937)
- 管理学院(34632)
- 京(34280)
- 教育(33244)
- 范(31139)
- 师范(30943)
- 财(29266)
- 科学(28210)
- 江(25794)
- 所(25718)
- 师范大学(25126)
- 北京(23757)
- 中心(23139)
- 研究所(22555)
- 财经(21888)
- 州(20575)
- 技术(20331)
- 职业(19684)
- 经(19465)
- 院(18433)
- 农(18045)
- 基金
- 项目(78363)
- 研究(68672)
- 科学(60774)
- 基金(49799)
- 教育(42290)
- 家(41177)
- 国家(40677)
- 社会(37998)
- 社会科(35647)
- 社会科学(35639)
- 科学基金(33129)
- 编号(32484)
- 省(32356)
- 成果(31141)
- 划(29013)
- 课题(27010)
- 基金项目(24376)
- 年(23458)
- 资助(21663)
- 部(19583)
- 重点(19299)
- 规划(19290)
- 项目编号(19280)
- 性(18992)
- 自然(18251)
- 发(17855)
- 自然科(17732)
- 自然科学(17727)
- 教育部(17564)
- 自然科学基金(17350)
共检索到249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评估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回顾我国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高等学校做好教学评估工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学校的战略方向、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等评估过程中的关键点,处理好外在的评估标准与学校具体工作、评估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的评估指标、高度重视与心态平和等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秉林
做好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必须汲取上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经验教训,关注新一轮评估宏观背景的变化特点,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发展经验,把握新一轮评估在价值取向、制度设计、指标体系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本科教学评估 宏观背景 基本特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朱泓 刘志军
评估的本质就是价值判断,评估的对象是价值,它属于关系范畴,即评估主体的要求与评估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价值关系;评估是一种认识活动,评估主客体之间是一种认知性关系,非实践性关系。究其本质,评估的功能与作用是有限的。然而,就高等教育评估而言,人们的认识似乎偏离了评估本质。评估被赋予强大的管理功能,甚至还要承担起高等教育和教学实践的重任,将评估的功能和作用无限放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立莹 刘献君
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理性反思表明,本科教学评估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局限性,尤其是指标体系的偏差和问题意识的缺失方面。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在转折时期的现实选择为:第一,充分认识评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坚持以评促建的信念;第二,通过元评估客观评价评估的效果,科学分析评估过程;第三,在反思中解决评估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评估有效性。
关键词:
本科教学评估 指标体系 教育质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曾冬梅 陈江波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推动了被评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但由于其运行机制并不十分完善,产生了不少问题。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
本科教学 评估 运行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各高校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应高度重视和正确认识办学特色。任何学校的办学特色,都应体现独到的教育理念、学校成员认同的规章制度、独特的优良传统和校风、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四个方面的内涵。将办学成绩、学校共性、学校定位和特质、特点当成办学特色,是当前认识和总结办学特色时容易出现的偏差。
关键词:
本科教学评估 办学特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叶
本文通过分析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发现,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公众对评估产生质疑,而办学自主权的缺乏、学术自律机制与质量意识的缺失、过于集权的高教管理体制、单一的高教分类分层系统和资源分配机制是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因此,从集体主义的文化视角来透视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特有的问题,构建以本科教学评估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意义重大。
关键词:
集体主义 本科教学评估 文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开展教学评估的首要目的。为此,必须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质量的特点,加深对教育评估目标、评估方式和评估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的认识,形成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机制。我国现行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已初显成效,当前应深入研究和解决分层分类开展评估、评估技术研发、建立评估数据库、降低评估隐性成本、在评估中开展管理咨询、妥善处理因评估本身固有的不足带来的矛盾等问题,切实推动教学评估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温萍
教育评价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的发展经过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的发展,至今已进入第四代即"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建构时代。此种评价理论以学校发展为目的,兼顾学校绩效,对于我国正在蓬勃进行中的本科教学评估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第四代评价 建构时代 本科评估 学校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广生
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估历史和发展现状的分析,比较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在评估主体、评估程序、评估功能方面的主要特点,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应该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即多元的评估主体,多元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体系,多元的评估功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启
匈牙利从1993年成立认证委员会之后,即实施8年一轮的院校认证。认证的主要焦点在于院校管理及其内部质量保证机制方面。匈牙利院校认证具有合法性、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以及强调院校自我评价、国际化等特点。针对我国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存在的诸如"评估机构和形式单一、评估机制不健全、评估标准欠科学"等问题,借鉴匈牙利在高等教育院校认证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对完善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匈牙利 HAC 高等教育 院校认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经过一段时间酝酿、准备,“高校教学评估”专栏与读者见面了。该专栏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本刊编辑部联合开办,其宗旨和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宣传贯彻教育部关于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方针政策; 追踪并推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工作和高校开展评建工作取得的经验;研究并解读评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布评估工作相关信息;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理论及制度的完善,推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持续健康开展。我们真诚欢迎读者踊跃投稿,见仁见智,共同把该专栏办出水平和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朱泓 刘志军
我国首轮本科教学评估已经落下了帷幕。由政府推动的如此大规模的教育评估,举世瞩目,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在评估实施中也曾受到许多责难和质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首轮本科教学评估对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友荣 龚放
我国正式加入了国际教育评价协会已近25载,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也经历了试点实验、全面展开两个阶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应该选择以下路径:加强高等教育的分层研究;改变评估"立法懈怠"和立法滞后的状态;重视评估中的"主体缺位"现象;抵制夸大"中介评估"的作用。同时需要注意评估方式选择与评估定位相悖、评估队伍结构不合理、评估指标内涵模糊等现象。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本科 教学评估 中介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