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30)
- 2023(18915)
- 2022(15965)
- 2021(15176)
- 2020(12743)
- 2019(29420)
- 2018(29392)
- 2017(54931)
- 2016(30948)
- 2015(35352)
- 2014(36017)
- 2013(34550)
- 2012(31656)
- 2011(28665)
- 2010(29503)
- 2009(27206)
- 2008(26665)
- 2007(23890)
- 2006(21200)
- 2005(19175)
- 学科
- 济(127677)
- 经济(127518)
- 管理(92766)
- 业(79600)
- 企(68372)
- 企业(68372)
- 方法(52895)
- 数学(45865)
- 数学方法(45106)
- 财(40094)
- 中国(37026)
- 农(29794)
- 学(29218)
- 地方(27660)
- 制(26678)
- 业经(26654)
- 教育(25677)
- 理论(24632)
- 务(21396)
- 财务(21304)
- 财务管理(21238)
- 企业财务(20142)
- 体(19614)
- 农业(19152)
- 和(18893)
- 银(18839)
- 银行(18787)
- 贸(18398)
- 贸易(18386)
- 技术(18302)
- 机构
- 大学(440385)
- 学院(433112)
- 济(170118)
- 经济(166166)
- 管理(162552)
- 研究(148579)
- 理学(139713)
- 理学院(138030)
- 管理学(135219)
- 管理学院(134408)
- 中国(107016)
- 京(94996)
- 科学(89975)
- 财(87599)
- 所(75179)
- 研究所(67682)
- 江(66640)
- 财经(65850)
- 中心(65466)
- 范(64645)
- 农(64294)
- 师范(64125)
- 北京(61021)
- 业大(60722)
- 经(59523)
- 院(53675)
- 州(52876)
- 经济学(51946)
- 师范大学(51826)
- 农业(49807)
- 基金
- 项目(283605)
- 科学(222999)
- 研究(213388)
- 基金(202146)
- 家(174524)
- 国家(172975)
- 科学基金(148132)
- 社会(132402)
- 社会科(125199)
- 社会科学(125165)
- 省(111760)
- 基金项目(105401)
- 教育(104515)
- 划(94681)
- 自然(94286)
- 自然科(92058)
- 自然科学(92038)
- 自然科学基金(90350)
- 编号(88695)
- 资助(84465)
- 成果(76238)
- 课题(64445)
- 重点(64430)
- 部(63747)
- 发(60161)
- 创(58341)
- 教育部(55586)
- 项目编号(55118)
- 大学(54373)
- 创新(54252)
- 期刊
- 济(195361)
- 经济(195361)
- 研究(141399)
- 中国(97238)
- 教育(76752)
- 财(71942)
- 学报(66790)
- 管理(62280)
- 科学(59756)
- 农(57889)
- 大学(52394)
- 学学(47593)
- 技术(41891)
- 农业(39435)
- 融(35690)
- 金融(35690)
- 财经(33636)
- 经济研究(31936)
- 业经(29117)
- 经(28839)
- 问题(24129)
- 图书(23356)
- 技术经济(20987)
- 统计(20303)
- 业(19974)
- 职业(19785)
- 版(19750)
- 理论(19526)
- 科技(19025)
- 坛(18777)
共检索到666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毕鹤霞
本文从高等教育财政模式与高等教育体制模式的机理出发,解析了理论形态下高等教育财政模式与高等教育体制模式的内涵与相互关系,构建了S-0结构机理模型,模拟了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对高等教育体制模式的影响趋势,最后指出研究结论,并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财政模式 高等教育体制模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少杰 郭雅娴 董碧松
日本高度发达的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财政制度。日本政府对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实施了不同的财政支持制度,同时其财政支持的力度和方式也随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状况而不断改变。研究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制度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重点的转移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潘晨光 马蔡琛
"双线制"高等教育体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需要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加以必要的扶持。其改革思路主要包括: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适度分立的教育部门预算体系;调整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加大中央财政对市县级政府的职业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完善社会力量对高等职业教育捐资助学行为的税收激励措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高教改革如何与经济改革想相协调,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协调模式的剖析和对我国实际的分析,探讨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应采取什么样的协调模式,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小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教育经费的需求日趋紧张。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除了仍感比例偏低之外,效益低是一大突出问题。因此,改进高等教育投资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研究和探讨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拨款模式,对于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桑晨燕 曹寸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历经多次变化,但仍未摆脱以成本为导向的拨款模式,尽管我国就财政拨款模式改革展开了探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不足以及改革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借鉴国外相对完善的拨款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
拨款模式 绩效拨款 拨款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列
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关系的不同模式陈列现代西方各国由于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背景不同,其高等教育系统在运行中3种基本力量——院校自主、政府干预、市场调节——发挥的作用强弱不等,从而形成了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关系的不同模式。研究这些模式间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维嘉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创新体现出很强的政府主导型特征 ,改革进程充分显示出政府作用的积极功能。但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方式与高教体制改革的目标存在冲突 ,有其局限性。为继续推进高等教育体制创新 ,政府行为应做相应调整 ,要为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创造条件 ,培育竞争约束机制 ,并强化政府自身的改革。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制 体制创新 政府行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维嘉
我国高教体制创新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自上而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 ,体现出很强的政府主导型特征。我国高教体制创新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已充分显示出政府主导行为的必然性及其积极功能 ,但是政府主导行为与制度变革目标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 ,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政府行为应做相应调整。
关键词:
高教体制 体制创新 政府行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马克·贝磊 张民选 方乐
亚洲国家在人口数量、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它们的高等教育财政的模式和趋势表现出相当多的共性。就整个区域而言,20世纪90年代与本世纪初,各国都进一步强调成本分担:学费逐步增加,辅以助学金和贷款;院校通过咨询服务等进行创收。另外,市场化的趋势以及私立院校作用的扩大也是全球化的一个主要特征。但是差异依然存在,并将继续显示其重要性。因此,决策者应抵制这样的诱惑:未充分考虑本国和本机构的具体特征,就引进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亚洲 高等教育财政 模式 趋势 全球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培丽
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形成了以政府投入和学杂费为主的相对多元化筹资模式,通过与美国的对比发现,我国政府资金比重下降、学杂费比重上升、其他渠道开拓不够的趋势必须得到改变。但在转型经济时期,增加政府资金和提高学费双双受到约束,我国要完成"穷国办大教育"的历史使命,需要通过政府引导捐赠文化的形成并鼓励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为高校筹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加强高校社会融资能力建设和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培养高校自我资金积累能力,并建立起适应转型经济特征的高等教育筹资模式,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关键词:
经济转型 高等教育经费 筹资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官风华 魏新
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就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制约。为此,各方面都在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归纳起来,办法不外两类:一是尽可能扩大财政来源,二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或者将这两者综合使用。然而,一国之财力,非一时之功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高等教育在财政支出中可得的份额,因而要受到极大限制,而且,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一方面经济发展尚较落后,扩大高等教育的经费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均 周奕
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模式"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与改革历程中积累而成的特殊综合体,具体体现为:学科范式与问题范式并举、专业体制与群众体制并举、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并举、自主创新与国际借鉴并举。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模式"的形成机制复杂:实践需要是"中国模式"的驱动引擎,学科建制是"中国模式"的支撑平台,创新、创业、开放精神是"中国模式"的精神支持。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等教育研究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世界性、普适性意义。未来需进一步深耕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模式",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程度,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中国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 任建明
本文列举并评论了理论界对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正反两方面的主要观点,从理论的可行性和实践的必要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同时对近年来高教改革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该坚持市场化的大方向。高教改革中已经出现的问题,主要不是市场化的问题,而是并没有走向市场化,或者市场化畸形发展所导致的。要创建有效率的高等教育市场,必须通过充分且合理的政府管制,促进相关市场主体的发育,消除信息不对称,促进合理的高教机会公平,约束大学组织的单纯牟利行为。政府应当成为高等教育市场规则的“创立者”,市场运行的“服务者”和“规制者”。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市场化 市场化改革 政府角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湃
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是围绕政府、市场、大学三个基本要素的关系与作用展开的。西方学者伯顿.克拉克提出并建构了大学、政府与市场的“三角协调模式”,加雷斯.威廉斯则对该模式进行了拓展。两人提出的都不仅仅是一种相互竞争的利益团体的模式,更重要的是模式背后皆蕴涵着不同的价值体系和高等教育理念。它们对于促进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大学 政府 市场 高等教育三角协调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