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8)
2023(8726)
2022(7102)
2021(7012)
2020(5577)
2019(12784)
2018(12425)
2017(22098)
2016(13492)
2015(15318)
2014(15408)
2013(14659)
2012(13825)
2011(12500)
2010(13027)
2009(11851)
2008(12016)
2007(10928)
2006(10057)
2005(9143)
作者
(37083)
(30694)
(30645)
(29529)
(19768)
(14743)
(14134)
(12006)
(11852)
(11509)
(10393)
(10333)
(10132)
(10104)
(10027)
(9583)
(9463)
(9348)
(8998)
(8949)
(7913)
(7841)
(7511)
(7235)
(7203)
(7029)
(6989)
(6888)
(6395)
(6225)
学科
管理(40550)
(39024)
经济(38968)
(33270)
(27312)
企业(27312)
(26882)
教育(20569)
中国(19855)
方法(14195)
(13700)
财政(13281)
数学(12256)
(12159)
数学方法(11983)
(11570)
(11453)
财务(11434)
财务管理(11390)
理论(11068)
企业财务(10874)
(10856)
(9974)
地方(9762)
业经(8674)
农业(8607)
(8053)
教学(7744)
及其(7725)
(7590)
机构
大学(180844)
学院(177306)
研究(69165)
(64897)
经济(63100)
管理(59616)
理学(49878)
理学院(49227)
管理学(48237)
管理学院(47883)
中国(47854)
科学(41831)
(41068)
(40910)
(36282)
(32810)
师范(32537)
研究所(32385)
教育(32374)
(31125)
(30018)
中心(29870)
财经(27389)
北京(27271)
师范大学(26345)
(25147)
(24790)
业大(24111)
农业(23551)
(23533)
基金
项目(109647)
研究(86485)
科学(86225)
基金(74958)
(65748)
国家(65034)
科学基金(53747)
社会(50570)
社会科(47558)
社会科学(47544)
教育(47117)
(43953)
(39298)
编号(37848)
基金项目(37093)
成果(34998)
自然(33979)
自然科(33011)
自然科学(32996)
自然科学基金(32411)
资助(32088)
课题(30177)
重点(26491)
(25991)
(25049)
(24702)
(23768)
项目编号(22793)
(22449)
教育部(22361)
期刊
(77458)
经济(77458)
研究(67887)
教育(53267)
中国(52021)
(35494)
学报(28215)
(26612)
科学(24493)
管理(22930)
大学(21794)
学学(18683)
农业(18281)
技术(17738)
(16901)
金融(16901)
财经(14048)
职业(13428)
经济研究(12412)
(12110)
业经(11392)
图书(9739)
(9684)
(9581)
论坛(9581)
问题(9267)
会计(8736)
技术教育(8659)
职业技术(8659)
职业技术教育(8659)
共检索到300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文利  
本研究使用2004年大学生经济情况问卷调查数据发现,在重点高校中, 来自较高收入群体的学生比例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入学机会的差距主要源自长期因素带来的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与重点高校相比,“高收费+低资助”的状况在一般院校中表现突出。这造成低收入家庭承受了较重的高等教育个人支出负担;学费对入学机会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学生资助的正面促进作用。要达到促进入学机会和资源分配公平性的目标,应尽快改变一般院校中“高收费+低资助”的财政现状,普遍推行“高收费 +高资助”的财政政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宛晨  周伟  
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不公平是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重要表现。从资源配置层面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是由于国家建设的高校在区域间分配的不均、高等教育资金在校际间的分配不公平引起的。要解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等,可采取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融通资金、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等财政手段来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戴天柱  
促进公平与效率的财政政策选择刘溶沧,戴天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平与效率正成为新时期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它要求通过财政政策的有效选择和适时调整,以及对“市场失效”问题的妥善解决,在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英华  
教育公共服务具有外部性,提供者不能得到其全部收益,因而地方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而某地提供劣质的教育公共服务,则可能影响当地乃至全国的劳动力素质状况。从上述两种情况看,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是影响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改善的重要指标。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进和财政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卫东  
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对经济和社会的外部性两个方面。高等教育的不同产品、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外部性。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应考虑外部性因素,适当根据外部性的大小进行财政政策的选择,完善国家学生资助体系,同时建立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的社会监督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美国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变革教育财政政策。教育财政政策改革体现为:加强州政府统筹,增加州教育财政支出;学区为主筹措教育经费,强化学区责任;政府倾斜配置教育经费,支持贫穷学区。美国教育财政政策变革后,出现了教师工资提高,教师培训增多,教育技术更新,教育项目拓展,教育设施改善等效应。分析发现,制度合法性是财政政策变革的潜在影响因素,拨款预期和政策稳定性影响财政政策的变革,促进教育的改革是财政政策变革的首要目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侯石安  张紫君  
保障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有效缓解当前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难题,是当前社会和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分析,阐明学前教育中的政府职责,提出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注重对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的财政投入,重视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考核和监督管理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兴  
科研院所和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所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主体,其科技成果转化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后,财政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文章选取部分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了调研,对其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系统梳理了财政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做法、成效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瑞军  
教育公平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问题,它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并随着利益关联者地位的变化而出现矛盾和冲突。本文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为切入点,审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民主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政策的历史变迁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教育公平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纪明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促进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扩大就业过程是一个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演化的过程,政府的策略应当不断地根据企业行为进行调整,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最优的激励政策和机制才能得以构建,从而促进政府与企业的良好互动,增加社会福利,提高政府与企业的效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赖素娟  
当今世界,高科技产业化俨然成为了将人类推上时代变革最重要的方式。每次技术革命带来的财富快速累积,无不伴随着金融制度的创新,有效率经济组织的发展正是西方大国崛起的原因所在。产业基金作为金融创新工具,正是高效嫁接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本,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不断升级的利器。而在经济建设领域,财政政策扶持是国家实施产业政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竞争力,乃至推动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必要工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琳芳  
为了使中央制定的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福建省财政、劳动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再就业配套政策、再就业资金管理力怯和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管理办法等。同时省政府还建立了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把控制失业率、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解决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具体工作目标,层层分解,督促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财政部门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1.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省级财政从2002年超收财力中追加1500万元用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同时,在安排2003年省级预算时,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规模不减的同时,增加安排再就业社会保险补贴资金2000万元,小额贷款担保基金1000万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何忠妹  
人们从长期实践中逐渐深刻认识到科技进步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及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在创造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地位日益提升,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财政政策措施以促进科技进步已成为各国潜心研究的课题。十六大报告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勾勒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毋庸置疑,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在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中的作用将再次凸现,本文将在分析我国现行促进科技进步的财政政策基础上,探讨其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十二五"时期是广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富民强桂"成为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目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实现上述两大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能够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带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另一方面,"富民强桂"的根本宗旨在于改善民生和实现广西经济跨越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有助于促进全体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其超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发挥财政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本文着重通过考察世界各国在促进就业方面所采取的财政政策 ,探讨我国财政应如何在促进就业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