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0)
2023(6941)
2022(5658)
2021(5528)
2020(4385)
2019(10219)
2018(9948)
2017(17594)
2016(10572)
2015(11537)
2014(11899)
2013(10762)
2012(9646)
2011(8751)
2010(8729)
2009(7528)
2008(7267)
2007(6436)
2006(5448)
2005(4869)
作者
(26608)
(21992)
(21991)
(21162)
(13935)
(10840)
(10210)
(8627)
(8561)
(7997)
(7546)
(7408)
(7099)
(7044)
(6862)
(6846)
(6814)
(6534)
(6517)
(6178)
(5687)
(5510)
(5252)
(5088)
(5082)
(5065)
(4873)
(4823)
(4544)
(4527)
学科
(29692)
经济(29660)
管理(24099)
(22644)
教育(19282)
(19140)
企业(19140)
方法(14580)
中国(14369)
数学(12663)
数学方法(12433)
理论(9527)
(9423)
(9380)
(7816)
技术(7269)
教学(7062)
业经(6710)
(6129)
财务(6119)
财务管理(6105)
企业财务(5861)
(5773)
(5746)
地方(5382)
农业(5203)
(4909)
银行(4902)
(4852)
发展(4829)
机构
大学(137731)
学院(132882)
研究(47842)
管理(45700)
(44809)
经济(43605)
理学(40044)
理学院(39484)
管理学(38649)
管理学院(38371)
教育(29951)
(29893)
科学(29188)
中国(28236)
(28172)
师范(28003)
(23211)
师范大学(23152)
(21882)
研究所(21462)
中心(20940)
(20203)
(19593)
北京(19179)
业大(18766)
技术(17987)
财经(17918)
(17689)
(16456)
(16106)
基金
项目(92708)
科学(75143)
研究(73599)
基金(64451)
(55868)
国家(55269)
科学基金(47067)
社会(44963)
社会科(42455)
社会科学(42442)
教育(42243)
(38004)
(34286)
基金项目(33438)
编号(31042)
自然(29157)
自然科(28529)
自然科学(28519)
自然科学基金(27999)
成果(27396)
资助(25404)
课题(25097)
重点(22792)
(22468)
(20853)
(20830)
(20821)
教育部(19974)
规划(19973)
(19897)
期刊
教育(49655)
研究(47528)
(43884)
经济(43884)
中国(33531)
学报(20439)
科学(18105)
(17136)
大学(16678)
(16581)
技术(14901)
管理(14857)
学学(14060)
职业(12091)
农业(11678)
财经(8643)
(8585)
金融(8585)
技术教育(7906)
职业技术(7906)
职业技术教育(7906)
(7546)
经济研究(7319)
业经(7207)
(7036)
(6876)
论坛(6876)
(6505)
科技(5990)
(5982)
共检索到195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荀振芳  
高等教育评价应包括对高等教育作为价值客体和价值主体两方面的价值关系的评价。现在的研究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必须倡导从教育性视角(即把高等教育作为价值主体)来认识高等教育的价值评价。教育性视角的高等教育评价具有科学性、深刻性和反思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涛  
自2014年国家首次提出在教育领域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混合所有制办学经历了4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随着部分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深化,一些深层次问题频频出现,主要集中在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形态、特性、本质等基本理论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教育的逻辑和院校场域出发,重新审视混合所有制办学,只有如此,才能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实践,朝着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路线行进。高等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形态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廖志坤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背离大学本质、使命以及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规律的倾向,这些倾向的本质是"非教育性"的,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上的功利化、发展战略上的扩张化、发展目标上的趋同化、学校管理上的行政化、大学文化上的庸俗化和师生关系的疏离化。这些非教育性倾向的产生既源于时代给定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也有高等教育自身的原因,它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留仙  陈文联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迅猛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日益严重的功利化、扩张化、趋同化、家族化、庸俗化等"非教育性"倾向。这些"非教育性"倾向,从根本上影响甚至损害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对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消极影响。因此,政府和民办高校应尽可能地从"合教育性"的角度来寻求"非教育性"倾向的治理机制,构建起适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大学办学规律的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启亮  
教学的教育性解释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是个教育学问题,教育的教学性解释教育中的教学价值,是个教学论问题,它们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这两个问题被泛教育的解释混淆了,用教学的教育性解释教育的教学性,泛化了教学之所以是教学的特殊性,使"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中心"中的"教学"无所适从。在教学论的学科范畴,教学的教育性是个跨学科边界的特性,教育的教学性是学科边界规定的特性,它是教学存在的底线,也是多元理解教学、多学科跨界融合的教学研究的底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凤华  
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有赖于男女平等的整体实现,它不可能脱离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领域的不平等而单独实现。教育中性别偏见和歧视的消除,同样依赖于男女平等实现的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因此,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贯彻国策精神,内化国策意识,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传播男女平等观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锐锷  文金桃  
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末,美国的企业大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如何看待美国企业大学的“大学性”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运用高等教育学与教育现代化理论,从不同侧面对美国企业大学的高等教育性征进行了辨析,认为,美国企业大学的实践基本应对了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企业大学的发展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符合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俊学  唐仁春  王增新  王小兵  
高等教育质量从教育产出的角度分析,是"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的辩证统一;从教育需求主体的角度分析,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高等教育质量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的双重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双重性。高等学校应以教育的"双重性"为基础,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林浩  
文章基于Becker的婚姻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购房动机,即把中国持续改善的高等教育性别比与房价上涨联系起来,为男性持续增大的购房压力提供了理论解释。文章认为,由于婚姻收益分配机制的不灵活,男性与女性在婚前的讨价还价能力和婚后的婚姻收益分配不一致,随着高等教育性别比例(女/男)的持续改善,在婚姻匹配中男性会通过购房对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进行补偿。家庭层面的数据以及省级层面的数据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家庭层面的回归结果显示,妻子相对教育水平越高的家庭越有可能购房而不是租房;在省级面板回归中,文章使用抽样调查中大专以上女性数量与男性数量之比来衡量高等教育性别比,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性别比提高越快房价上涨越快。综上,现有文献忽视了婚姻市场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即:适婚女性不仅相对数量在减少,其相对质量也在大幅提高,文章以此为切入点拓展了婚姻市场影响房价的研究文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策权  
职业教育须具备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还须具备自身的个性化特征。职业性和教育性是定位职业教育本质的应然视角,教育性的核心表现在教育的伦理性和策略性,职业性表现为专业设置的社会性、培养目标的实用性、培养过程的开放性。教育性、职业性诠释了职业教育质的规定性,职业教育是教育性和职业性的耦合,既体现工具理性、价值理性融通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也彰显职业教育"道""艺"合一的培养目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川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意指高校中的科研活动都应有利于教育目标,尤其是德育目标的实现。本原则为高校科学研究行为设定了一条道德底线,它所规范的主要是教师的科研行为,所调节的主要是科研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本原则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科研活动发展到“大科学”时代的产物。为贯彻这一原则,当前在我国高校特别需要做的是:重新定义高校的科学研究;引导研究者更自觉地恪守科研道德和学术操守;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摒弃科研的庸俗数量化指标,试行同行公开评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慧娣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评估也日益得到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教育评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教育评估工作的深入,评估自身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成为影响和制约评估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具有较强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的评估,可以引导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反之则起到阻碍等消极作用。王向红独著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研究——元评价的视角》(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3月)一书,创造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应用型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取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转型的全面推进,沿着从人才培养到专业设置、从院校定位到系统重构的逻辑,高等教育的应用性日益凸显,一种全新的应用型的高等教育体系正处在形成。在知识社会中,高等教育机构既是知识的孵化器,也是知识产业化与产业知识化的中介,知识社会的出现与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兴起是互动的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现志  
"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概念,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中国高等教育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明确其专业性这一基本规定,强化人才培养应以造就"专业人才"为时代使命,坚持高等教育的专业性是推动大学素质教育走向深入的关键。高校应确立高等教育专业理念,在专业设置方面应以社会专门职业谱系为参照系,积极推进产学合作,建立有利于专业人才成长的质量监控体系,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专业发展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