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6)
- 2023(8370)
- 2022(7008)
- 2021(6882)
- 2020(5632)
- 2019(12945)
- 2018(12869)
- 2017(23152)
- 2016(13321)
- 2015(15075)
- 2014(14575)
- 2013(12987)
- 2012(11696)
- 2011(10502)
- 2010(11210)
- 2009(9953)
- 2008(9538)
- 2007(8596)
- 2006(7524)
- 2005(6743)
- 学科
- 济(44401)
- 经济(44351)
- 管理(35197)
- 业(34652)
- 企(30116)
- 企业(30116)
- 方法(21797)
- 教育(20225)
- 数学(19591)
- 数学方法(19052)
- 中国(18813)
- 技术(14845)
- 理论(12320)
- 农(11338)
- 财(10833)
- 技术管理(9830)
- 业经(9742)
- 学(9645)
- 教学(9087)
- 制(7962)
- 贸(7789)
- 贸易(7779)
- 银(7608)
- 银行(7600)
- 易(7594)
- 融(7428)
- 金融(7428)
- 发(7413)
- 行(7325)
- 农业(7265)
- 机构
- 大学(171299)
- 学院(167239)
- 济(63541)
- 管理(62341)
- 经济(62116)
- 研究(57707)
- 理学(53999)
- 理学院(53369)
- 管理学(52064)
- 管理学院(51726)
- 中国(38160)
- 京(37396)
- 科学(32637)
- 范(31462)
- 师范(31317)
- 教育(31163)
- 财(29386)
- 所(27215)
- 师范大学(25731)
- 江(25626)
- 中心(25351)
- 研究所(24714)
- 北京(24459)
- 财经(23193)
- 技术(21465)
- 经(21222)
- 院(21177)
- 业大(20390)
- 州(20321)
- 经济学(19690)
- 基金
- 项目(111047)
- 科学(90913)
- 研究(89334)
- 基金(78648)
- 家(67958)
- 国家(66910)
- 科学基金(58118)
- 社会(55582)
- 社会科(52597)
- 社会科学(52585)
- 教育(49625)
- 省(44711)
- 基金项目(39769)
- 划(39245)
- 编号(37895)
- 自然(35523)
- 自然科(34807)
- 自然科学(34798)
- 自然科学基金(34176)
- 成果(32902)
- 资助(32240)
- 课题(29445)
- 重点(26365)
- 创(26352)
- 部(26324)
- 发(24576)
- 创新(24458)
- 年(24304)
- 教育部(23866)
- 规划(23603)
共检索到258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笑炯
半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拥有高等教育证书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是不是会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使学生刚毕业就遭受失业的困扰?随着学生群体的日益多样化,高等教育怎样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当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的资金逐步增多的时候,高等教育怎样肩负起其应尽的职责?本文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经验为基础,探索这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姜尔林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OECD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低质量就业日渐增多、收入分配调节弱化。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对个体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接受高等教育可能预示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就业质量、更高的收入水平以及更高的生活质量,这导致了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强化。社会上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成为驱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基本动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 华
本文探讨中国高等教育跨过大众化门槛之后的发展战略,提出以国民“全球就业能力”(跨国就业、跨文化就业)为核心的“新国家生存空间”理论,以此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观念基础,建议采取以“政府逐步退出教育活动的微观领域”的“教育民营战略”和“全面开放国内高等教育市场,共享全球高等教育资源”的“全球化战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丁·卡诺依 罗朴尚 格雷戈里·安卓希查克 杨素红
大家普遍认为,教育机会扩张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和收入平等。以高等教育为例,随着高等教育扩张,低收入家庭的资优生更有可能上大学并完成大学教育,从而能够竞争有较高学位要求的高薪工作,这理应增加他们经济地位向上流动的机会。近年来,一些国际学者针对这一现象展开研究,以期探讨教育扩张是否有助于促进收入平等。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入学规模的大幅度扩张对促进收入分配平等的作用微乎其微,其原因主要在于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的规模虽然增加,但是其收益却在持续增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孟凡强 初帅 李庆海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城乡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上升,但这一比例攀升是否在城乡间同步,高等教育扩张能否有效缓解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引起学界关注。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3)对这一问题进行解析,研究发现:扩招政策对提高城乡居民获取高等教育机会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这种机会在城乡居民间的分配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更容易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说明扩招政策实施后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更加严重。对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扩招政策通过家庭特征对城乡居民产生的差异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扩张 教育机会不平等 城乡差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厚丰 刘承波
1999年启动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政策有着特定的背景和原因。七年来,高等教育入学率快速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与再就业的压力,扩大了高等教育资源,提高了效益,优化了高等教育结构,但也引发了一些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此,要辩证分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创新政策和规制加速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适度控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完善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政策 规模扩张 教育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园
研究通过理论推导与文献剖析,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并以9所高校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预警模型的有效和适用性。研究发现:尽管各校财务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但流动比率、净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招生人数增长率、经费自给率等5个指标对这9所高校的财务风险都影响较大。然而,仅仅考虑这些直观财务风险因素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考虑高校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等综合因素,通过量化的方法科学检测高校的财务状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规模扩张 资金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园
研究通过理论推导与文献剖析,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并以9所高校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预警模型的有效和适用性。研究发现:尽管各校财务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但流动比率、净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招生人数增长率、经费自给率等5个指标对这9所高校的财务风险都影响较大。然而,仅仅考虑这些直观财务风险因素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考虑高校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等综合因素,通过量化的方法科学检测高校的财务状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规模扩张 资金安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伟宜
在MMI和EMI理论及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对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分布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各阶层子女总体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有所改善。就不同层次高校而言,部属重点高校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当前入学机会已开始下移,惠及部分中间阶层子女;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一直朝着均等化方向迈进,底层社会子女在此两类院校中获得的入学机会逐渐增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规模扩张 社会阶层 入学机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文娟
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有效"引擎"的慕课,引发了全球性学习革命的认识。我国自学考试制度在弘扬中华民族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热情方面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在建设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自学考试应如何定位和发展?本文在分析慕课产生原因、创新特色基础上,剖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特色、优势及发展中遇到的困惑,以期通过慕课在提供优质资源及理念的带动下,为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梳理思路。
关键词:
慕课 自学考试 助学资源 测评方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俊华 万洋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成果是否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需要有来自机会不平等视域的实证检验。基于CLDS 2018年相关数据,依托Roemer“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测度了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在规模扩张背景下的不平等程度,并探讨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中各环境要素的差异化贡献与高校扩招政策的教育代际流动效应。研究发现,户籍、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可观测环境、不可观测环境以及努力程度均显著影响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全样本中的高等教育总体机会不平等指数为0.432,在高校扩招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优质机会不平等指数为0.204,并在扩招之后不断上升;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会在代际传递,但受到扩招政策的调节,教育代际流动性增强。据此,建议通过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等措施,促进新时代高等教育获得的机会平等。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机会不平等 环境 努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薇 张靖佶
国际化作为大学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下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伴随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发展,非国家行为体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发突出。本研究以德国为例,梳理分析了20世纪40年代以来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非国家行为体参与模式从"零星"的分散隔离模式"、自上而下"的辐射指令模式到"自下而上"的网络协同联动模式的嬗变以及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私立教育等三类主要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角色功能及其与政府的对话关系。由于非国家行为体自身的角色缺陷,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可能面临非政府组织过度依赖政府产生模式失衡风险、校企合作中效率与公平矛盾、非公教育监管和资格认证困难等系列挑战。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行动和发挥的作用满足了社会、高校和学生的需要,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