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8)
2023(13391)
2022(11610)
2021(11146)
2020(9241)
2019(21958)
2018(21972)
2017(41698)
2016(23437)
2015(26693)
2014(27033)
2013(25941)
2012(23696)
2011(21442)
2010(21699)
2009(19457)
2008(18713)
2007(16404)
2006(14275)
2005(12351)
作者
(64955)
(53558)
(53446)
(51099)
(34512)
(25795)
(24422)
(21167)
(20719)
(19400)
(18691)
(17880)
(17005)
(16906)
(16753)
(16389)
(16191)
(16058)
(15414)
(15387)
(13430)
(13392)
(13027)
(12228)
(11984)
(11955)
(11944)
(11891)
(10709)
(10516)
学科
(89681)
经济(89587)
管理(64369)
(59040)
(49353)
企业(49353)
方法(47915)
数学(42803)
数学方法(42088)
中国(26877)
教育(22929)
(22254)
(21210)
(20716)
理论(18993)
业经(18284)
地方(17083)
(15056)
贸易(15045)
农业(14994)
技术(14972)
(14602)
(14555)
(13659)
环境(13599)
(13591)
财务(13514)
财务管理(13488)
企业财务(12797)
(12014)
机构
大学(328313)
学院(323075)
管理(128270)
(120187)
经济(117359)
理学(112497)
理学院(111230)
管理学(108880)
管理学院(108282)
研究(105114)
中国(72409)
(70995)
科学(66359)
(54103)
(52039)
(51226)
师范(50880)
研究所(47825)
业大(47027)
中心(46867)
(46759)
(46542)
北京(45516)
财经(44618)
师范大学(41589)
(40698)
教育(39396)
(38347)
(38017)
技术(36953)
基金
项目(225118)
科学(178688)
研究(168090)
基金(161670)
(139748)
国家(138535)
科学基金(119814)
社会(103194)
社会科(97740)
社会科学(97713)
(88438)
基金项目(85099)
教育(84434)
自然(78910)
自然科(77017)
自然科学(77002)
(76117)
自然科学基金(75597)
编号(70670)
资助(68475)
成果(58325)
(51286)
重点(51029)
课题(50437)
(47427)
(46376)
教育部(44667)
项目编号(43377)
创新(42949)
大学(42913)
期刊
(122596)
经济(122596)
研究(98367)
中国(64310)
教育(63638)
学报(49107)
科学(44993)
管理(44747)
(40254)
(38886)
大学(37862)
学学(34001)
技术(32414)
农业(28627)
(22108)
金融(22108)
财经(21035)
业经(20219)
经济研究(19783)
图书(19011)
(17777)
职业(16068)
统计(15828)
问题(15603)
技术经济(15297)
理论(15242)
(15208)
资源(15058)
科技(14774)
(14439)
共检索到461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雯  
本文以数理实证的手段探讨了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地区布局变化的原因。通过对1998年扩张前的情况,以及规模增幅较大的2004年这两个截面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地方经济水平对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有着显著的决定作用,同时,对教育机会的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这证实了公共财政供给和个人升学需求同样都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基础。一方面,大众化使得高等教育地区差异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也通过大众化体现得日趋明显。由此说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不仅仅是一个总量单纯增加的过程,其结构的内部调整更为重要:资源的约束既体现了充分利用所有发展条件所带来的效率,同时在需求导向的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公平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振刚  杨建梅  司聚民  
本文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卡内基分类 ,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结构、布局和规模 ,以及研究型 (授予博士学位 )大学的特点。对中国的普通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分类和分析 ;对中美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进行比较分析 ;以及高水平大学建设中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园  
研究通过理论推导与文献剖析,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并以9所高校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预警模型的有效和适用性。研究发现:尽管各校财务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但流动比率、净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招生人数增长率、经费自给率等5个指标对这9所高校的财务风险都影响较大。然而,仅仅考虑这些直观财务风险因素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考虑高校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等综合因素,通过量化的方法科学检测高校的财务状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园  
研究通过理论推导与文献剖析,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并以9所高校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预警模型的有效和适用性。研究发现:尽管各校财务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但流动比率、净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招生人数增长率、经费自给率等5个指标对这9所高校的财务风险都影响较大。然而,仅仅考虑这些直观财务风险因素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考虑高校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等综合因素,通过量化的方法科学检测高校的财务状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欢  汪甜甜  
实现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合理化,是保障残疾人享受均衡的教育机会、实现残疾人高等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通过建立基于影响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经济、科技、文化、人口和高等教育五大因素的联立方程模型,测算出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布局的协调性数值,运用统计控制过程技术计算出警戒线,对近五年来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不协调程度进行判断。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协调性程度可分为非常领先、比较领先、基本协调和发展滞后四种态势,部分"领先"省市存在潜在的不协调问题,但目前总体呈现出日渐优化的演进趋向。据此提出:提升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整体协调性;促进各省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注重规模扩大与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协同性;落实残疾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本质等未来展望与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柯潇  储祖旺  
本文运用1 978-201 1年全国层面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实证估计并检验经济转型时期,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产业、劳动力市场、城市化水平及政策等因素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发现,工资水平与失业率是继人口、产业结构与恩格尔系数后,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失业率的边际效应显著为正,平均工资水平的边际影响为负且绝对值大于失业率。城市化率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且十分稳健。在逐步纳入毛入学率的影响因素后,我们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规模扩展的边际效应的绝对值不断减小且不再显著。据此,我们认为通过市场途径实现合理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长期政策取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以1998—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数的科类比例为分析对象,可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工学、管理学、文学所占比例最多,三者相加达到70%,哲学、历史学、农学是比例最少的三类;文科与理科的比例由过去的理科多于文科发展到两者趋于相等;偏重应用的科类比例占绝大多数。影响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在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中民办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与专科比例的不断上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浩然   李立国  
高等教育集聚布局是支撑创新增长及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基础。基于中国省域和美国州域面板数据,考察中美高等教育集聚布局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集聚布局是中美高等教育的共同特征,但中国不及美国集聚;美国呈现各层次高等教育集聚程度相当的“协同集聚”特征,中国是“层次越高越集聚”;高等教育集聚布局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不同教育层次、经济发展水平、集聚发展阶段上呈现异质性。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本省(州)研究生教育规模对创新的影响逐渐“由负转正”,而本省(州)本专科教育规模对创新的影响逐渐“由正转负”。前1/5地区本专科教育规模的全国占比与区域创新之间呈现倒U型关联,而前1/5地区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全国占比与区域创新之间呈现正U型关联。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应加强高等教育集聚布局,形成本硕博层次和专科层次协同的“高教中心”发展模式,推动高等教育集聚布局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区域之间经济、人口、创新的分布相适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守祥  王雅芬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伟宜  
在MMI和EMI理论及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对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分布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各阶层子女总体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有所改善。就不同层次高校而言,部属重点高校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当前入学机会已开始下移,惠及部分中间阶层子女;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一直朝着均等化方向迈进,底层社会子女在此两类院校中获得的入学机会逐渐增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 华  
本文探讨中国高等教育跨过大众化门槛之后的发展战略,提出以国民“全球就业能力”(跨国就业、跨文化就业)为核心的“新国家生存空间”理论,以此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观念基础,建议采取以“政府逐步退出教育活动的微观领域”的“教育民营战略”和“全面开放国内高等教育市场,共享全球高等教育资源”的“全球化战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候玉娜  
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借鉴工具变量——断点回归方法的基本思路,使用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于在不同年份入读大学人群的受教育水平及劳动收入造成的外生冲击,实证估计了我国居民的个体教育收益率。研究发现:(1)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我国居民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高等教育领域,而是贯穿了教育系统的多个阶段;(2)我国居民个体教育收益率的工具变量估计值为12.3%,男性样本和女性样本的教育收益率分别为10.3%和14.4%,为传统最小二乘法估计值的两倍左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雯  周京博  
对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变化,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居民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需求对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影响机制的分析表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与体现效率价值的两个资源约束条件的匹配程度不断加强。高等教育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规模扩张与地方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当地居民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需求成为拉动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动力。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格局,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的联结日益松散,而与社会期望、民生利益、政府政绩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