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9)
- 2023(10826)
- 2022(8915)
- 2021(8569)
- 2020(6856)
- 2019(15470)
- 2018(15106)
- 2017(25888)
- 2016(15446)
- 2015(16943)
- 2014(16502)
- 2013(15153)
- 2012(14098)
- 2011(12578)
- 2010(12497)
- 2009(10805)
- 2008(10395)
- 2007(8929)
- 2006(7861)
- 2005(6794)
- 学科
- 济(45311)
- 经济(45269)
- 管理(34243)
- 业(32647)
- 企(24367)
- 企业(24367)
- 教育(20552)
- 中国(19793)
- 方法(17344)
- 农(16139)
- 数学(15264)
- 数学方法(15072)
- 学(13655)
- 地方(13484)
- 理论(11797)
- 农业(11509)
- 技术(11499)
- 财(11340)
- 业经(10970)
- 教学(10107)
- 贸(9756)
- 贸易(9751)
- 易(9415)
- 环境(8089)
- 发(7822)
- 制(7468)
- 研究(6718)
- 务(6540)
- 财务(6534)
- 和(6525)
- 机构
- 大学(196664)
- 学院(193651)
- 研究(72776)
- 管理(65552)
- 济(64093)
- 经济(62480)
- 理学(57201)
- 理学院(56296)
- 管理学(55107)
- 管理学院(54715)
- 科学(48793)
- 中国(46165)
- 京(44274)
- 农(39924)
- 范(37215)
- 所(37175)
- 师范(36781)
- 江(35807)
- 研究所(34528)
- 业大(34369)
- 教育(34322)
- 中心(32219)
- 农业(31778)
- 师范大学(30347)
- 财(27554)
- 北京(27334)
- 技术(27220)
- 院(27103)
- 州(24552)
- 省(23048)
- 基金
- 项目(138654)
- 科学(109013)
- 研究(103329)
- 基金(94503)
- 家(85104)
- 国家(84197)
- 科学基金(70088)
- 社会(61309)
- 省(59064)
- 社会科(57742)
- 社会科学(57727)
- 教育(54682)
- 划(51226)
- 基金项目(51027)
- 自然(46345)
- 自然科(45213)
- 自然科学(45195)
- 自然科学基金(44371)
- 编号(43660)
- 资助(35879)
- 成果(35874)
- 课题(34074)
- 重点(33394)
- 发(31926)
- 创(30581)
- 部(30268)
- 创新(28213)
- 年(28107)
- 规划(26713)
- 计划(26693)
共检索到292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峰 吴蝶
高等教育经历是科技人员丰富知识体系和提升科研水平的重要阶段。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背景是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的要素之一。本研究以132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对象,分析了多样化教育背景因素对学者成才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背景的多样性对学者整体成才速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只对学者成长部分阶段的时间产生影响;高等教育背景的多样性对学者成才时间的影响存在较大学科差异。我们认为,应根据高等教育背景对不同学科科技人才成长的不同影响,选择适合本学科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张耀坤 张维嘉 胡方丹
文章调查了2013年、2014年长江学者在Research Gate、Mendeley、Academia和学术圈这四个学术社交网络上的基本数据。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学者在各大学术社交网络上的总体注册率均未超过50%,显示出使用情况并不理想,同时长江学者对学术社交网络持续使用仍有待提高,但ResearchGate是个例外。研究结果也表明,相比其他学术社交网络,ResearchGate能为长江学者提供更高的显示度。学科差异在使用较为活跃的学术社交网络中也同样存在,理学、工学和医学比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人员活跃度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乔锦忠 江新
利用履历数据,对1999-2017年间入选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人才流动比率为13.6%,流动频率主要以1次为主,流动高发期是入选后6-10年。从总体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流动前后的学术生产力没有显著差异,但流入排名较高学校的学者学术生产力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除个别省份外基本处于人才逆差,东部则主要为人才顺差。在国外获得过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入选后更愿意流动。学术生产力水平与流入单位层次有关;工作单位层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才吸引力有关;留学经历与流动偏好有关。本文建议细化政策导向,鼓励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合理流动,构建高层次人才转会制度和薪酬福利指导制度,限定学科评估中短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指标的分值和权重。
关键词: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人才流动 履历分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健
江苏特聘教授计划是一项长期人才工程,重在质量,不强求数量。计划实施过程中政策不断调整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内外部环境。建立科学完备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为计划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江苏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并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强省战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宋晓欣 马陆亭 赵世奎
以22位长江学者为例,对教育学科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探究,发现其内部条件主要涉及关注社会重大问题、保持专注的科研精神和在实践中学习与反思;其外部环境主要涉及大学阶段交叉学科背景、研究生阶段就读知名高校和博士阶段得到名师指导。研究还发现将个人研究主题与国家重大教育问题联系起来更容易取得突破;研究生阶段就读知名高校、获得名师指导对人才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叉学科背景有利于科学人才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更利于教育学科人才的成长。
关键词:
教育学科 长江学者 成长规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艳 李悦 李茹祯 王卓然
1998年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我国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建设,教育部与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选拔出大量优秀的中青年学者,为我国高校的科研发展及学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农业院校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存在数量少、性别比例失衡、年龄结构失调、东西部分布不均等问题,建议应通过注重女性科研人员的培养、加强青年学者的培育、加大对我国西部高校的支持等方面来解决。
关键词:
农业院校 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征 赵伟 彭洁
本文以中国能源领域中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教育背景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在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人才流动的一般规律,以及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学术产出方面所表现的不同特征,以期为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供相关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韦立君
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大会,120位教育部长同时会聚于此。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十三个国家的教育部长,通过对若干教育问题的探讨,发现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共性,当然也有异议之处。讨论的目的不在于对各国进行比较,而是增加对当前教育进展及发展方向的认识,以获得更多的机会促进教育的共同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海东
基于人口普查、教育统计等数据,文章分析了人才跨省流动背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文章利用人才培养留存率描述人才净流动状况,论证了人才的流失或流入是地区人才供给量与经济需求量错位的结果。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人才净流入,东北和中部地区存在人才净流出。各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是国家按照地区人口数量统筹规划的结果,以保证教育机会公平;但对于不同规模经济体的人才需求量来说,各省的培养规模存在相对过剩或不足,是其人才净流失或净流入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主要由省级财政负担,人才流失导致地方倾向于采取“规模优先”发展策略,仅维持较低的投入水平;而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鼓励了地方的“消极投入”策略和“搭便车”行为,投入水平低、投入力度小、教育机会少。据此,文章建议创造人才流动友好型的制度环境、向西部地区配置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以弥补其人才缺口、加大高等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颖洁 张楚廷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2年6月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其中无处不留有文化的深深烙印。文化制约教育,决定教育价值观取向,从而影响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教育传承、发展文化,作为文化的"传播过程",其价值观实质上就是文化价值观在教育上的反映。从历史的渊源来看,教育在文化中萌生。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百家争鸣"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孔令帅 邢梦霄
作为东南亚地区规模较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之一,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了独特作用。这一组织的发展可分为初创、介入教育及扩大影响力3个阶段。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组织层面、区域中心层面、民族国家层面的3种作用机制:即以战略引领提升教育质量;以优先领域推进教育专题发展;以监测项目评估教育实践。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过程中具有体现地区内系统治理的方式、具备与其他组织协作的意识和具有应对教育突发状况的能力等特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萍
"学科范式"是一个集合概念,包含有多个构成要素,即特定时期内的学科共同体成员所具备的共同的信念、技术、知识以及能力等的集合,具有共同性、规范性以及历史发展性的特点。伴随着人类知识形态的变化,由知识理论体系所构成的学科也必然经历这种不断变化,因此,学科范式转型的开展势在必行。在新的学科范式尚未完全成型之前,教育研究者须牢牢坚持学科的理念和学科的内部承认,高等教育研究须着眼于教育实践和问题的解决,须坚持多学科研究,取众学之所长,实现高等教育学科发展。
关键词:
学科范式转型 高等教育 学科建设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黄复生 魏志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多样化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加拿大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由于地域广阔,高等教育也因此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地方差异性,同时作为高等教育的发达国家,加拿大高等教育在国际化方面也走在比较前沿的位置。了解加拿大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措施,对同样是高等教育大国和高等教育正在逐步走向世界的中国将有很多有益的借鉴。本期我们有幸采访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格兰·琼斯教授,期望能在更全面地了解加拿大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深入理解其高等教育。格兰·琼斯(Glen A.Jones)教授是教育学博士,现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钋 翁秋怡
本研究尝试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探讨收入预期对高等教育学历层次和院校类型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预期越高,个人越倾向于选择本科而非大专学历,越倾向于选择高选拔性的院校而非一般本科院校;收入预期风险对高等教育选择没有显著影响;收入预期对不同群体的高等教育选择具有异质性影响;收入预期显著影响女生和城市学生的学历选择,收入预期仅对男生和农村学生选择"985"和"211"高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收入预期 学历选择 院校类型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婷 黄静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设计蓝图,是从理念转向具体操作行为的重要中间环节,是实践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修订过程中,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培养目标的制定,以及方案设计、参与人员和保障体系的考量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以特殊教育专业为例,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视野中的培养方案修订应注意:明确内涵发展核心,把脉专业发展的融合性;立足专业基础,避免培养目标的同质性;倡导宽松灵活设计,体现课程体系的综合性;提倡社会参与,实现修订方案主体的多元性;坚持整体优化,增强修订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内涵发展 培养方案 特殊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科技人才流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策略
终身教育背景下国际远程高等教育新进展——基于对世界48位学者的访谈
经济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城镇化格局及影响因素——以长江经济带城市为例
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高等教育经验——基于学生投入理论的质性研究
高等教育扩招背景下就业预期对过度教育影响的模型构建
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新疆的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专业课英语授课的实证研究——基于清华大学的案例调查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现实境遇及定位审视——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