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5)
- 2023(10359)
- 2022(8925)
- 2021(8506)
- 2020(7233)
- 2019(17265)
- 2018(17182)
- 2017(31981)
- 2016(18703)
- 2015(21418)
- 2014(21982)
- 2013(21035)
- 2012(19383)
- 2011(17648)
- 2010(18244)
- 2009(16696)
- 2008(16516)
- 2007(15249)
- 2006(13098)
- 2005(11940)
- 学科
- 济(72393)
- 经济(72329)
- 管理(48289)
- 业(45526)
- 方法(38580)
- 企(37413)
- 企业(37413)
- 数学(34797)
- 数学方法(34159)
- 中国(23199)
- 教育(20894)
- 农(18988)
- 财(18727)
- 学(17554)
- 理论(15619)
- 业经(13761)
- 地方(13265)
- 制(13062)
- 贸(12901)
- 贸易(12890)
- 易(12527)
- 务(12280)
- 财务(12229)
- 财务管理(12197)
- 农业(12150)
- 企业财务(11543)
- 技术(10555)
- 教学(10475)
- 银(10433)
- 银行(10403)
- 机构
- 大学(266719)
- 学院(262586)
- 济(99215)
- 管理(96907)
- 经济(96808)
- 研究(88485)
- 理学(83762)
- 理学院(82768)
- 管理学(80800)
- 管理学院(80312)
- 中国(61741)
- 京(58438)
- 科学(55515)
- 所(45334)
- 财(45156)
- 农(43287)
- 范(42858)
- 师范(42477)
- 研究所(41368)
- 江(40939)
- 中心(40376)
- 业大(39764)
- 北京(37767)
- 教育(36203)
- 财经(36190)
- 师范大学(34476)
- 农业(34187)
- 经(32688)
- 技术(32321)
- 州(32274)
- 基金
- 项目(171514)
- 科学(135104)
- 研究(127820)
- 基金(120566)
- 家(104755)
- 国家(103837)
- 科学基金(88243)
- 社会(76798)
- 社会科(72652)
- 社会科学(72628)
- 省(69328)
- 教育(67706)
- 基金项目(62667)
- 划(60088)
- 自然(57665)
- 自然科(56321)
- 自然科学(56307)
- 自然科学基金(55289)
- 编号(54805)
- 资助(51550)
- 成果(46266)
- 课题(40654)
- 重点(40443)
- 部(39328)
- 发(37280)
- 创(35183)
- 教育部(33996)
- 科研(33084)
- 大学(32916)
- 项目编号(32884)
共检索到388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廖湘阳
整合性权力与分化性权力指向权力的作用方向,个体自主性权力与集体协商性权力指向权力的拥有形式,强制性权力与规范性权力指向权力的运行机制,这些权力分别从不同角度交叉作用于高等教育系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系统及其权力结构的构成与特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系统 权力 权力类型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林一
伯顿·克拉克在其经典之作《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与治理》中构建了三种理想的高等教育体制——国家体制、市场体制和学术体制,提出了著名的三角形定性分析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取决于以上三种理想体制调和的结果,因此,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在三角形中处于不同的位置。但是,克拉克三角形中关于各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位置分布完全是基于定性分析;本文作者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为案例,构建了"能级函数"概念来描述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学术力量对高等教育系统的作用,并构建了"三角形能级函数模型"来直观地描述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三个方面发展了克拉克的三角形定性分析法:第一,在克拉克三角形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传毅 查强
现有聚类分析测量的高等教育系统多样性存在着忽略院校类别分布和类别差异程度等主要缺陷,文章提出的基于先验分类信息、基于最佳分类数以及基于类数和距离关系的三种测量方法可对现有测量进行有效地改进。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多样性测量的案例显示:三种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系统 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中国案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伟
省域高等教育系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重要组织支撑和新的发展力量。它在高等教育地方化时期得到有效培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快速成长,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阶段走向成熟。省域高等教育系统的成长得益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制度设计、以精英为中心的议程设置方式和决策逻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及高等学校竞争式的发展方式。省域高等教育系统通过争取政策试点、学习借鉴同行以及内部自主创新等行动路径,彰显了其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省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崛起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发展价值
关键词:
省域高等教育系统 高等教育竞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俊林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终于合乎逻辑地进入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营运机制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需要深入地研究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全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创建高等教育市场学,用于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大变革的实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宏军 江若尘
在对经济学范畴“需求”的一般分析基础上,本文阐释了高等教育需求的定义及其特征,剖析了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类型、特点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
需求 高等教育需求 需求类型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鲍威
从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结构性变革。这种结构性变革是在两个不同层面中推进的:一是既有的公办高等院校在管理运行和经费筹措机制等方面实现了从传统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蜕变;二是在既有的传统公办院校的边缘,涌现出各种不同模式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和扩大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内涵和结构赋予了新的定义。在近年公办高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春梅
伯顿· R·克拉克指出 :高等教育系统是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 ;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心是学科和院校之间形成的交叉矩阵 ;高等教育系统的协调是科层、政治、市场和专业的多方协调形式的统一 ;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是运动中的矩阵。伯顿·R·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观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
伯顿·R·克拉克 学术组织 高等教育系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宏军 江若尘
在对经济学范畴“需求”的一般分析基础上,阐释了高等教育需求的定义及其特征,剖析了高等教育社会需求的类型、特点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
需求 高等教育社会需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凤桥 卓晓辉 余舰
自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大幅扩大招生规模以来,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系统在发展轨迹和模式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证数据分析表明:中央普通高校研究生在全部研究生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综合性大学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的提高,生均占有较多的办学资源,表现出精英高等教育的特点;地方普通高校在校生在全部普通高校在校生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了较快的发展,生均占有较少的办学资源,地方普通高校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这将奠定中国多层次和多样化高等教育格局的基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付淑琼
专业协调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协调力量之一,它以学科专长、中央学术团体、教师利益组织等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在当今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专业协调的式微是普遍现象。具体到专业协调力量的发挥,需要代表学术权力的高校教师个体有所担当,更需要将他们的力量聚集起来,并重视基层学术组织的专业协调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系统 专业协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西蒙·马金森 文雯 胡雪龙
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和他的同时代人共同创造的1960年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首次让数百万美国家庭有机会进入到大学,并缔造了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公立研究型大学系统。基于纳税人对教育机会平等这一公共利益的共识,在分层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兼顾优秀和普遍入学的加利福尼亚理念,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主导模式。然而,支撑加州理念的政治条件本身已经消失。总体规划实施的20多年后,纳税人的共识被打破,加州也不再提供保障优秀和普遍入学(尤其是非白人和移民家庭)的财政条件。现在许多学生被拒之大学门外,公共学费不断上涨,研究型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文华
本文通过考察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 ,提出专业性是高等教育不变的特征。现代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表现为专业性与通识性的结合。改革我国现存的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实乃当务之急 ,但不能背离高等教育的专业性特征。
关键词:
专业性 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超
高校定位是高校对自身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的理性选择,高等教育系统秩序的形成是建立在高校定位基础之上的组织化过程。高校分类只是对高等教育系统秩序认识的特例,仅仅用高校分类与自生秩序相结合来建构高校定位机制是不够的。高等教育系统秩序的形成是一个组织化过程,既有人类理性的安排,又有自组织方式。因而,高校定位应该由政府宏观引导、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理性选择三者共同发挥作用。
关键词:
高校定位 高等教育系统秩序 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