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8)
2023(4701)
2022(3779)
2021(3838)
2020(2939)
2019(6780)
2018(6865)
2017(11084)
2016(7218)
2015(8303)
2014(8577)
2013(7530)
2012(7174)
2011(6454)
2010(6767)
2009(5938)
2008(5862)
2007(5867)
2006(5221)
2005(4392)
作者
(16785)
(13775)
(13620)
(13140)
(8686)
(6582)
(6564)
(5556)
(5218)
(5210)
(4703)
(4629)
(4400)
(4372)
(4319)
(4301)
(4167)
(4042)
(4018)
(4016)
(3672)
(3514)
(3378)
(3304)
(3294)
(3205)
(3096)
(2997)
(2884)
(2775)
学科
教育(20805)
(16828)
经济(16694)
中国(14297)
管理(11678)
理论(11195)
(7874)
企业(7874)
(7558)
教学(6974)
业经(6957)
(6811)
(6697)
(6524)
方法(6282)
地方(5709)
(5183)
政治(4713)
研究(4712)
思想(4591)
发展(4524)
(4402)
经济理论(4268)
思想政治(4250)
政治教育(4250)
治教(4250)
德育(4188)
学校(4182)
企业经济(4137)
(3998)
机构
大学(89304)
学院(84758)
研究(33256)
教育(29395)
(25067)
师范(24969)
管理(23801)
(21737)
(21502)
师范大学(20557)
经济(20520)
理学(19537)
科学(19247)
理学院(19089)
管理学(18502)
管理学院(18281)
中国(17655)
(15840)
(15680)
职业(15169)
北京(14786)
技术(14458)
中心(14258)
研究所(13995)
(12421)
(12172)
(12088)
教育学(11264)
职业技术(10417)
(10300)
基金
项目(51085)
研究(48436)
科学(41283)
教育(31444)
基金(31148)
社会(28646)
社会科(25411)
社会科学(25401)
(25334)
国家(24851)
编号(23954)
成果(23645)
(22290)
课题(20686)
(20675)
科学基金(20525)
(18306)
基金项目(15554)
规划(15054)
项目编号(14245)
重点(13301)
(13192)
(13131)
(12943)
研究成果(12810)
(12447)
(12014)
教育部(11933)
(11766)
(11721)
期刊
教育(53051)
研究(37988)
中国(33279)
(30515)
经济(30515)
职业(13296)
技术(11897)
学报(11572)
大学(10749)
(10294)
科学(10204)
(9703)
管理(8832)
技术教育(8590)
职业技术(8590)
职业技术教育(8590)
图书(8471)
学学(7723)
农业(7242)
(7200)
论坛(7200)
高等(7192)
书馆(6721)
图书馆(6721)
高等教育(6267)
(6255)
成人(5669)
成人教育(5669)
发展(4872)
(4872)
共检索到150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晓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来支撑和推动。我国高校特有的文化特征始终是以自己特有的地位和作用诠释着其重要的文化价值,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者、示范者和领航者,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文化圣地和精神家园。因此,分析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在高等教育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找到契合点,培养优秀的高等教育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高等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结合辽宁省高等教育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中的几个关系,采取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广祥  赵灶娇  崔芸  
分析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意义,指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公平现象及其原因,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宝梅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赋予了高等教育以和谐使命。履行这一使命,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高等教育支持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公益导向的教育设计观、义利结合的教育价值观、适当超前的教育发展观、“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观构成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一般说来,和谐发展的教育通过培育和谐的心态、世态、生态和意识,以营造心和、人和、天和、思想和的和谐环境,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持。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持系统,而且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和谐文化建设为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使命,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文化责任。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决定其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使命。高等教育所承担的文化责任需要高等教育自身的文化自觉与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建设和谐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建设和谐文化,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重视与加强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文化,要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处理好多种文化的关系;高等教育要适应和谐文化的建设,视和谐文化建设为己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也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教育界、教育研究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首先,我们要提高高等教育文化自觉,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第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处理好多种文化的关系。第四,我们的高等教育,我们的大学要适应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视和谐文化建设为己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义遒  
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均衡发展,这三个领域内不同分工、类型、层次的部门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保证。教育是为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教育的得失成败关系到上述均衡和协调发展是否能顺利实现。社会各领域、各部门对人才的要求是不同的;而每个部门的不同岗位又要求有各种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教育必须是多样化的。这种多样化既表现在类型、专业上的不同,也表现在层次、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方法等方面的区别。当前,高等学校办学趋同化对实现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造成不良影响。笔者从论述和谐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开始,指出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办学趋同化现象的危害,特别是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海东  易招娣  
合理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公平、民主、自由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阶层流动和高等教育公平二者一致的价值诉求有其内在统一性。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阶层流动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可行路径包括:树立平等观念,遵循"扶弱"原则,为低层代际向上流动提供机会;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为社会弱势群体向上流动提供保障;强化和完善高等教育选择功能,促进社会阶层的竞争性流动;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关注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贺胜  
和谐社会的外在形态就是各方面融洽、发展均衡、公平自由、运行良好、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要使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这当然要包括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文章主要阐述和谐社会视域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根本要求和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文海  张磊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三大文化体系,其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论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以及通向和谐社会之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和合文化或和谐文化,把和谐视为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西方文化通过对竞争、冲突和矛盾消极后果的反思,意识到了和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三种文化体系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措施和方法。中国当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应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以当代中国现实为依据,对这三大文化体系中的和谐思想进行创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智蕴  董乃涵  
高等教育消费与教育公平紧密相关,一直以来都是学界探讨的热点。作者从浙江省与全国其他七省市家庭高等教育消费的对比出发,在对浙江省公立高等学校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浙江省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情况,分析浙江省家庭高等教育消费中存在的公平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红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高等教育这一基本的动力源。高等教育必须从战略高度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贯穿到学校工作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协调好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学校、教师、学生的关系,坚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军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服务社会和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任务。要从强化职能出发,通过传承文化思想、引导文化方向、传播文化理念、整合文化冲突等途径,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