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4)
- 2023(9665)
- 2022(7814)
- 2021(7123)
- 2020(5653)
- 2019(12570)
- 2018(11884)
- 2017(20240)
- 2016(12635)
- 2015(13713)
- 2014(13467)
- 2013(12413)
- 2012(11412)
- 2011(10453)
- 2010(10508)
- 2009(9302)
- 2008(9027)
- 2007(8121)
- 2006(7195)
- 2005(6450)
- 学科
- 济(40397)
- 经济(40354)
- 管理(31270)
- 业(30140)
- 企(21883)
- 企业(21883)
- 教育(19900)
- 方法(18533)
- 中国(17829)
- 数学(16255)
- 数学方法(16102)
- 财(14630)
- 农(13470)
- 学(11846)
- 理论(10260)
- 农业(9835)
- 业经(9612)
- 贸(8847)
- 贸易(8839)
- 收入(8641)
- 易(8622)
- 技术(8130)
- 制(7456)
- 发(7276)
- 教学(6988)
- 务(6891)
- 财务(6881)
- 财务管理(6869)
- 地方(6755)
- 环境(6575)
- 机构
- 大学(178815)
- 学院(172336)
- 济(64562)
- 经济(63250)
- 研究(62840)
- 管理(57803)
- 理学(50604)
- 理学院(49898)
- 管理学(48954)
- 管理学院(48635)
- 中国(39505)
- 科学(39227)
- 京(38543)
- 农(33959)
- 范(32775)
- 师范(32450)
- 所(32049)
- 教育(31836)
- 财(29989)
- 研究所(29570)
- 业大(28675)
- 农业(27015)
- 师范大学(26875)
- 中心(26653)
- 江(26537)
- 北京(24494)
- 财经(24268)
- 经(22201)
- 院(22037)
- 技术(20872)
- 基金
- 项目(117472)
- 科学(93857)
- 研究(87115)
- 基金(83757)
- 家(75374)
- 国家(74616)
- 科学基金(62267)
- 社会(55598)
- 社会科(52604)
- 社会科学(52591)
- 教育(47959)
- 省(46454)
- 基金项目(43480)
- 划(42032)
- 自然(39574)
- 自然科(38694)
- 自然科学(38681)
- 自然科学基金(38035)
- 编号(35500)
- 资助(32558)
- 成果(30223)
- 重点(28477)
- 课题(27901)
- 部(27551)
- 发(26157)
- 创(24822)
- 教育部(24063)
- 创新(22977)
- 国家社会(22968)
- 科研(22507)
共检索到256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范静波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具有生产功能,能够提高个人能力与生产力水平,并且这个提高将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个人收入得到体现。筛选理论则强调教育的信号作用,主张教育的筛选功能优先于生产功能而存在。本研究将对我国高等阶段生源质量与教育质量对个人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索生源质量与教育质量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程度,并对教育生产功能与筛选功能在我国教育及劳动力市场系统中的存在做出验证。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生源质量 教育质量 收入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振天
20世纪后半叶,随着国际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质量问责、质量认证、质量评价、质量管理以及质量保障等活动日趋活跃,高等教育质量研究也进人新阶段,甚至一时成为显学。然而,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以至不同个体却都有着自己的思考、看法或观点。这种思考、看法或观点,便构成了所谓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质量观不同,对同一高等教育活动及其质量的判断也就不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惠 李东航
以生为本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评价目的,将学生作为教育质量的最终载体,发挥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要实现以生为本,面临着评价取向、评价功能、评价主体构成、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等方面的困境,急需采取可行方略予以破解。
关键词:
以生为本 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教育就其行为来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生产着特殊的教育产品。教育质量就是这种特殊产品——主体性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观的发展,经历了合规定性质量观阶段、合需要性质量观阶段和合发展性质量观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除了社会时代背景和高等教育质量两方面变化的原因外,还主要源于评价的主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的评价标准的作用。高等教育质量以思想、兴趣、个性、发展和公平等为取向,而不是主体之外的其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无止境的,教育是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不断实现和完善人的主体性的过程。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观 价值取向 主体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启兵 毛亚庆
高等教育质量应该以知识为基础。知识概念的扩展、知识特性的变化、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知识传播与分配方式的变革影响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需要树立新的知识质量观。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知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尼古拉斯·汉德 佟希蒙
本组文章选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2005年9月举办的“教育管理者国际论坛”外国专家的发言。文章在得到作者授权后,根据原文翻译整理而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岳昌君
本文在明瑟收入函数的基础上对我国城镇职工的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城镇职工的教育收益率有显著的提高,并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年均教育收益率呈提高的趋势;教育对个人收入的直接影响是显著的,但是教育并不是影响个人收入的决定性因素,行业差异和地区差异等因素对个人收入也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只有受高等教育者跨行业流动的能力才更明显,并通过流动提高个人的收入;在目前的学费水平下,高等教育投资的直接教育净收益是正的,如果再考虑高等教育的间接收益,那么高等教育的总回报可以到达非常高的水平。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收入 高等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琳 王文 李一飞 纪洪超 史静寰
本文使用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问卷2012"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系数集束化的方法,深入考察了学生个体性因素(包括先赋性因素和获致性因素)对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获致性因素即学生的高中教育经历比先赋性因素即学生的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更大的影响。高中教育经历作为入大学前的准备,其作用在大学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中更为突出,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投身大学学习,还能够提升其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收获和在校满意度。学生高中教育经历的丰富程度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影响,以及成绩排名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负向影响,促使我们反思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而正在推进的教育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子联
文章通过测算高等教育质量指数,对全国和地区层面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所带来的"就业效应"进行综合检验。结果表明:(1)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给社会就业带来了"直接效应",即高校扩招以来虽然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幅度总体较小,但较大程度地促进了整体就业水平的提高;(2)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给社会就业带来了"间接效应",即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通过促进科技创新而间接提高就业率;(3)市场开放、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也是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因素,发挥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在这些因素中的积极作用,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就业水平。因此,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促进新形势下高质量就业的关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正范 贾群生
本文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是培养有教养的高层次的社会公民。高等教育的内在质量由本质质量和过程质量两部分组成;高等教育的内在质量与外部目标并非完全一致,高等教育质量因背负了多重的社会原则而变得复杂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初步提出了一个操作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概念
关键词:
高等教育,内在质量,外部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倩 岳昌君
利用2008年"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本科高年级学生数据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学生满意度进行了分析,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6大因子,并比较了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校的质量差异。采用定序因变量回归模型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校,其学生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有着显著差异;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过程"对学生对所在高校满意度的"结果"有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 高校类型 学生满意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宇宁
高校注重内涵建设,提升教育工程质量,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是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校质量现状出发,努力把握历史方位,认真履行教育使命,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教育制度供给、提升服务社会能力、集思广益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路径和举措。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工程 提升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