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7)
2023(15534)
2022(13529)
2021(13010)
2020(10659)
2019(24955)
2018(24739)
2017(46976)
2016(26016)
2015(29488)
2014(29504)
2013(28090)
2012(25596)
2011(22970)
2010(22799)
2009(20120)
2008(19521)
2007(16992)
2006(14751)
2005(12602)
作者
(70251)
(58187)
(57795)
(55327)
(37087)
(28075)
(26541)
(22975)
(22461)
(20642)
(20023)
(19459)
(18297)
(18238)
(18172)
(17610)
(17568)
(17478)
(16697)
(16649)
(14520)
(14339)
(13915)
(13407)
(13001)
(12950)
(12885)
(12844)
(11659)
(11509)
学科
(97473)
经济(97280)
管理(70345)
(66081)
(56991)
企业(56991)
方法(48728)
数学(41159)
数学方法(40555)
中国(29635)
(25380)
(24763)
教育(24156)
(23406)
理论(23392)
业经(22762)
地方(18284)
(16966)
技术(16842)
农业(16542)
(16386)
(16074)
贸易(16068)
(15894)
财务(15815)
财务管理(15786)
(15588)
企业财务(15010)
环境(14209)
教学(13663)
机构
大学(360292)
学院(355754)
管理(140076)
(133845)
经济(130793)
理学(123004)
理学院(121598)
管理学(119175)
管理学院(118510)
研究(114464)
中国(77894)
(76545)
科学(71136)
(60739)
(56149)
师范(55695)
(55085)
中心(51434)
业大(51076)
研究所(50730)
(50637)
(50617)
财经(50024)
北京(48316)
(45657)
师范大学(45447)
教育(42378)
(41884)
(41104)
技术(40874)
基金
项目(249271)
科学(198399)
研究(188354)
基金(179199)
(154419)
国家(153033)
科学基金(132862)
社会(117667)
社会科(110711)
社会科学(110679)
(98430)
基金项目(95115)
教育(94073)
自然(85704)
(83875)
自然科(83745)
自然科学(83728)
自然科学基金(82220)
编号(78937)
资助(73260)
成果(65011)
重点(56654)
(56603)
课题(56069)
(52935)
(52253)
教育部(49728)
项目编号(48705)
创新(48417)
大学(48047)
期刊
(138171)
经济(138171)
研究(108227)
教育(70170)
中国(68920)
学报(53964)
科学(49617)
管理(49380)
(45908)
(44590)
大学(42870)
学学(38818)
技术(36272)
农业(31272)
财经(24331)
业经(22919)
(22541)
金融(22541)
经济研究(22077)
(20842)
图书(19913)
职业(18351)
问题(17902)
科技(16445)
理论(16196)
技术经济(16166)
(16003)
(15194)
(15006)
论坛(15006)
共检索到503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闫广芬  张磊  
高校能够通过专业交往从校际关系网络中获取信息、机会、资源和控制优势等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考察网络节点的属性有助于开展高校分类治理和优化区域专业结构。本研究使用"共同举办的专业数量"对校际关系进行赋值并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进而引入社会网络结构洞理论对学校的专业交往能力进行测算。测算结果验证了校际交往能力的积极作用,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则识别出六个专业交往能力类型并梳理出其在医科与体育类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传统地方本科院校、部属院校与行业重点院校等分类中的表现。研究发现,这些分类的院校从校际专业网络中获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海花  谢富纪  
以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外部知识网络建设面临的挑战为基点,引入结构洞理论,基于对外部知识网络中结构洞的规划、占据、利用、剖析和拓展,识别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能力的结构体系和内部作用机理;利用实证研究确定了涵盖网络构想能力、网络建构能力、网络利用能力、网络解构能力和网络重构能力等5个维度,共12个子维度和37个题项的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能力测量量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纵一横"的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能力的提升路径,即从战略层面到战术操作再回归到战略的纵向动态循环,以及从知识结点到知识链再到利益的横向持续推进。本研究从结构洞理论的视角揭示了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能力的多维度构成和内部演化机理,研究结果弥补了现有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发明  
引用了复杂网络理论中刻画网络结构的三大统计结构变量:度分布、聚集系数以及平均最短路径长度作为刻画集群网络结构的变量,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这些结构变量对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红红  宫秀双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探究消费者的社会网络位置如何影响其对社会影响的易感性。结果表明:在社会网络中,与点度中心度低(处于网络边缘位置)的消费者相比,点度中心度高(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消费者对来自他人的信息性影响较不敏感,但对地位竞争影响更易感。此外,与中介中心度低的消费者相比,中介中心度高(占据网络结构优势位置)的消费者对来自他人的信息性影响较不敏感,但对规范性影响和地位竞争影响更易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鄂湘  韩丹丹  
为研究企业在合作网络中占据结构洞的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探究技术多元化在其中是否发挥调节作用,本文利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在20062015年的合作专利数据,构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间的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结构洞、技术多元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洞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倒U形关系,技术多元化负向调节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利用合作网络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家明  谢俊  张雅婷  
多边公共平台不同于传统的产品生产平台与技术平台,具有优良的社会网络结构及效率优势,以支撑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合作共治和服务创新的平台功能。其社会网络结构的根本特征在于治权开放、资源共享和把多边群体联结起来的互动合作。描述平台结构最重要的方式是绘图,在多边公共平台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企业平台生态圈结构,构建了多边公共平台的参与者网络、价值网络与运行网络等模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宝建  孙国强  裴梦丹  齐捧虎  
创业活动的网络化组织模式更具创新优势,网络能力作为企业通过构建外部关系获取各类资源的能力或技巧,会对其绩效产生影响,但既有文献并未对网络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有效界定,也未对网络能力影响创业绩效的传导机制予以揭示。因此,本文构建了网络能力、网络结构与创业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中国孵化企业的问卷调查,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数据分析显示,相对稳定的网络结构各维度在网络能力和创业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效应。其中,中心度、结构洞、异质性中介作用显著,而核心度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创业企业外部网络化实践以及创业政策的制定均有一定价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海花  谢富纪  
以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外部知识网络建设面临的挑战为基点,引入结构洞理论,基于对外部知识网络中结构洞的规划、占据、利用、剖析和拓展,识别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能力的结构体系和内部作用机理;利用实证研究确定了涵盖网络构想能力、网络建构能力、网络利用能力、网络解构能力和网络重构能力等5个维度,共12个子维度和37个题项的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能力测量量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纵一横"的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能力的提升路径,即从战略层面到战术操作再回归到战略的纵向动态循环,以及从知识结点到知识链再到利益的横向持续推进。本研究从结构洞理论的视角揭示了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能力的多维度构成和内部演化机理,研究结果弥补了现有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毛联永  罗守贵  
借助上海市科技企业数据库,解决以往相关研究缺乏直接数据支持的难题,实证探究结构洞、网络根植性、网络地位、区内合作强度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洞、网络地位对于上海市各区的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过度的网络根植性以及过分聚焦于与本区企业的合作,已开始抑制各区创新能力的提升。因而,应大力提升各区技术交流的中介职能,促进各区企业全方位、深层次的创新交流合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足膺  赵媛  
为深入分析全国及各区域原油管网的结构与布局,揭示其空间结构特征,论文运用分形理论的三种维数:加权长度-半径维数、分枝-半径维数和关联维数,分别从密度、连通性及通达性研究了全国及各区域原油管网。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原油管网的密度和连通性均存在明显的东西分异特征,密度自东向西呈"线状-散点"的下降形态,连通性自东向西呈"散点-线状"的升高形态,而通达性则普遍较低;对各区域来说,东北、华北和华东等东部管网除连通性较低外,其他分形指标相对较高;西北管网的密度、通达性均不如东部,而且其新疆管网的连通性数值超过2,是不正常的连通结构;华南管网的多数分形指标均低于其他地区,其管网结构雏形尚未形成。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廉同辉  余菜花  宗乾进  
本文选择Google为检索工具确定154个旅游网站为研究对象,使用SocSciBot3收集上述154个网站的链接数据,采用PAJEK绘制我国旅游网站的网络结构图,并用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从网络密度、中心度、凝聚子群以及核心-边缘结构等角度对我国旅游网站的网络结构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旅游网站网络密度较低且平均距离较小、部分旅游网站的中心度较低、凝聚子群的规模不大且密度偏低、处于核心位置的网站较少等,为此建议在加强旅游网站自身建设的同时,多与其他旅游网站进行合作,加强链接,特别是友情链接的建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明  
对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分析能够了解区域的协调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引入城市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江苏省的13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研究对象,用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和核心-边缘结构等指标对江苏省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具有不对称性,但有协调发展的趋势;苏州、无锡、南京和常州等核心城市,对其他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响  
城市群网络化发展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内16个主要城市经济联系为实证,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城市群网络的基本形式、网络结构属性及内部微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间已互动形成紧密的网络状关联,但网络内各城市结点间中心性不均衡、枢纽型城市较少,区域多中心、网络化协同发展格局显现,最后提出了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网络功能提升及治理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广为  杨雅芬  张文德  
在简述"结构洞"理论和"桥"的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科技资源共享的特点,把"桥"划分为5种类型;对不同类型"桥"在共享中的作用进行论述;基于UCINET分析结果说明协调者的协调作用,并提出内部人际网络优化方法;对中介者进行再次分类,并详述两种模式在科技资源共享中的功能实现;将守门人与发言人综合论述,描述在同一个体系下实现两者不同作用;对齐美尔连带的作用进行论述,对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说明并给出相应的避免措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新  李柏洲  
城市群发展与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优化有利于实现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分析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关系的强弱,界定网络中优势地位占据者的角色,理清各创新主体与城际关系的具体连接形式,选取专利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内、外部产学研和城际关系网络的结构洞与中间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产学研网络结构松散,以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占据结构洞中的优势位置,是城际关系产生与发展的实际中间人;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数量虽多,但缺少掌握核心资源的龙头创新型企业;城市群内企业的知识技术市场化能力难以满足学、研机构的知识技术转化需求,导致高校与科研机构寻求外部协同创新合作;城市群内部城际关系简单,边缘城市完全或部分受制于哈长两城;城市群外部合作伙伴较多,城市群内、外城际关系在较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哈长两城所扮演的守门人或代理人角色而建立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