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3)
2023(14765)
2022(12726)
2021(11970)
2020(9914)
2019(22869)
2018(22637)
2017(42059)
2016(23919)
2015(26730)
2014(26680)
2013(25756)
2012(23476)
2011(21162)
2010(21044)
2009(18623)
2008(17961)
2007(15585)
2006(13616)
2005(11727)
作者
(68547)
(56666)
(56615)
(53712)
(36133)
(27418)
(25690)
(22411)
(21753)
(20192)
(19372)
(18944)
(17977)
(17851)
(17626)
(17599)
(17343)
(16949)
(16227)
(16209)
(14425)
(13890)
(13713)
(12979)
(12756)
(12648)
(12598)
(12370)
(11405)
(11319)
学科
(83754)
经济(83666)
管理(61536)
(58254)
(47722)
企业(47722)
方法(41879)
数学(36838)
数学方法(36415)
中国(26925)
(23140)
教育(22948)
(22010)
(21918)
(20226)
贸易(20217)
(19752)
业经(18440)
理论(16975)
地方(16191)
农业(15477)
技术(15476)
(13816)
环境(13394)
(13172)
(13119)
财务(13110)
财务管理(13086)
(12938)
企业财务(12356)
机构
大学(331464)
学院(325161)
管理(124345)
(120684)
经济(117948)
研究(112090)
理学(109398)
理学院(108081)
管理学(105945)
管理学院(105359)
中国(75785)
科学(73041)
(71483)
(58870)
(56953)
业大(54249)
研究所(52827)
(52722)
(50785)
师范(50258)
中心(49838)
(47040)
农业(46711)
北京(45127)
财经(43406)
师范大学(41274)
(40458)
教育(40033)
(39715)
技术(38250)
基金
项目(232423)
科学(182537)
研究(168250)
基金(166395)
(147495)
国家(146190)
科学基金(123785)
社会(103684)
社会科(98066)
社会科学(98039)
(91988)
基金项目(88640)
教育(83553)
自然(82467)
自然科(80557)
自然科学(80533)
(79866)
自然科学基金(79096)
编号(68937)
资助(68056)
成果(56221)
重点(53501)
(52109)
课题(49861)
(49794)
(48738)
创新(45224)
科研(44932)
教育部(44627)
大学(43443)
期刊
(121640)
经济(121640)
研究(98488)
中国(64921)
教育(61926)
学报(59661)
(51982)
科学(51123)
大学(44928)
管理(42155)
学学(41243)
(37831)
农业(36339)
技术(29678)
(22131)
金融(22131)
财经(20316)
业经(20275)
经济研究(20083)
(18756)
(17324)
图书(16910)
科技(16890)
问题(16267)
业大(16148)
(16093)
职业(14730)
技术经济(14625)
理论(14516)
(13584)
共检索到464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荣  张义祯  
本研究以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现阶段社会阶层背景因素对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的内在影响逻辑及其影响作用。本研究主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究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政治权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四大类社会阶层背景因素对高等教育阶层辈出率的影响作用及其大小,同时探讨性别、城乡、区域特征等因素对各阶层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立祝  
本文从阶层再生产理论入手,采用辈出率作为研究方法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所获得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保送机会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仅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或干部)阶层与专业技术人员(或知识分子)阶层等社会优势阶层的子女所获得的保送上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机会远远高于农林牧渔与工商服务者(或农民与工人)阶层的子女,而且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或干部)阶层的子女所获得的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保送入学机会也明显高于专业技术人员(或知识分子)阶层的子女,这说明文化再生产机制与特权占有机制在共同主宰着保送生制度的命运,应对之策是严格规范保送程序与提高保送标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陆雪琴  马汴京  陈慧文  
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2015年数据,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这一政策冲击,研究高等教育扩张对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总体上缩小了阶层间相对教育机会不平等,在变换了出生队列分界年、度量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回归结果仍然成立。扩招引起的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缩小仅发生在省属高校,扩招对教委直属或部委所属高校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没有显著影响,而在地区所属高校中扩招反而扩大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进一步分析发现,扩招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程度与家庭经济能力、人员和信息流通以及家庭教育背景有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蔡文伯  候立杰  
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性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多民族成分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差异使得新疆社会分层呈现出特有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对新疆10所不同类型高校1 47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部分统计年鉴资料,分别探讨了家庭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对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最终发现新疆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及就读高校类型均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伟宜  
在MMI和EMI理论及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对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分布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各阶层子女总体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有所改善。就不同层次高校而言,部属重点高校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当前入学机会已开始下移,惠及部分中间阶层子女;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一直朝着均等化方向迈进,底层社会子女在此两类院校中获得的入学机会逐渐增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东平  
本文对部分高校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高等教育扩招之后,重点高校的农村学生比例明显下降,优势阶层的子女更多集中在热门专业,低阶层家庭子女的高考录取分数普遍高于优势阶层的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它是高中阶段教育分层状况的积累和延续。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谢作栩  王伟宜  
在对我国部分省市区高校在校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调查的基础上,从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社会阶层和以父母受教育程度为代表的家庭文化资源两方面着手分析,探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存在的差异,发现目前公办高职院校是缩小各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差距的突破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栩  谭敏  
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方面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有显著差异;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中,少数民族的社会阶层差异最小;在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最小;家庭收入高低对于少数民族是否进入民办院校就读有一定影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谢作栩  罗奇萍  
本文对闽、湘、川 3省部分高校内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调查分析表明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主要体现为农业劳动者阶层、失业人员阶层与其它各阶层的差异 ;各类高校在缩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方面有不同地位和作用。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了当前应选择公办高职院校作为缩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突破口 ;在入学要求 (包括学费和成绩 )、学位层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宜  
实证调查结果表明,近30年来,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总体上一直在缩小。就不同类型高校而言,重点高校的入学机会差异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入学机会差异自1982年以来一直处于缩小的态势。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MMI和EMI理论。今后应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切实改善弱势阶层子女的就学环境,提高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的办学质量,以进一步提高各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的均等化程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新  
由于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它。本研究抽查了1951-2000年间5355份云南大学"学籍登记卡"的家庭出身,结合历史宏观背景,对云南大学近五十年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并非"完全公平",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和阶段,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群体各异,由此教育公平也呈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范静波  孟令东  杨晓平  
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在我国仍属于稀缺的资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影响着社会公平。子女所获得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庭投入的反映。促进教育公平,需要政府与高校共同努力来淡化家庭因素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伟同  谢佳松  张玲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区域及阶层间的代际流动水平并考察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利用代际次序相关性的统计优势,借鉴和改进Chetty等(2014)构建绝对代际流动指标测度方法,利用社会地位指标测度区域和阶层间的代际流动水平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复杂性特征,在不同地区及不同阶层之间存在显著代际流动差异,公共教育支出及收入不平等因素是影响地区代际流动的重要因素。研究创新:基于代际次序相关性指标构建中国"区域-阶层"双维度的绝对代际流动指标,度量了中国区域层面不同阶层群体的代际流动水平。研究价值:刻画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代际流动的特征事实,从区域差异、阶层差异视角丰富了中国代际流动问题的相关文献,为相关政策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海东  易招娣  
合理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公平、民主、自由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阶层流动和高等教育公平二者一致的价值诉求有其内在统一性。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阶层流动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可行路径包括:树立平等观念,遵循"扶弱"原则,为低层代际向上流动提供机会;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为社会弱势群体向上流动提供保障;强化和完善高等教育选择功能,促进社会阶层的竞争性流动;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关注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家福  董美英  陈松林  窦艳  
我国高等学校初始分层动因源于20世纪50年代国家重点大学政策的诞生,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外,高等教育系统等级界线一直比较明显,各类学校在办学经费、师资配备、招生条件、社会声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意味着学生进入不同层级的大学将获得不同质量的入学机会。研究表明,父母社会阶层高、文化程度高、行政职务高、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在国家重点大学等高层级院校中,获得更多的入学机会,而父母社会阶层低、文化程度低、行政职务低、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大多数聚集在二本、三本、大专等低层级院校中。这种高等学校分层状况与当前社会分层具有同构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现有的社会阶层结构,造成学生隔离现象,影响社会和谐,需要借助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