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21)
- 2023(3561)
- 2022(2887)
- 2021(3005)
- 2020(2347)
- 2019(5662)
- 2018(5786)
- 2017(8770)
- 2016(6420)
- 2015(7520)
- 2014(7437)
- 2013(6441)
- 2012(6174)
- 2011(5914)
- 2010(6283)
- 2009(5306)
- 2008(5336)
- 2007(4932)
- 2006(4493)
- 2005(4160)
- 学科
- 教育(18768)
- 济(12852)
- 经济(12833)
- 中国(10877)
- 管理(8476)
- 学(8423)
- 理论(7191)
- 业(7146)
- 教学(5884)
- 方法(5377)
- 企(5080)
- 企业(5080)
- 农(4496)
- 数学(4439)
- 发(4409)
- 数学方法(4285)
- 发展(3839)
- 展(3717)
- 研究(3606)
- 财(3386)
- 革(3356)
- 思想(3287)
- 技术(3271)
- 高等(3246)
- 改革(3235)
- 政治(3066)
- 农业(3006)
- 学校(2941)
- 思想政治(2877)
- 政治教育(2877)
- 机构
- 大学(86814)
- 学院(80139)
- 研究(36611)
- 教育(28534)
- 科学(24182)
- 范(23802)
- 师范(23667)
- 京(21648)
- 济(21013)
- 管理(20338)
- 经济(20268)
- 师范大学(19915)
- 所(19902)
- 中国(19564)
- 研究所(18613)
- 理学(17492)
- 理学院(17019)
- 管理学(16330)
- 管理学院(16146)
- 农(15002)
- 北京(14698)
- 江(14259)
- 中心(14130)
- 技术(13459)
- 院(13121)
- 业大(12219)
- 农业(11964)
- 职业(11660)
- 教育学(10696)
- 州(10608)
- 基金
- 项目(52058)
- 研究(42291)
- 科学(42076)
- 基金(34380)
- 家(31196)
- 国家(30810)
- 教育(28605)
- 科学基金(24192)
- 社会(22717)
- 划(21275)
- 社会科(21035)
- 社会科学(21030)
- 省(20848)
- 编号(19504)
- 成果(19055)
- 课题(17582)
- 基金项目(17347)
- 自然(15794)
- 自然科(15405)
- 自然科学(15398)
- 自然科学基金(15100)
- 年(14544)
- 重点(14398)
- 资助(13841)
- 部(13386)
- 规划(12510)
- 发(12345)
- 教育部(11580)
- 性(11456)
- 项目编号(10955)
共检索到131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宜 桂庆平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近三十多年来,在男女生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均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呈现出"男少女多"现象;除重点高校外,女生在普通本科及专科院校中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学科分布中"男工女文艺"现象一直存在且日益明显;选择基础学科的男女生人数趋于减少,而选择热门的应用学科的人数却增长较快。为了促进两性自由充分的发展,应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性别敏感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以吸引优秀的男生立志从教;通过倾斜政策与激励措施,引导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基础学科,同时要在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做出更加科学的选择。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性别差异 性别平等指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栋梁 孟晓雨 马双
区别于考察教育获得机会性别不平等的累积效果,本文考察了不同阶段教育获得机会性别不平等,检验了性别因素与家庭背景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的研究表明,教育获得机会性别不平等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减弱。城乡差异加剧了教育获得机会的性别不平等,农村居民教育获得机会的性别差异程度要高于城市居民。随着教育层级的提高,母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将持续降低教育获得机会的性别不平等。兄弟姐妹人数越多的家庭,教育获得机会的性别不平等越严重,且随着教育阶段的深入,效果持续、唯一存在。结果表明,增加城镇人口比例的中国城市化政策、提高父母教育程度的高校扩招政策以及缩小家庭规模的计划生育政...
关键词:
教育不平等 性别差异 群体差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宜
实证调查结果表明,近30年来,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总体上一直在缩小。就不同类型高校而言,重点高校的入学机会差异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入学机会差异自1982年以来一直处于缩小的态势。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MMI和EMI理论。今后应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切实改善弱势阶层子女的就学环境,提高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的办学质量,以进一步提高各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的均等化程度。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阶层差异 辈出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沈鸿敏
本文首先通过招生来源比例这一指标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升学机会省间差异的现状,并运用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升学机会省间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定量分析。其次,对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升学机会省间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的新生来源计划制度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及其改革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陆雪琴 马汴京 陈慧文
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2015年数据,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这一政策冲击,研究高等教育扩张对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总体上缩小了阶层间相对教育机会不平等,在变换了出生队列分界年、度量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回归结果仍然成立。扩招引起的阶层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缩小仅发生在省属高校,扩招对教委直属或部委所属高校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没有显著影响,而在地区所属高校中扩招反而扩大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进一步分析发现,扩招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程度与家庭经济能力、人员和信息流通以及家庭教育背景有关。
关键词:
高校扩招 教育机会不平等 社会阶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邵宜航 徐菁
本文从量与质两个方面探讨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不同阶层子辈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演化情况。我们首先构建理论模型解析高等教育扩张如何影响不同收入阶层家庭的高等教育选择。理论分析解释了高等教育扩张将有助于缩减高等教育机会量的不平等,即缩小不同收入阶层间子辈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平等;但高等教育扩张可能导致高等教育机会质的不平等加剧,即阶层间高水平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状况可能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利用我国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步提升,家庭的经济背景对子辈上高等院校(大专以上)的影响不断减小,但
关键词:
高等教育扩张 教育机会 不平等演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靳振忠 严斌剑 王亮
文章基于包含学龄期努力指标的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在机会不平等分析框架下,利用Gini系数测算了我国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的不平等程度,运用Shapley方法研究了努力和环境因素对我国居民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的相对贡献及其长期趋势,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增减变量的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与努力因素相比,环境因素不论对高等教育获得的数量还是质量的贡献都相对更大,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仍然存在一定的机会不平等问题。第二,努力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中的作用,质量作用大于数量作用。第三,在环境因素中,家庭文化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中的作用都较为明显,其中家庭文化因素的影响最大,并且家庭文化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质量中的作用更大。从区位视角看,中部地区的群体在高等教育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第四,通过不同年龄组的对比分析,发现全国统考制度比推荐制度更有助于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而高校扩招政策福利并未公平地分配到不同的群体之中。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苏
2015年10月12日,因为对"消费、贫穷与福利的分析",安格斯·迪顿获得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发表声明说,"对于商品和劳务的消费是人类福利的基础性部分。安格斯·迪顿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于消费的多维度理解。他的研究深刻影响了实践领域的政策制定者以及科学领域的探索者。由于找到了个人消费决策与整个经济的强有力关联性,安格斯·迪顿的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雨佳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基于纵向视角的代际流动理论和横向视角的机会不平等理论,对目前中国教育性别差异的形成机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探索。运用代际流动理论模型的阶层线性模型(HLM)改进和机会不平等理论的系数衡量及夏普利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系数总体为0.196,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且性别之间代际流动系数差距随年龄组减小而增大,女性教育"底部持久性"和男性教育"顶部持久性"的凸显共同加剧了教育不平等的性别差异。此外,性别因素贡献率也随父母教育背景的升高而降低,其中低等教育家庭性别差异最为严重,其影响仅次于户口。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孟凡强 初帅 李庆海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城乡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上升,但这一比例攀升是否在城乡间同步,高等教育扩张能否有效缓解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引起学界关注。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3)对这一问题进行解析,研究发现:扩招政策对提高城乡居民获取高等教育机会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这种机会在城乡居民间的分配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更容易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说明扩招政策实施后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更加严重。对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扩招政策通过家庭特征对城乡居民产生的差异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扩张 教育机会不平等 城乡差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宇航 杨东平
本文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CGSS"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描述1980年-2008年间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演变轨迹,并对其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长期存在,结构性差距凸显,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更多被城市学生占据,这一现象在1999年扩招之后更加明显。在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过程中,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和高中进入大学这三次教育分流均产生重要影响,义务教育的影响程度比高中教育更为强烈,初中升高中最为关键。学生的年龄和教育阶段越低,家庭经济背景和学校教育背景特征越明显。在家庭背景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基础教育对农村学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波
以CHIP(2013)中1980—1989年出生的居民为样本,运用参数法与夏普利值分解方法测度高等教育质量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测度结果表明,相比于能否接受高等教育中的机会不平等,高等教育质量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是其两倍;在高等教育质量差距中,父母受教育水平、高中教育质量、父母工作类型是导致机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亮 洪清
本研究采用CGSS2018的微观数据,对城乡及其内部家庭经济社会阶层在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上的差异进行探讨,并重点比较城乡与家庭社会阶层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上,(1)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机会差异持续存在,但逐渐转变为以家庭社会阶层差异为核心的城乡之内的多元层级关系;(2)整体而言,城镇家庭与农村家庭之间机会差异显著,优势阶层家庭与中等阶层和弱势阶层家庭之间机会差异显著;(3)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城乡之间的机会差异总体不明显,但城乡内部机会差异不断拉大;城镇优势阶层家庭、农村优势阶层和农村弱势阶层家庭的机会均有所增加,尤其农村优势阶层家庭在精英高校的入学机会上增幅最为明显;与此相反,城镇弱势阶层家庭和农村中等阶层家庭的机会获得性却在不断降低。可见,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教育公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带来了新增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在城乡内部社会阶层间分配格局的变化,并有可能产生新的机会不平等。建议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差异性公平的政策价值取向、实现教育精准扶贫。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谢勇 赵晓倩
童年留守经历是留守者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对其成年后的终身发展往往存在着持久的影响。基于长期的视角,探讨了青少年时期的留守经历影响高等教育获得的理论机理,并使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 2018)进行了相关的计量检验。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对个体的高等教育获得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有留守经历者获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概率显著下降5%,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概率显著下降2.7%。其中“全部留守”(父母都不在身边)和“高中留守”的负面效应更加突出,该结论在对留守经历的内生性进行控制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留守经历对高等教育获得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城乡效应”和“独生子女效应”,即显著降低了农村个体和非独生子女获得高等学历的可能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俊华 万洋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成果是否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需要有来自机会不平等视域的实证检验。基于CLDS 2018年相关数据,依托Roemer“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测度了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在规模扩张背景下的不平等程度,并探讨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中各环境要素的差异化贡献与高校扩招政策的教育代际流动效应。研究发现,户籍、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可观测环境、不可观测环境以及努力程度均显著影响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全样本中的高等教育总体机会不平等指数为0.432,在高校扩招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优质机会不平等指数为0.204,并在扩招之后不断上升;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会在代际传递,但受到扩招政策的调节,教育代际流动性增强。据此,建议通过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等措施,促进新时代高等教育获得的机会平等。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机会不平等 环境 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及成因:2002—2018年
父母职业类别与蒙古族学生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关联——基于内蒙古3所高校的实证调查
论文化资本及其对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影响
个体收入不平等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民获得感的影响——基于社会融入的中介效应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获得的阶层差异状况分析:1982—2010——基于我国7所重点大学的实证调查
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对高等教育地区差异的影响
英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变化研究
机会均等与共同富裕——基于居民收入机会不平等及其变化趋势的探讨
先赋背景、重点学校和个人期望孰轻孰重——兼论三种因素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现实机制
处境不利学生如何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双一流”建设高校农村学生学业抗逆历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