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24)
2023(18131)
2022(15096)
2021(14130)
2020(11451)
2019(26098)
2018(26169)
2017(48625)
2016(27303)
2015(30726)
2014(30890)
2013(29647)
2012(27305)
2011(24819)
2010(25213)
2009(22913)
2008(22039)
2007(19757)
2006(17730)
2005(16030)
作者
(77495)
(63864)
(63614)
(60385)
(40912)
(30574)
(29034)
(25013)
(24516)
(23034)
(21772)
(21620)
(20361)
(20353)
(19810)
(19782)
(19124)
(19005)
(18413)
(18286)
(16132)
(15954)
(15394)
(14618)
(14441)
(14429)
(14389)
(14223)
(12930)
(12746)
学科
(105085)
经济(104978)
管理(72675)
(69884)
(56824)
企业(56824)
方法(39773)
中国(36899)
数学(33163)
数学方法(32719)
(30949)
地方(27184)
业经(26605)
教育(24459)
(24258)
(23705)
农业(20919)
理论(20809)
(20376)
(18884)
贸易(18868)
(18218)
(17920)
(17901)
银行(17856)
技术(17786)
(17179)
(17148)
金融(17146)
(17141)
机构
大学(378063)
学院(375754)
(141902)
管理(141066)
经济(138267)
研究(133701)
理学(120428)
理学院(118935)
管理学(116726)
管理学院(116016)
中国(95621)
(83829)
科学(82593)
(67875)
(64831)
研究所(61517)
(60321)
(59994)
师范(59500)
中心(59101)
(58485)
北京(54151)
业大(54093)
财经(50933)
(48673)
师范大学(48130)
(47570)
农业(46651)
(46118)
教育(44231)
基金
项目(248949)
科学(195786)
研究(189289)
基金(175252)
(151796)
国家(150314)
科学基金(128117)
社会(115808)
社会科(109378)
社会科学(109351)
(99418)
基金项目(91980)
教育(91718)
(84511)
自然(81219)
编号(80383)
自然科(79272)
自然科学(79251)
自然科学基金(77783)
资助(71250)
成果(67874)
课题(58301)
(57105)
重点(56940)
(54606)
(51647)
项目编号(48880)
创新(47831)
(47682)
教育部(47133)
期刊
(167487)
经济(167487)
研究(120948)
中国(86108)
教育(71812)
学报(57776)
(56453)
管理(53740)
科学(53737)
(47681)
大学(44423)
学学(40096)
农业(39327)
技术(35804)
(33646)
金融(33646)
业经(29046)
经济研究(25763)
财经(24114)
图书(22812)
问题(21258)
(20601)
(20587)
职业(18305)
(18250)
论坛(18250)
科技(17976)
理论(17195)
(17104)
现代(17094)
共检索到580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别敦荣  
普及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普及化发展不仅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将建构一个更加公平、协调、均衡发展的新体系。研究生教育发展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应有之义,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既要为解决社会存量不足、刚需较大问题而增强人才培养能力,又要为解决培养模式陈旧、质量和品质提升空间大的问题而加强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还要着眼未来,谋划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强大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此,应当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快填补发展洼地,构建均衡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着力开拓新发展空间,造就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生力军;创新来华留学教育模式,树立我国留学生教育品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永红  马万里  
中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量的增长预示着高等教育系统将发生较大的转变。研究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塔尖,将迈入"大国"向"强国"转型的关键期。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增速变化为依据,选取美国、英国、韩国三个典型代表性国家为研究对象。从规模、结构、支撑条件、国际化程度四个一级指标以及在学研本比等9个二级指标对比分析研究生教育发展变化。研究发现,在学研本比呈现相对稳态。依据在学研本比的变化可将研究生教育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精英化阶段,在学研本比低于15%;大众化阶段,在学研本比介于15%~50%,其中15%~30%为大众化初级阶段,30%~50%为后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在学研本比应超过50%。同时,研究生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普及化存在三种发展次序。基于此,明晰我国研究生教育所处阶段,研判未来发展走向,为高等教育规模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探明方向,为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阶段预警与指标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艳超  
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部分高校先后停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社会认可度低、普通高等教育对办学空间的挤压、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使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一段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基于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的发展观,有助于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韩双淼   傅浩东  
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考与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前置分流机制与社会的人才筛选机制的功能逐渐减弱,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始竞相通过考取研究生学位以获得竞争优势。依据考研的规模和热度,将过去二十余年划分为“考研冷”“稳增长”“两连降”和“考研热”四个阶段,并运用教育分流机制的视角系统地考察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性质与功能的变迁。研究发现,“考研热”现象本质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考及其前置分流机制功能弱化的一种递延效应,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从选拔顶尖学术人才向选拔高层次就业人才转移,同时承担着高考后置、社会前置分流的功能,呈现出部分“类高考”的特征。这既是系统的教育分流机制与个体的教育选择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断与产业就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相适应的表现。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应当规范并重塑中考、高考、考研等重要分流机制的功能分工,将其放置在教育分流机制的整体性变迁之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易梦春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很快将超过50%,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民众自身发展的诉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需要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普及化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平民教育理念贯彻始终,高等教育系统庞大、年轻,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以重点建设带动全面提升,多样性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逐步扩大,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逐步推进,以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加强,两岸合作交流不断加深。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新态势,我国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双一流"建设、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夏颖  
素质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对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个性化的高等教育和加强高等教育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包括中国特色、多样性、适应性和文化性等。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可以采取的策略有:以素质教育思想整合其他高等教育思想,完善以个性化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发展师生学习共同体,以及营造素质教育的文化环境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永波  巴素英  
从国际化背景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严峻挑战入手,分析归纳了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意识不足,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不强,现行法规体系不完善,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不高,并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主动应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王严淞  
在我国即将迈入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之际,有必要对普及化高等教育理念进行一定的探索与分析,从而前瞻性地指导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基于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多样性、个性化和社会化四大特点,普及化高等教育理念包括平民教育理念、个性教育理念、包容教育理念和开放教育理念。为更好地迎接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到来,我国应在遵循普及化高等教育理念的同时,构建面向全体国民的高等教育体系,创造个性化的高等教育模式并建立社会化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以此实现向普及化阶段的顺利过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寿根  殷革兰  杨旭辉  
我国已进入区域性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追求教育的优质、公平、多样、个性已成为主导需求。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既要密切跟踪产业结构调整,对接城市发展战略,又要在理顺学科关系、谋划学科布局上下功夫,形成良好的学科生态结构。学科建设应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更强的技术能力、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三川  
5月30日,教育部召开了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视频会议。杜玉波副部长指出,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三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思路更加明确,结构逐步优化,大众化水平稳步提高,推进公平迈出新步伐,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将必然放在提高质量上,从以规模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锋正  
近年来",生源危机"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有适龄人口的减少、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升、人口的迁移和接受高等教育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多方面。文章总结和借鉴日本和美国应对"生源危机"的规律和经验,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在"生源危机"背景下的三个发展战略:拓展高等教育生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校特色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硕豪  耿乐乐  富阳丽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影响未来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影响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为了预测我国中长期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毛入学率、在校生数的变化趋势,以及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文章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王广州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系统(CPPS)对2017-2040年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进行预测,并基于1990-2016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建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Logistic预测模型,依据适龄人口和毛入学率对高等教育在校生数进行估算。研究结果显示,2040年前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基本呈指数震荡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超过50%,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未来20年将实现从初级普及化到高级普及化的历史性变革,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将稳步增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玉  
副学士学位课程在香港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副学士资历仍作为香港资历架构第四级受到一定认可。香港开设副学士学位课程的历史已有二十余年,为了保障副学士学位课程的实施,特区政府主张成立社区学院,完善关于课程设置和学分转换的制度,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并设立监察机构,以提高副学士学位课程的质量。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数量标准、公平标准、制度标准和质量标准来看,香港副学士学位制度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贡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3月24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四部门联合发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由此可见,虽然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已有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彭湃   丁秀棠  
自两德统一特别是2000年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进程,德国的私立高校发展迅速,现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私立高校在专业布局、地区分布、类型分化、法人形式及经费结构等方面表现出与公立高校截然不同的特征。在很多方面,私立高校都不是“二等”高校。私立高校快速发展是由宏观社会环境中的支持氛围、政府治理提供的政策预期,以及自身满足多元需求、建立独有优势和灵活开展改革等因素共同促进的。专攻利基市场,为特定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中国与德国私立高校的大发展几乎发生在平行时间,比较研究的启示包括政策上的公私平等对待、私立高校的差异化竞争和独特社会价值的提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