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21)
- 2023(20282)
- 2022(17021)
- 2021(16088)
- 2020(13297)
- 2019(30297)
- 2018(30094)
- 2017(56846)
- 2016(31564)
- 2015(35615)
- 2014(35612)
- 2013(33979)
- 2012(30844)
- 2011(27654)
- 2010(27959)
- 2009(25618)
- 2008(24565)
- 2007(21752)
- 2006(19131)
- 2005(17110)
- 学科
- 济(114446)
- 经济(114282)
- 管理(90160)
- 业(82688)
- 企(69368)
- 企业(69368)
- 方法(50604)
- 数学(43568)
- 数学方法(42888)
- 中国(36894)
- 农(33208)
- 财(32615)
- 业经(27965)
- 制(27107)
- 学(26684)
- 教育(24961)
- 理论(22995)
- 地方(22743)
- 农业(21753)
- 务(20275)
- 贸(20186)
- 财务(20181)
- 贸易(20173)
- 财务管理(20133)
- 银(19610)
- 易(19594)
- 银行(19561)
- 技术(19217)
- 企业财务(19054)
- 行(18583)
- 机构
- 大学(434045)
- 学院(429592)
- 管理(163936)
- 济(163153)
- 经济(159209)
- 研究(143572)
- 理学(141344)
- 理学院(139698)
- 管理学(136898)
- 管理学院(136081)
- 中国(103945)
- 京(92914)
- 科学(87882)
- 财(78697)
- 所(70750)
- 农(66446)
- 中心(65908)
- 江(65613)
- 范(64625)
- 研究所(64198)
- 师范(64069)
- 业大(62327)
- 财经(62218)
- 北京(58766)
- 经(56477)
- 院(52640)
- 州(52631)
- 师范大学(51984)
- 农业(51581)
- 经济学(49258)
- 基金
- 项目(292200)
- 科学(230912)
- 研究(219142)
- 基金(209659)
- 家(181668)
- 国家(180062)
- 科学基金(154985)
- 社会(136769)
- 社会科(129297)
- 社会科学(129268)
- 省(115145)
- 基金项目(110199)
- 教育(106573)
- 自然(99439)
- 划(97857)
- 自然科(97115)
- 自然科学(97090)
- 自然科学基金(95295)
- 编号(91390)
- 资助(85557)
- 成果(76110)
- 重点(66407)
- 部(65199)
- 课题(64909)
- 发(62322)
- 创(60724)
- 教育部(56796)
- 创新(56491)
- 项目编号(56289)
- 大学(55579)
- 期刊
- 济(181442)
- 经济(181442)
- 研究(133226)
- 中国(91942)
- 教育(74527)
- 学报(66887)
- 财(61518)
- 农(60799)
- 管理(60625)
- 科学(60610)
- 大学(52458)
- 学学(47857)
- 农业(41420)
- 技术(40742)
- 融(36990)
- 金融(36990)
- 业经(30545)
- 财经(30264)
- 经济研究(28115)
- 经(25932)
- 图书(23747)
- 问题(23352)
- 业(20875)
- 版(20542)
- 职业(19657)
- 科技(19600)
- 理论(19552)
- 技术经济(18651)
- 现代(18252)
- 坛(18242)
共检索到641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韩双淼 傅浩东
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考与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前置分流机制与社会的人才筛选机制的功能逐渐减弱,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始竞相通过考取研究生学位以获得竞争优势。依据考研的规模和热度,将过去二十余年划分为“考研冷”“稳增长”“两连降”和“考研热”四个阶段,并运用教育分流机制的视角系统地考察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性质与功能的变迁。研究发现,“考研热”现象本质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考及其前置分流机制功能弱化的一种递延效应,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从选拔顶尖学术人才向选拔高层次就业人才转移,同时承担着高考后置、社会前置分流的功能,呈现出部分“类高考”的特征。这既是系统的教育分流机制与个体的教育选择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断与产业就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相适应的表现。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应当规范并重塑中考、高考、考研等重要分流机制的功能分工,将其放置在教育分流机制的整体性变迁之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永红 马万里
中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量的增长预示着高等教育系统将发生较大的转变。研究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塔尖,将迈入"大国"向"强国"转型的关键期。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增速变化为依据,选取美国、英国、韩国三个典型代表性国家为研究对象。从规模、结构、支撑条件、国际化程度四个一级指标以及在学研本比等9个二级指标对比分析研究生教育发展变化。研究发现,在学研本比呈现相对稳态。依据在学研本比的变化可将研究生教育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精英化阶段,在学研本比低于15%;大众化阶段,在学研本比介于15%~50%,其中15%~30%为大众化初级阶段,30%~50%为后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在学研本比应超过50%。同时,研究生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普及化存在三种发展次序。基于此,明晰我国研究生教育所处阶段,研判未来发展走向,为高等教育规模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探明方向,为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阶段预警与指标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延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从高职招生考试的制度本身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当前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增加招生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改革的重点是提高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程度,实现考试方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招生考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立祝
根据报录比这一指标对高考招生、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院校招生、高考加分以及独立学院招生等招生制度所产生的农村家庭子女与城市家庭子女之间的入学机会差异进行量化比较,发现高考招生所造成的城乡差异最小,而保送招生与自主招生所产生的城乡差异最大。运用社会冲突理论对不同高校招生制度所产生的城乡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家庭子女因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或权力资本,往往在越是招生标准缺乏刚性与招生程序不够严密的招生制度中,越能比农村家庭子女获得更多、更优质的入学机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裴金宝 李岩
近些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也在不断改进,但是当前的招生考试制度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介绍了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并对当前招生考试制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专业学位 招生 考试制度 初试 复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别敦荣
普及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普及化发展不仅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将建构一个更加公平、协调、均衡发展的新体系。研究生教育发展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应有之义,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既要为解决社会存量不足、刚需较大问题而增强人才培养能力,又要为解决培养模式陈旧、质量和品质提升空间大的问题而加强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还要着眼未来,谋划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强大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此,应当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快填补发展洼地,构建均衡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着力开拓新发展空间,造就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生力军;创新来华留学教育模式,树立我国留学生教育品牌。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普及化 高等教育 战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桥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学习和借鉴世界上的先进经验,需要对世界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的成败得失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分析,总结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进而结合我们的实际和基本国情提出逐步取消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设想,倡导全力普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发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后发优势,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招生 考试制度 大众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江莹
随着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旺盛,研究生报考、录取规模的扩大,以及在研究生招生中暴露出的权钱交易等事件,研究生招生引起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许多学者提出了改革建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回顾国家减少初试科目、增加统考科目、试行综合考试、尝试两段制考试等改革举措的基础上,试图设计招考分离的路径,以期对未来的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
研究生 入学考试 科目改革 回顾 设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柴永香 徐丹 傅海伦
我国高校招考制度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讨论问题多,科学研究少;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局部研究多,整体研究少;国际国内研究多,区域比较研究少等等。本文针对高校招考制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讨论,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校招考制度 研究主体 研究内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乔丽娟 李占伦 孔超
从公共行政角度看,自学考试是政府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手段提供公共高等教育服务的一种全新的制度安排,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和公共行政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中国环境下的最早诠释。自学考试的创立和发展,满足了社会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丰富、完善了高等教育体系,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转变教育观念,健全法律法规,明确政府职责,推动制度创新,是未来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自学考试 制度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理
作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结合点,对口招生考试制度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但现行的模式存在重形式轻内涵、专业技能考式趋向形式化的问题。针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实际,可通过探索集团化办学内部引领,推行学分互认模式、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进中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衔接等,全面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章 张智 潘久政 姜运隆
高职院校单招考试制度实施数年来,创新了高职院校多元化选拔学生机制,扩大了办学自主权,但该制度的实施是否有利于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的提高尚未可知。因此,本研究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2007级单招生和高考统招生为样本,从生源质量、在校表现,在校成绩和就业创业质量入手进行了生源及培养质量的对比分析,并据此对比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和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在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转变的过程中,规模的扩张必将引起性质的变化,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将由权利变为义务。当前我国正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履行上大学的义务,今后高校可试行"套餐式"招生录取方式,高校各专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套餐,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选择专业,双向自主选择,实现从选拔性考试向适应性选才的转变。
关键词:
高等教育普及化 招生录取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光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静 佛朝晖
当前我国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缺乏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本文从教育部、省级政府和学校3个层面分别提出相应的制度优化路径。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为高职招生制度改革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多种举措,初步推进招考制度改革;学校层面要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提升社会声誉。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招生制度 考试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