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4)
2023(7051)
2022(5917)
2021(5823)
2020(4630)
2019(10800)
2018(10586)
2017(18727)
2016(11519)
2015(12888)
2014(12834)
2013(11949)
2012(11345)
2011(10506)
2010(10936)
2009(9848)
2008(9587)
2007(8986)
2006(8403)
2005(7797)
作者
(31416)
(25895)
(25879)
(24988)
(16870)
(12364)
(11897)
(10327)
(10017)
(9720)
(8813)
(8795)
(8555)
(8537)
(8440)
(8310)
(8003)
(7837)
(7787)
(7656)
(6788)
(6672)
(6460)
(6184)
(6095)
(5949)
(5930)
(5888)
(5384)
(5373)
学科
(32015)
经济(31971)
管理(26602)
(24741)
教育(20033)
(18615)
企业(18615)
中国(16454)
(12691)
方法(11972)
(10867)
(10702)
数学(10478)
数学方法(10199)
理论(9589)
(8699)
农业(8337)
(7668)
教学(7278)
(6935)
贸易(6932)
及其(6898)
业经(6869)
(6782)
地方(6698)
(6552)
技术(6131)
政策(5986)
(5979)
银行(5954)
机构
大学(154122)
学院(149869)
研究(61169)
(53786)
经济(52218)
管理(48116)
中国(40540)
理学(40384)
理学院(39775)
管理学(38693)
管理学院(38385)
科学(36790)
(35331)
教育(32069)
(31892)
(30516)
师范(30252)
研究所(28840)
(27491)
(26707)
中心(26385)
(26138)
师范大学(24634)
北京(23671)
(22466)
业大(21195)
农业(21001)
技术(20930)
财经(20285)
(20078)
基金
项目(93321)
研究(74477)
科学(73904)
基金(63318)
(55794)
国家(55150)
科学基金(45073)
社会(42690)
教育(42176)
社会科(40016)
社会科学(40008)
(37428)
(34658)
编号(32631)
成果(30763)
基金项目(30759)
自然(28578)
自然科(27854)
自然科学(27842)
资助(27551)
自然科学基金(27347)
课题(27231)
重点(22974)
(22583)
(22373)
(21831)
(20333)
规划(19836)
教育部(19286)
项目编号(19199)
期刊
(63462)
经济(63462)
研究(58708)
教育(52857)
中国(42990)
(24487)
学报(23704)
科学(21517)
(19810)
大学(18975)
管理(18433)
农业(16780)
技术(16228)
学学(16093)
(15439)
金融(15439)
职业(13172)
经济研究(10178)
财经(9870)
业经(9799)
(8751)
论坛(8751)
(8581)
(8564)
技术教育(8411)
职业技术(8411)
职业技术教育(8411)
问题(7585)
(7502)
(7252)
共检索到250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农卫东  
高等教育政策评估,指的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高等教育政策的效益、效果和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行为。它是政策分析的重要方面,是一种具有特定标准、方法和程序的专门研究和评判活动。 一.高等教育政策评估的意义 高等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国家关于发展高等教育的意志和行动。高等教育政策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主要如: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举办高等教育的目的,关于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限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宋毅  
高等教育消费需求指的是大学生作为消费者,支付了昂贵的教育成本,作为教育市场上的买方,要求其所在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以满足自己求知需求。目前,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存在招生规模扩张、教育资源不足、教学现状滞后的现象,科层制、文本主义的教育管理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必须牢固树立教育服务理念,保护学生消费者的权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着办学经费严重不足,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严重短缺,学科发展水平不高,服务社会能力不强等问题。高等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力量,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和前提。为此,中央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应将高等教育的发展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深化高校改革,加快高等学校的发展步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建国  
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评估已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完成从政府评估到中介组织评估的转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沈卫华  
英国是较早开展全纳教育的国家。目前在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方面,英国已具备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在具体的实践中,采用的是分级识别、评估和干预的操作模式,这些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忠华  
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审计工作信息化已刻不容缓。联网审计作为计算机审计发展较高阶段的产物,是适应新的审计环境所产生的审计方式,是审计工作信息化的主攻方向之一。联网审计作为非现场审计,具有实时审计、远程审计、高效率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等特征。当前联网审计中还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要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不断完善联网审计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鑫  李征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是优化区域发展的需要。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应顺势改革创新。分析协同发展进程中河北省面临的困难与机遇,积极应对并把握时机,提出相应对策,对京津冀教育的协调发展和整体凝聚力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敏强  
评估指标体系的制订和实施,是高等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和发展的调控杠杆。根据国情、实情,鼓励卓越、特色,激励高等学校在竞争中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应是制订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跃强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三十年来,高等教育评估为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功利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本文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功利主义倾向的表现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功利主义倾向带来的危害,最后对解决功利主义倾向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廖湘阳  周学军  
改革产物与推动力量是对我国20年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的基本判断。制度缺陷以及利益冲突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存在着行政行为化、社会中介评估机构的合法性等问题。评估的科学定位、评估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估文化的培育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积极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前景是方兴未艾,一级学科评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项目的评估成为高等教育评估的新领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阚阅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实现资源效益和绩效责任的最大化,英国政府通过高等教育拨款机构开展了六轮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科研评估活动(RAE)。科研评估开展20多年来,在不断强化高校科研管理、提升高校科研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工作负担、科研取向、教师士气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实践表明,英国的经验不可盲从,其中的副作用尤其值得警醒和注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尚红娟  
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评估的主体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从早期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评估,到委托民间团体开展评估,再到成立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专责开展评估活动。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角色虽因大学趋于自治而弱化,从执行人转向监督人,但在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实际推动中,无论是制度层面的引进还是运作机制的推行,以及法律依据的扩延,其影响力都未有减弱,并藉此使"系所退场机制"合法地导入高等教育评估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向华  张曦琳  
从新制度主义视角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主要面临评估主体间的利益博弈、评估制度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外部文化认同缺失等困境。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的健康发展,应转变政府在评估中的角色定位、打破制度路径依赖和营造为社会所认同的文化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吉喆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的学历补偿功能已经基本完成,转型发展迫在眉睫。高校继续教育应创新求变,由强调规模向注重质量转变,由偏重理论传授向强化技能培养转变,由以学历补偿为主向以非学历培训为主转变,由教师主导课堂向学生主导学习转变。为此,需要高校继续教育创新理念观念、有效整合资源,更新教育内容,转变教学模式,加强师资建设,从而确保高校继续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发挥应有职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圣飞  
一、西部开发面临的生态困难 1.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除四川盆地外,西部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从分布结构上看,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左右,而年均蒸发量则高达1200mm以上,在气候干旱和人口增长双重压力下,湖泊水位降低,水面缩小,河流断流干涸;在西南地区,尽管年降水量很高,但由于山高谷深缺乏水利设施,河水利用率低。水是西部开发过程中生态建设必须的首要条件。一方面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另一方面作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部地区水资源利用粗放,浪费严重,黄河灌区灌溉渠系水利用率只有0.42左右,几乎没有节水灌溉设施;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