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4)
- 2023(17026)
- 2022(14550)
- 2021(13880)
- 2020(11236)
- 2019(26003)
- 2018(26340)
- 2017(48547)
- 2016(27449)
- 2015(30915)
- 2014(31310)
- 2013(29984)
- 2012(27846)
- 2011(25289)
- 2010(25660)
- 2009(23287)
- 2008(22903)
- 2007(20337)
- 2006(18486)
- 2005(16605)
- 学科
- 济(103399)
- 经济(103211)
- 管理(72465)
- 业(66719)
- 企(55705)
- 企业(55705)
- 方法(39969)
- 中国(35660)
- 数学(32486)
- 数学方法(32066)
- 农(30157)
- 地方(26653)
- 业经(26081)
- 财(25293)
- 学(25206)
- 教育(24932)
- 制(23308)
- 理论(22406)
- 农业(19471)
- 和(18446)
- 银(18327)
- 银行(18276)
- 行(17662)
- 融(17619)
- 金融(17611)
- 体(17057)
- 技术(16919)
- 贸(16918)
- 贸易(16904)
- 环境(16405)
- 机构
- 大学(376990)
- 学院(374078)
- 管理(140006)
- 济(139634)
- 经济(136130)
- 研究(134893)
- 理学(119214)
- 理学院(117714)
- 管理学(115602)
- 管理学院(114883)
- 中国(97515)
- 京(83739)
- 科学(83319)
- 所(68782)
- 财(67841)
- 研究所(62229)
- 农(61778)
- 中心(59547)
- 范(59475)
- 师范(58954)
- 江(58448)
- 北京(54247)
- 业大(54203)
- 财经(52125)
- 院(49171)
- 农业(47744)
- 师范大学(47738)
- 州(47388)
- 经(47216)
- 教育(44681)
- 基金
- 项目(247514)
- 科学(193861)
- 研究(188752)
- 基金(173373)
- 家(150531)
- 国家(149029)
- 科学基金(126272)
- 社会(115632)
- 社会科(108526)
- 社会科学(108493)
- 省(99059)
- 教育(91661)
- 基金项目(91190)
- 划(84436)
- 编号(80176)
- 自然(79448)
- 自然科(77525)
- 自然科学(77506)
- 自然科学基金(76070)
- 资助(70432)
- 成果(68966)
- 课题(58615)
- 重点(56367)
- 发(56182)
- 部(54754)
- 创(51238)
- 项目编号(49009)
- 年(47635)
- 创新(47503)
- 教育部(47113)
共检索到585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锦奇 何平 李连梅
如何通过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社会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以此为出发点,从高等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可实现性研究角度,论述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协同发展问题。首先,提出并论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高等教育决定论,得出高等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与它的科技功能一样是影响和决定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其次,提出并论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论,通过我国高等教育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社会治理的影响,得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最后,对如何通过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协同发展给出初步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鹏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并基于国外发展成熟的职业教育,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研究,最终探索出一套属于自身的、符合中国特色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以此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走入社会,迎接挑战。
关键词:
特色 职业发展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秋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编写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专题观察报告》(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一书从实际问题出发,以专题形式展开探讨,针对性强,不仅构建了清晰的理论框架,还着眼于现实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全面剖析问题的核心要点。该书特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容完整,脉络清晰。该书在牢牢把握研究对象核心本质的基础上开
关键词:
观察报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鲁芳
本文在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会计研究的困境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会计研究的协同机理,提出了会计实务能力与会计研究能力协同培养框架,并从课程体系丰富度、学生主动性培养、教师传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校支持维度对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协同的创新。
关键词:
会计教育 协同 会计实务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鲁芳
本文在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会计研究的困境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会计研究的协同机理,提出了会计实务能力与会计研究能力协同培养框架,并从课程体系丰富度、学生主动性培养、教师传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校支持维度对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协同的创新。
关键词:
会计教育 协同 会计实务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政
文章构建"五化"协同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模型,测度湖南省2007—2016年"五化"协同发展水平,探析其发展规律及内部耦合机制。结果表明:(1)湖南省"五化"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各子系统增长趋势存在差异,信息化发展指数增长最为明显,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最低。(2)"五化"耦合度较差。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间的耦合度增长较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四化"耦合度增长较慢。(3)"两化""四化"及"五化"间的协调度持续增长,其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两化"间协调度差异较"四化"和"五化"较为显著;"四化"间的协同度增长步调较为一致,但仍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五化"间的协调度水平虽逐年增强,但仍处于轻度失调水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
在刚要进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发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重大历史命题,我们应该把整个战线的思想统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志平 穆东
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如果忽略或者轻视了协同问题,则从根本上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内部互相独立的、条块分割的孤岛式运行的系统也是无法长期生存和演进的。本文打破原有的矿区和城市的界限,创建矿城耦合系统,为今后矿区和矿业城市建立具有协同发展作用的运行机制和研究给出一个科学有效的平台。
关键词:
矿城耦合系统 协同 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艳华 尤月
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探讨提出由学生、教师、培养方案和教学条件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及其所处的内外环境,搭建了体系运行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各子系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体系内外、体系内部各要素协同发展两个角度,阐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运行效果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晓丹 万哨凯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必然要求改革创新,寻求从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学业评价方式六个方面进行转型,才能够继续保持成人高教事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焕发新生,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创新 教育转型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1条明确规定国家要"推进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这一规定不仅体现了政府锐意推行教育改革的决心,同时也可视为政府在实施终身教育政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方面的一项庄严承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进一步将"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确立为战略目标,不仅要求"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而且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眭依凡
大学组织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成熟的理性组织。大学的理性不仅源于高等教育本身是高度理性的社会活动这一内在规定性,而且源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大学活动及其规律的系统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的复杂性使得探索和把握高等教育的规律尤为重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数量规模、质量水平均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高等教育的理论指导功不可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就担负起了组织、推动和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以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高等教育决策咨询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有目共睹的贡献。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伟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三极",更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如今京津冀区域在环境治理、农林建设、能源共享等方面都开展了深入合作,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合作缺乏整体规划,科教先导优势作用发挥不足,高等教育发展不能优势互补。因此,应把握京津冀区域发展机遇,建立有效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整合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规划,提升协同发展思想认识,明确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扩大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合作领域,为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作用,推进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之红 常学洲 张志华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省的高等教育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分析河北省高等教育现状,探析河北省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区域的发展关系,制定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京津冀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