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9)
2023(8089)
2022(6398)
2021(6308)
2020(4700)
2019(10828)
2018(10659)
2017(18283)
2016(10775)
2015(11808)
2014(11855)
2013(10610)
2012(9468)
2011(8717)
2010(9211)
2009(8619)
2008(7455)
2007(6636)
2006(6342)
2005(6027)
作者
(24650)
(20351)
(20041)
(19823)
(12862)
(9717)
(9425)
(8183)
(7440)
(7335)
(6937)
(6888)
(6644)
(6529)
(6444)
(6388)
(5976)
(5927)
(5797)
(5792)
(5335)
(4864)
(4846)
(4688)
(4643)
(4622)
(4622)
(4574)
(4204)
(4055)
学科
(29772)
经济(29733)
(25025)
金融(25024)
中国(24662)
(22410)
银行(22408)
(21873)
管理(21348)
(20523)
教育(20038)
(17230)
企业(17230)
(13307)
(11444)
中国金融(10948)
地方(10771)
(10529)
理论(10101)
业经(9650)
(8739)
教学(8168)
方法(7611)
体制(7545)
农业(7287)
(6919)
(6821)
数学(6657)
数学方法(6505)
(6406)
机构
大学(126490)
学院(124840)
研究(49044)
(46190)
经济(44841)
中国(38809)
管理(37556)
理学(30791)
理学院(30339)
教育(29826)
管理学(29720)
管理学院(29445)
(28110)
(27041)
师范(26891)
(26394)
科学(25597)
(23440)
中心(23097)
师范大学(22200)
(21690)
研究所(20969)
北京(19079)
财经(18954)
(17974)
职业(17834)
(17660)
(17617)
技术(17217)
(17177)
基金
项目(75373)
研究(67561)
科学(60503)
基金(49336)
(40826)
社会(40389)
国家(40227)
教育(38845)
社会科(38040)
社会科学(38033)
科学基金(33842)
(31697)
编号(30811)
成果(28672)
(28094)
课题(25653)
基金项目(24476)
(22400)
(19336)
(19315)
资助(19131)
规划(19032)
重点(18999)
项目编号(18690)
(18056)
自然(17149)
(17103)
(16781)
(16760)
自然科(16714)
期刊
(55427)
经济(55427)
研究(54905)
教育(52724)
中国(41281)
(29672)
金融(29672)
(20610)
(15520)
管理(14732)
技术(14483)
学报(13957)
职业(13743)
科学(12897)
大学(12744)
学学(10106)
财经(9725)
农业(9351)
技术教育(9003)
职业技术(9003)
职业技术教育(9003)
经济研究(8893)
业经(8823)
(8465)
(7622)
论坛(7622)
(7115)
高等(6840)
问题(6320)
高等教育(5908)
共检索到223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秋衡   陈琼  
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既是高等教育勇担强国使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对高等教育推进“三融”进行客观审视后发现,实践中面临着制度性、资源性、主体性上的三重路径依赖。联动融通中“通而不畅”“合而不深”“融而不创”等梗阻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未来,可从完善面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人才供需联动机制、加速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共生衔接、构建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创新生态系统等方面出发,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推进“三融”的改革路向。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颜泽贤  吴超林  
本文从单一路径下我国高等教育卖方市场格局及其成因、高等教育需求条件等方面 ,着重在理论上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作为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小军  
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单一,民办高校自身、政府、社会没有很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其原因是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在学费、财政投入、教育消费与教育捐赠等方面的路径依赖。唯有在融资、财政资助、社会捐赠、品牌建设等方面实施制度创新,破解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路径依赖,民办高等教育方能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晓蕾  樊平军  
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指的是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主要被三种路径依赖束缚:移植别国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的应急性选择、政府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强控制力。突破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束缚,实现制度创新,就要创新高等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健全多元监督机制,并赋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庄乾志  
改革的路径依赖与当前的改革任务●庄乾志一、改革存在路径依赖改革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改革可能存在最优路径。路径选择错误,沿着错误的路径向前走,走得越远,回到最优路径的难度越大。改革存在路径依赖。效率问题是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非  周彦平  
在研究电价改革的过程中,路径依赖理论能较好地解释不同阶段下变迁的差异。文章通过对日本、美国电价改革路径的经验及借鉴,并在我国电价的历史考察的基础上发现,结构驱动的路径依赖与制度驱动的路径依赖在我国电价机制演进中都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文化驱动的路径依赖也是电力价格改革路径依赖的重要方面。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温海滢  
路径依赖是新制度经济理论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从制度安排方面对税制改革的轨迹差异进行分析,可以解释路径依赖对税制改革的重大影响和作用机制,即税收制度安排的差异叠加在不同的税收制度环境上,会把税收制度变迁引向不同路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圣道  
我国目前全面推开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带有明显的“路径信赖”痕迹。但任何制度变迁都具有进程的渐进性和历史的逻辑性,如果违背这一规律,就会引起混乱。我国目前推行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及出台的一些措施,是受我国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金融体制的制度环境和农民素质及组织化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所致。要克服路径依赖就应优化外部环境,并增大制度创新供给。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敬琏  
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对诺斯教授演讲的评论吴敬琏诺斯教授的讲演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制度演进理论,特别是他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1995)一书中发展了的制度演讲理论,作出了清晰的说明。显然,这一理论对于正在进行重大制度变革的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吕学波  罗江龙  王勇刚  
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利益调整和权力再分配的过程。改革改变了原有的收入分配格局,触动了乡镇政府及村级组织的既得利益,受到较大的阻碍。要打破这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应该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余雁刚  
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的基本理论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对我国地方税制改革中存在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地方税制改革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及其存在的负面影响,提出在新一轮制度创新中的对策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怀卫  韩立达  
路径依赖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在解决制度选择的多样性和制度演进的非绩效路径时应用到制度变迁分析之中的。本文首先对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简要评述,继而论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模式,然后分析了林权改革中存在路径依赖的原因,最后提出破解路径"闭锁"的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樊胜  江永众  
本文将市场经济要素与原计划经济成分视为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根据其对比变化发展的路径分析,探讨改革之路的逻辑发展,指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有效办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仕军  
自1978年至今,国企改革已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一过程中,国企改革反复曲折,不时陷入僵持胶着状态。本文试图运用诺思关于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质的论述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自己有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深化国企改革有所裨益。一、制度变迁的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会利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复杂、艰难的倒逼局面。思考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问题,不仅是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寻找新动力,更是为高等教育在继承优秀传统、发展创新优势的新融合过程中,寻找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途径。文章基于高等教育、互联网的本质与特征,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构建新的教育体系、构筑教学共同体、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创新管理、服务体制等高等教育改革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