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0)
- 2023(6720)
- 2022(5244)
- 2021(5171)
- 2020(3540)
- 2019(8122)
- 2018(7864)
- 2017(12539)
- 2016(7839)
- 2015(8825)
- 2014(9217)
- 2013(8108)
- 2012(7516)
- 2011(7005)
- 2010(7474)
- 2009(6731)
- 2008(6192)
- 2007(5868)
- 2006(5436)
- 2005(4547)
- 学科
- 济(23481)
- 经济(23457)
- 农(22368)
- 教育(19441)
- 农业(15081)
- 业(14917)
- 中国(14243)
- 业经(11527)
- 管理(11488)
- 理论(9618)
- 发(8365)
- 企(8177)
- 企业(8177)
- 发展(7862)
- 展(7740)
- 教学(7283)
- 农业经济(6923)
- 地方(6754)
- 方法(6518)
- 学(5989)
- 制(5889)
- 财(5712)
- 收入(5416)
- 村(4822)
- 农村(4800)
- 建设(4476)
- 和(4382)
- 策(4323)
- 工作(4270)
- 及其(3912)
- 机构
- 学院(102339)
- 大学(102204)
- 研究(37447)
- 济(30050)
- 管理(29325)
- 经济(28836)
- 教育(28675)
- 范(26020)
- 师范(25886)
- 理学(24978)
- 理学院(24579)
- 管理学(23880)
- 管理学院(23658)
- 京(22730)
- 中国(21907)
- 师范大学(20964)
- 科学(20906)
- 农(18910)
- 江(17832)
- 所(17385)
- 中心(16740)
- 职业(15989)
- 研究所(15632)
- 技术(15502)
- 北京(15112)
- 财(14707)
- 业大(14199)
- 州(14032)
- 院(13389)
- 农业(13188)
- 基金
- 项目(64232)
- 研究(58630)
- 科学(51426)
- 基金(40817)
- 社会(35036)
- 教育(34933)
- 家(33582)
- 国家(33005)
- 社会科(32217)
- 社会科学(32213)
- 省(28503)
- 编号(28107)
- 科学基金(27412)
- 成果(25964)
- 划(24747)
- 课题(23198)
- 基金项目(20678)
- 年(20398)
- 规划(17007)
- 发(16509)
- 性(16085)
- 重点(15654)
- 项目编号(15439)
- 度(15318)
- 部(15242)
- 资助(14772)
- 阶(14252)
- 段(14190)
- 阶段(14155)
- 发展(13974)
共检索到167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良奎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凸显呼唤高等教育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高等教育在振兴乡村中肩负的引领发展、供给要素、塑造文化、促进善治等责任是历史形成的,需要依据匹配性、共生性、系统性原则设计行动路径,促进高等教育振兴乡村从责任走向行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乡村振兴 历史责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芳
高等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基于高等教育振兴乡村的价值逻辑和现实困境,提出优化路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重视高等教育在学术发展上的优势,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构建升级版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大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乡村振兴 价值逻辑 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彦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但乡村教育的发展仍滞后。文章以振兴乡村教育为出发点,总结了乡村教育存在的基本问题,对比分析了近年高等教育和乡村教育发展之差异,提出以经济学外部性为视角审视振兴乡村教育问题,试图分享高等教育的近年来发展成果,搭建一条助力振兴乡村教育的天梯,以推动和实现以高等教育正外部性为代表的多方正外部性向乡村教育振兴的传递为目的,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外部性 乡村教育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秋衡 李瑞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高等教育借助自身的职能发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衔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借助振兴乡村的契机,高等教育在职能深化、分类建设与强化育人等方面探索变革,有助于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乡村振兴 逻辑指向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琴 肖芒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作出了重大的决策部署,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乡村发展经历了乡村社会改良与乡土重建、土地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变迁。当前乡村振兴面临乡村产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诸多现实困境,并提出建立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农业要素运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多元化治理体系建设等提升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历史溯源 现实困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潇彬
(一)引导外出人员返乡乡村振兴,人才是根本,要大力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回流,吸引毕业大学生、外出农民工和退役士兵返乡就业创业,不断壮大乡村振兴的主体,为乡村振兴提供关键的人力资源支撑。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引进前沿人才。加强乡镇党委政府机关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考录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力度,充实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重视干部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把到乡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打造一支懂农村、爱农村、亲农民的乡村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邬志辉 徐萌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要培养,根本在教育。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在政策意涵上,彰显了乡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振兴乡村统筹设计,乡村教育振兴层次类别与地域功能全面覆盖;在研究方法上,学术界意识到用西方理论套裁中国实践的危害,提出了“从中国实践出发”或“扎根中国实际”的社会科学方案,但理论原型依然是“西方”的,是“从西方看中国”而不是“从中国看中国”,应回归“把中国作为方法”;在实践路径上,实现了赓续优秀传统与弘扬现代价值、教育振兴乡村与乡村教育振兴、政府倾斜支持与多方援助帮扶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力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殷彤丽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国家战略之一。南疆四地州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是新疆乡村振兴重点和难点所在。总结梳理职业教育在南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在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研究职业教育助力南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为南疆四地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南疆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既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业技术扩散和应用,是增强乡村内生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关键要在多维度助力“五个融合”发展——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农科教融合、城乡融合、金融与产业融合。要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贯通衔接,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环境。同时要建立健全人才政策,畅通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升学和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认可度。持续提升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水平,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优势,以推动形成返乡创业潮,造就更多数智化人才,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和建设数字乡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昱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能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也能使我国高等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在农村地区,民办高等教育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加入,而民办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更多农村学子有了受教育的机会,输出更多有能力帮助家乡发展的大学生,这提高了当地劳动力质量和实现了当地年轻劳动力的转型升级,为乡村聚集更多专业型人才夯实基础。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秋衡 康敏
从内容和结构上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分为总体改革指向和重点改革指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呈现四个阶段。法之根基、术之利器、权之制衡、道之要义,四个维度共同构成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结构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档加速的引擎,是中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儒 刘江 王舒弘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追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脉络、理论渊源,研究其主要推进路径,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我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从历史脉络看,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历史逻辑;从理论逻辑看,乡村振兴战略依循了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伟大实践;从推进路径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乡村发展 乡村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红霞
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力推动产业和项目带动,积极探索资本运营和人才建设等,是"十四五"规划着力解决的战略性问题。其中结构性就业创业矛盾更加突出,突出表现就是"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甚至可能出现强化。因此,要想从根部解决这些突出的矛盾,就要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让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助力,依据西北偏远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面临的实际问题,采取务实有效的举措,才能激发高等职业教育新活力,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喻琨 李佩佩 詹茜华
文章基于系统耦合、教育经济学等理论,从产教融合的共生理念出发,围绕乡村振兴的需求,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耦合机理,将顶层设计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最后提出了坚持四轮驱动助推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红霞
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力推动产业和项目带动,积极探索资本运营和人才建设等,是"十四五"规划着力解决的战略性问题。其中结构性就业创业矛盾更加突出,突出表现就是"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甚至可能出现强化。因此,要想从根部解决这些突出的矛盾,就要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让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助力,依据西北偏远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面临的实际问题,采取务实有效的举措,才能激发高等职业教育新活力,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