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8)
2023(11125)
2022(9614)
2021(9391)
2020(7700)
2019(18127)
2018(18233)
2017(34018)
2016(19382)
2015(21796)
2014(22138)
2013(20958)
2012(19064)
2011(17103)
2010(17111)
2009(15216)
2008(14661)
2007(12696)
2006(11178)
2005(9673)
作者
(52608)
(43229)
(42966)
(41074)
(27540)
(20736)
(19720)
(16978)
(16644)
(15496)
(14979)
(14212)
(13647)
(13479)
(13472)
(13163)
(13089)
(12882)
(12315)
(12288)
(10742)
(10627)
(10294)
(9802)
(9692)
(9637)
(9569)
(9558)
(8595)
(8497)
学科
(67839)
经济(67773)
管理(51881)
(48264)
(40999)
企业(40999)
方法(33738)
数学(29576)
数学方法(29173)
教育(22203)
中国(22101)
(18641)
(17025)
(16498)
理论(15281)
业经(14413)
地方(13391)
(12790)
财务(12720)
财务管理(12705)
技术(12311)
企业财务(12122)
农业(11382)
(11085)
贸易(11080)
(10920)
(10805)
(10743)
环境(10330)
教学(9717)
机构
大学(265670)
学院(259500)
管理(102754)
(93723)
经济(91363)
理学(89909)
理学院(88882)
管理学(87233)
管理学院(86754)
研究(85732)
(57315)
中国(56403)
科学(53169)
(43011)
(42890)
师范(42746)
(42000)
研究所(38549)
业大(37727)
中心(37711)
北京(37016)
(36879)
(36328)
教育(36167)
财经(35158)
师范大学(35125)
(32046)
(31309)
技术(30587)
(30446)
基金
项目(180611)
科学(143171)
研究(138030)
基金(128337)
(110374)
国家(109327)
科学基金(94216)
社会(83409)
社会科(78823)
社会科学(78798)
(71340)
教育(70167)
基金项目(68512)
(61888)
自然(61447)
自然科(60001)
自然科学(59990)
编号(58927)
自然科学基金(58881)
资助(52811)
成果(49529)
课题(42439)
(41224)
重点(40838)
(38296)
(37615)
项目编号(36700)
教育部(36115)
大学(34796)
创新(34683)
期刊
(97873)
经济(97873)
研究(83238)
教育(58718)
中国(51807)
学报(39076)
管理(36079)
科学(35479)
(31995)
(31338)
大学(30839)
学学(27451)
技术(26543)
农业(23111)
(17491)
金融(17491)
财经(16276)
业经(15606)
经济研究(15038)
图书(14831)
职业(14051)
(13705)
理论(12670)
问题(12531)
科技(12226)
实践(11885)
(11885)
技术经济(11868)
(11427)
(11258)
共检索到373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安体富  苌景州  
如何合理配置高等教育的投资、提高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率,可以说一直是教育投资实践中一个既令人关注又让人头疼的难题。 一般而言,所谓合理或优化的高等教育投资配置,应是一种首先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特征的投资配置;这是实现高等教育投资优化配置,提高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前提。因此,本文的逻辑分析思路是:首先分析与教育投资相关的高等教育的一般特征,然后分析这些特征对投资配置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金艳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使用的现状和问题,应运用经济学和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规模和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和教育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弥补国家公共教育经费的不足;完善教育投资评价监督机制,控制高校银行贷款规模,防范高校投资风险和债务风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萍  
从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应选择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投资资源配置方式。应打破原有计划方式下政府包揽高等教育的单一投资体制,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国家、个人、社会三者结构合理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会铮  
本文针对高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影响因素,提出审计参与资源配置决策、跟踪资源使用过程、评价资源配置绩效等方面对策建议,在高校资源配置中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党玲侠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日新月异,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性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教育资源的现状是总量不足,具体的差异与经济发展差异相符,大体是东西部不均衡。但是我国的高等院校之间,高等院校内部的资源配置差异也很明显。笔者从事多年的高等教育工作,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筹集与配置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此笔者也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我国教育资源筹集与配置的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樊继轩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实施“倾斜两头,开放中间”的发展策略,可以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倾斜两头”:即政府应把精力和财力重点投入到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重点大学的建设中去。“开放中间”:即开放义务教育之后的高中教育、中职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重点大学应退出无序竞争的大众化教育市场,着重于尖端人才的精英教育;公立非重点大学可推广“国有民办”的改革体制;民办高校和转制后的“国有民办”高校将担负起普及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燕  
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配均衡问题。本文以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分析样本,从高校数量、教师人员、教育投入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高等教育各地区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提出缩小差异的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史宏协  
以公共选择理论视角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存在三方面的问题:政府在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以效率为主的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资源配置上没有充分地发挥宏观调控能力,不注重资源的动态效用;"扩招"政策下的"新校区"、"大学城"存在新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解决对策:一是教育资源配置应坚持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二是对高校的公共设施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管理制度;三是资源配置方法要科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冬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构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将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内在要求。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面向市场 ,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原则 ,实施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本经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陆亭  
如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我国高等学校层次类别的剖析马陆亭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一直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自80年代高等学校数激增之后,90年代国家即把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放到了重要的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华明  胡林辉  车红艳  
高等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离不开导师的教育和指导,但国内导师制目前仍未完善,存在许多弊端。导师制最初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采用的是一对一的"单导师"形式,在专业学位诞生以来逐渐出现与之相适应的"双导师",甚至"导师组"的形式。此种情况下,作为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高等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原有的导师配置已难以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因此,在新形势发展下,探讨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导师配置问题意义重大,应提出实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多元配置的具体策略,旨在为社会需求提供更适宜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晖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国家和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较高的层次是指资源如何分配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使每一种资源能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向。较低的层次是指,在资源分配为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单位、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何组织并利用这些资源,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使之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敏  
文章探讨了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内涵,在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对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海东  
基于人口普查、教育统计等数据,文章分析了人才跨省流动背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文章利用人才培养留存率描述人才净流动状况,论证了人才的流失或流入是地区人才供给量与经济需求量错位的结果。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人才净流入,东北和中部地区存在人才净流出。各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是国家按照地区人口数量统筹规划的结果,以保证教育机会公平;但对于不同规模经济体的人才需求量来说,各省的培养规模存在相对过剩或不足,是其人才净流失或净流入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主要由省级财政负担,人才流失导致地方倾向于采取“规模优先”发展策略,仅维持较低的投入水平;而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鼓励了地方的“消极投入”策略和“搭便车”行为,投入水平低、投入力度小、教育机会少。据此,文章建议创造人才流动友好型的制度环境、向西部地区配置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以弥补其人才缺口、加大高等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过程是学术、市场、政府三种配置力量不断调整与选择的过程。“三种配置力量制衡”模型可用来描述在三种配置力量的作用下能够实现资源相对优化配置的约束条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转换过程的考察表明,确立在法律框架下的产权主体和产权制度,确立政府在新的市场经济与法制框架下的行为“重构”,是实现资源配置相对优化的基本条件,也是约束条件。大学组织治理模式深受社会制度的约束,我们应该研究它的不同组织治理模式与市场、政府、学术三种力量制衡背后的制度关系,从中把握某种规律和变迁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