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3)
- 2023(14068)
- 2022(11782)
- 2021(10763)
- 2020(9065)
- 2019(20835)
- 2018(20363)
- 2017(37177)
- 2016(21517)
- 2015(24212)
- 2014(24380)
- 2013(23644)
- 2012(22443)
- 2011(20610)
- 2010(21043)
- 2009(19318)
- 2008(18879)
- 2007(17336)
- 2006(15474)
- 2005(14192)
- 学科
- 济(98238)
- 经济(98148)
- 管理(53352)
- 业(49570)
- 方法(39021)
- 企(38019)
- 企业(38019)
- 数学(34829)
- 数学方法(34516)
- 中国(29319)
- 学(23824)
- 农(23539)
- 教育(22521)
- 地方(21531)
- 财(21312)
- 业经(18113)
- 贸(16562)
- 贸易(16555)
- 制(16302)
- 农业(16224)
- 易(16030)
- 理论(15145)
- 地方经济(13937)
- 环境(13198)
- 和(12565)
- 融(12559)
- 金融(12557)
- 银(12368)
- 技术(12309)
- 银行(12302)
- 机构
- 大学(317811)
- 学院(310516)
- 济(130184)
- 经济(127347)
- 研究(118679)
- 管理(107458)
- 理学(92535)
- 理学院(91273)
- 管理学(89483)
- 管理学院(88883)
- 中国(80762)
- 科学(73776)
- 京(68795)
- 所(62456)
- 农(61645)
- 研究所(57070)
- 财(56592)
- 中心(51255)
- 业大(50685)
- 江(49177)
- 农业(49029)
- 范(48710)
- 师范(48147)
- 财经(45183)
- 北京(44018)
- 院(42102)
- 经济学(41420)
- 经(41012)
- 师范大学(39319)
- 教育(38739)
- 基金
- 项目(203628)
- 科学(159266)
- 研究(145942)
- 基金(145036)
- 家(129582)
- 国家(128401)
- 科学基金(106668)
- 社会(91448)
- 社会科(86374)
- 社会科学(86348)
- 省(80907)
- 基金项目(76005)
- 教育(73875)
- 划(70522)
- 自然(69516)
- 自然科(67899)
- 自然科学(67868)
- 自然科学基金(66689)
- 资助(59300)
- 编号(58674)
- 成果(49550)
- 重点(48168)
- 部(46215)
- 发(45891)
- 课题(44438)
- 创(42051)
- 科研(39543)
- 教育部(39300)
- 创新(39144)
- 计划(38664)
- 期刊
- 济(146071)
- 经济(146071)
- 研究(102703)
- 中国(70573)
- 教育(59237)
- 学报(57531)
- 农(54383)
- 科学(49005)
- 财(43886)
- 大学(42812)
- 学学(39397)
- 管理(37853)
- 农业(36559)
- 技术(28457)
- 经济研究(24934)
- 融(24611)
- 金融(24611)
- 财经(23472)
- 业经(20932)
- 经(20374)
- 业(19936)
- 问题(18949)
- 技术经济(16057)
- 版(15589)
- 贸(15470)
- 统计(14537)
- 业大(14493)
- 职业(14219)
- 世界(14002)
- 商业(13557)
共检索到477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小浩 陈良焜
一个时期以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中短期拉动的作用引起各方面的关注。高等教育不仅被认为具有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长期功用,也被看作可以在中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居民消费,带动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主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瑞光 杨丽芝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是由中央与地方共建、地方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主要为金融系统及其他经济机构培养大专层次的专门人才。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满足广大考生的愿望,广州金专经上级批准2003年扩大招生,计划为3300人,比上年增长43%,其中广东省内占3000人,比上年增长50%,同时面向广西、海南、湖南、湖北、河南、浙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多项经济指标下滑之时,就业形势却表现良好,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联动效应较明显。未来经济发展仍将面对经济下行和稳定就业的双重压力。要继续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继续扩大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效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稳定就业 联动效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付嫦娥
自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以来,招生工作健康发展。笔者对招生后诸如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压力,专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教学管理模式和制度的改革,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
就业 学科专业 教学管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李晓文
迄今为止,国内许多学者从全国角度出发,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引致效应做出了估算分析,但缺少对某一区域的具体研究。本文对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对其短期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淑贤
分析了美术高校扩大招生给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带来的压力及面临的新问题 ,并寻求解决扩大招生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图书馆 文献资源建设 扩大招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万朋 王千红
正确理解学费在高教投资体制中应有的地位及成本补偿与分担理论必需的先决条件 ,清醒认识我国居民储蓄、收入水平、教育支出的情况和增加学费对教育公平带来的冲击及对经济的实际拉动作用 ,合理把握高教收费的幅度。
关键词:
高教扩招 增加学费 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学祥 刘小瑞 程诚
将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说明两类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普通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增加会提高资本的产出效率,减少劳动产出效率,而成人高等教育的影响作用则相反;如果考虑高等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互动对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的影响作用,则普通高等教育对生产要素的作用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而成人高等教育对生产要素的影响作用会随着非农产业部门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提高而降低。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管培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康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解垩
借鉴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和教育类似于出口的思想,通过面板数据(Paneldata)分析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只有0.13%,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溢出效果并不显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产出弹性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递减。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增加国家高等教育投入、发展高低重心不同的高等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生产函数 地区差异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丁从明 陈仲常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持续下降。为什么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水平的显著增加?本文构建的带有雇佣成本的就业模型显示:由于雇佣和解雇成本的存在,不同类型的冲击对企业雇佣政策的影响明显不一样。具体而言,持久性的供给冲击可以带来就业水平持久性的变化;暂时性的需求冲击只能带来较小幅度的、暂时性的就业变化。所以经济增长是否能够带来就业增加依赖于推进增长的冲击来源;利用Blanchard-Quah的结构VAR分解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冲击对就业的影响。经验研究的结果支持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说。本文的研究中国经济增长过程的就业弹性持续下降提供了合理解释。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暂时冲击 持久冲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慧 刘德鑫 张家来
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庞大的劳动力失业数量仍居高不下。本文从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关系出发,在分析影响我国就业弹性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经济增长与扩大劳动力就业之间关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就业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就业弹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镜德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及对相关理论的考察,提出中国现阶段强劲扩张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认为在经济结构急剧转型和产业结构快速升级条件下,该项政策的实施将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级劳动力市场过度拥挤及劳动边际产品低下的矛盾,从而推动现阶段乡-城迁移的顺利发展,而且也能够有力地支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高等教育扩张 城市化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毛洪涛 马丹
经济与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础 ,对研究两者关系的探讨是教育经济学研究重点。一般来说 ,经济越发达的国家 ,居民教育水平越高 ,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 )越发达。很多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先导原因。同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二者的因果关系中 ,教育是因 ,经济发展是果。本文从数量分析角度 ,以我国为例 ,探讨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并建立ECM模型刻画它们的动态调整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