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0)
- 2023(9748)
- 2022(8194)
- 2021(8121)
- 2020(6469)
- 2019(15187)
- 2018(14818)
- 2017(26955)
- 2016(15640)
- 2015(17691)
- 2014(17721)
- 2013(16883)
- 2012(16102)
- 2011(14819)
- 2010(15127)
- 2009(13914)
- 2008(13922)
- 2007(12412)
- 2006(11237)
- 2005(10493)
- 学科
- 济(55456)
- 经济(55391)
- 管理(39064)
- 业(36247)
- 企(27970)
- 企业(27970)
- 中国(24850)
- 方法(22923)
- 教育(20258)
- 数学(20097)
- 数学方法(19825)
- 财(16804)
- 农(16302)
- 贸(16119)
- 贸易(16110)
- 易(15876)
- 制(11954)
- 学(11876)
- 理论(11687)
- 策(11298)
- 融(11125)
- 金融(11125)
- 银(10978)
- 银行(10973)
- 行(10594)
- 业经(10431)
- 农业(10350)
- 发(9284)
- 务(9145)
- 财务(9122)
- 机构
- 大学(217657)
- 学院(211266)
- 济(94599)
- 经济(92718)
- 研究(82224)
- 管理(73946)
- 理学(62341)
- 理学院(61568)
- 管理学(60720)
- 中国(60446)
- 管理学院(60276)
- 京(47914)
- 财(45750)
- 科学(42517)
- 所(40543)
- 范(36793)
- 师范(36627)
- 研究所(36388)
- 中心(35554)
- 财经(35237)
- 教育(32666)
- 北京(32426)
- 经(32346)
- 江(31900)
- 经济学(30836)
- 师范大学(30210)
- 院(29187)
- 经济学院(27713)
- 农(26493)
- 财经大学(26161)
- 基金
- 项目(127767)
- 研究(104762)
- 科学(103292)
- 基金(92363)
- 家(78614)
- 国家(77864)
- 社会(66511)
- 科学基金(65825)
- 社会科(63006)
- 社会科学(62999)
- 教育(55269)
- 基金项目(45721)
- 省(45574)
- 编号(43809)
- 划(42088)
- 成果(40206)
- 资助(39655)
- 自然(38039)
- 自然科(37173)
- 自然科学(37166)
- 自然科学基金(36571)
- 课题(33917)
- 部(32969)
- 重点(30097)
- 教育部(29539)
- 发(28908)
- 性(28862)
- 中国(27727)
- 年(27713)
- 国家社会(27573)
共检索到345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英
中国现行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政策依据——学费占生均日常运行费用的25%是符合国际潮流的,但只有美国、印度、蒙古等极少数国家将高等教育的教学成本作为制定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政策依据,而且这一政策很少能在实践中执行下去。由于各国对相关成本的界定以及实际成本有诸多盖异,在目前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下,我国的这一学费政策规定意义不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余英
中国现行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政策依据——学费占生均日常运行费用的25%是符合国际潮流的,但只有美国、印度、蒙古等极少数国家将高等教育的教学成本作为制定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政策依据,而且这一政策很少能在实践中执行下去。由于各国对相关成本的界定以及实际成本有诸多差异,在目前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下,我国的这一学费政策规定意义不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道荣 张谛
本文认为高等教育成本是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服务所耗费教育资源价值的总和,根据受益和能力原则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是制定高校学费标准的基本依据。提出了按学校地域、层次、科类专业、办学水平确定高等教育生均成本;按教育者家庭所在地(县级)分城镇和农村分别计算全国各地大学生应交纳高校学费标准;国家财政高等教育拨款分为高等教育生均基本拨款和差额拨款两个部分的基本思路;将高校学生资助纳入高校学费政策体系等新的思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成本分担 学费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风 王建中 李彤 刘利利
本文从人均收入的角度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学费水平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正相关,进而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水平与社会实际承受力的适应性,最后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成本分担 教育公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处辉 彭荣础
我国近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对高等教育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责难在于一种受剥夺的社会情绪。这种情绪产生于国家、社会、个体之间权利与义务的不平衡,学费偏高与学校经费浪费的对比,学费上涨过快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实施的滞后。应正确理解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采取切实措施消除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负效应,继续发挥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功能,以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成本分担 社会公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雪琴 孙根琴
人力资本理论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基础,公共产品理论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提供了依据和方法。教育成本分担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有效性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价值取向。高校专业学费收费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形式之一,必须遵循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基本原则,真正实现教育成本分担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金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兰平
民办高等教育受益各方均应是成本分担的主体。美国私立高等教育之所以发达,与其多元化筹措办学经费、合理分担教育成本有直接的关系。我国民办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这种单一的经费来源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差别收费、政府适当资助、引导社会捐赠、民办高校加强自身服务创收等对策,缓解民办高校的经费压力。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成本分担主体 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圆圆
从探讨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的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出发,通过对我国近年来学杂费、人均收入、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得出“高校收费过高影响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和“高校收费过高抑制居民消费”两个结论,为此建议:将高校收费控制在合理的水平;拓宽高等教育经费筹集渠道,如征收“高等教育消费特别税”、成立教育银行、发行教育彩票、吸引风险投资等。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成本分担 公平 效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晓宇
近年来,绝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系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财政制约。政府投资能力下降与经费需求迅速膨胀形成的巨大反差使经费短缺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这种前提之下,除了继续谋求政府方面最大限度的投资之外,绝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在试图寻求政府财源以外的经费渠道,以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需求。在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潮流中,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或称成本补偿,即由受高等教育者个人或家庭分担一部分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的尝试一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源 冯文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但仍有一些矛盾有待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呈现出国家投入相对占比不断下降、个人分担比例较高的特征。通过分析问题的成因,本文建议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建立多渠道投资体制、重构教育价格体系,以健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成本 分担机制 市场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杰
总结高等教育大众化期间(2002—2018年)的教育成本分担经验,有助于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高质量发展。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期间数据信息,对教育成本分担进行研究发现:教育成本分担各项指标在整体数量上均出现增长,但增长速度不一,政府财政投入增长最快,社会捐赠的增长速度最慢,经不断优化最终达到趋于稳定的动态平衡比例关系;财政投入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稳固,学杂费收取行为不断规范。基于此,应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成本分担机制、经费收入应急缓冲机制;推动社会公益捐赠事业发展;加大对民办非营利性高校发展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教育成本 成本分担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海利
高等教育能够带来个人收益,这是高等教育收费的基本理由。本文通过高等教育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混合产品,从效率角度个人付费、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合理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个人成本 个人收益 成本分担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杰
当前,我国不同行政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数额悬殊,区域内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普遍分层对待,不同隶属关系高校间教育财政拨款差别大,不同性质的高校间教育财政拨款更是冰火两重天。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政府部门。应以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法律制度,建立教育财政拨款与学费收取标准匹配体系。要充分发挥财政蓄水池调节作用,从源头上保证教育成本分担合理。尝试普遍发放"教育券"模式,普遍调整教育财政拨款标准,加大奖励力度,体现成本效用原则。应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毕业补偿机制,使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不断优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成本 成本分担 政府职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小军
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单一,民办高校自身、政府、社会没有很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其原因是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在学费、财政投入、教育消费与教育捐赠等方面的路径依赖。唯有在融资、财政资助、社会捐赠、品牌建设等方面实施制度创新,破解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路径依赖,民办高等教育方能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成本分担 路径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