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0)
2023(13336)
2022(11331)
2021(10434)
2020(8634)
2019(19762)
2018(19370)
2017(34927)
2016(20390)
2015(23154)
2014(23426)
2013(22285)
2012(20811)
2011(19074)
2010(19494)
2009(17945)
2008(17712)
2007(16457)
2006(14378)
2005(13103)
作者
(59534)
(49532)
(49234)
(47139)
(31257)
(24021)
(22691)
(19294)
(18908)
(17899)
(16756)
(16672)
(15852)
(15758)
(15661)
(15629)
(15560)
(14781)
(14642)
(14322)
(12617)
(12394)
(12086)
(11462)
(11415)
(11284)
(11143)
(11017)
(10113)
(10024)
学科
(75886)
经济(75810)
管理(52047)
(46263)
(36658)
企业(36658)
方法(32830)
数学(28636)
数学方法(28266)
中国(25721)
教育(22149)
(22045)
(20028)
(19557)
地方(18879)
业经(15974)
理论(15883)
农业(14654)
(14624)
贸易(14611)
(14268)
(14140)
(12168)
财务(12134)
财务管理(12089)
(11841)
环境(11562)
(11414)
银行(11369)
企业财务(11347)
机构
大学(286224)
学院(284283)
(104932)
经济(102228)
研究(101501)
管理(97709)
理学(83178)
理学院(82023)
管理学(80219)
管理学院(79674)
中国(71476)
科学(65052)
(63071)
(53370)
(52232)
(49276)
研究所(48419)
(47282)
(47051)
师范(46804)
中心(46096)
业大(43931)
农业(41525)
北京(40347)
教育(38675)
财经(38509)
师范大学(37772)
(37215)
(36758)
技术(36530)
基金
项目(183866)
科学(143036)
研究(137747)
基金(126831)
(111634)
国家(110589)
科学基金(92053)
社会(82215)
社会科(77487)
社会科学(77463)
(75361)
教育(70447)
基金项目(65840)
(64956)
编号(59568)
自然(58941)
自然科(57490)
自然科学(57467)
自然科学基金(56400)
资助(52362)
成果(50671)
课题(44792)
重点(43894)
(42071)
(40729)
(38008)
(36644)
科研(35424)
创新(35342)
项目编号(35341)
期刊
(119115)
经济(119115)
研究(91232)
中国(67078)
教育(63427)
学报(48136)
(46690)
科学(41514)
(39722)
大学(35924)
管理(33762)
学学(32197)
农业(31755)
技术(28926)
(22615)
金融(22615)
业经(20611)
经济研究(19283)
财经(18609)
(17332)
职业(17026)
(16121)
图书(15371)
问题(15249)
(14538)
(13502)
论坛(13502)
技术经济(13217)
统计(12967)
商业(12875)
共检索到437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智运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要义,应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质量。同时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高水平。高等教育质量是核心,高等教育水平是标志,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到质量与水平的辩证统一。应建立多元质量观、内生性质量观、创新性质量观、人本质量观、精英质量观,同时要建立时代水平观、特色水平观和开放水平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正范  贾群生  
本文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是培养有教养的高层次的社会公民。高等教育的内在质量由本质质量和过程质量两部分组成;高等教育的内在质量与外部目标并非完全一致,高等教育质量因背负了多重的社会原则而变得复杂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初步提出了一个操作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概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基于加里·戈茨的概念结构分析法,从历史生成、本土意蕴和层次结构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强国"概念的内涵结构。"高等教育强国"是在中国情境中生成的本土概念,具有包含本质层、维度层和指标层的概念结构体系,其指标层更多地体现了本土建构特点。"高等教育强国"是指具有较高自身发展水平,能够较好满足本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展现了较强创新引领能力,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和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系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安富  
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传播科学技术文化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水平将极大影响甚至可能决定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进程和中华民族之兴盛。本文就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发展战略选择、结构优化和深化教学改革等四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景进行概括性展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范冬清  
要切实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有必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思想武器,从理论高度厘清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之处,并据此建构相应的制度化安排。因此,高等教育管理者要从高等教育哲学和理念层面矫正自身的认知偏差,通过素质教育改革和师资准入及培训入手提高生源与师资质量,经由大学制度层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教育家办学的办学格局和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借助高校内外部经改造优化后的文化生态的育人功能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提供相应的文化引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绍德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高等教育战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藉此直属高校工作咨询会之际,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抛砖引玉。请教同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许青云  
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丰富,体现大学基本功能之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解决好六个问题,即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把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先导;把服务社会化水平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把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把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根据对全国部分大学的调查,大学教学方法数十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西方大学教学方法创新是与其现代化同步进行的,德国大学创立了习明纳,美国大学将习明纳与班级授课制结合来,形成了第二代教学方法。影响我国大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因素主要有大学政策制度、教师和学生的意愿以及相关教学条件等。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找准切入口,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智慧的活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叔子  余东升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经过了跨越式的大规模发展之后,提高教育质量这一问题一直受到从广大群众到中央领导的密切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培森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则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章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背景下,审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势,探索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可供选择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魏小鹏  
推进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水平、提升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要站在全局看教育,立足教育谋划全局,在把握演变规律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从体系建构、内涵提升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扎实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炳兰  
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质量、结构和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本文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制约因素和经营模式重塑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只有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联、优化科研评价制度与科研管理政策,促进学术创新,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会娟  王向东  
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公共治理理论凭借其广泛的影响力对高等教育管理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国外高等教育治理的不断优化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也进入到了改革的关键时期。本文在分析了公共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对公共治理与高等教育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以期对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