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8)
2023(11229)
2022(9329)
2021(8827)
2020(7012)
2019(16429)
2018(16511)
2017(29512)
2016(17119)
2015(19535)
2014(20049)
2013(18863)
2012(17504)
2011(16224)
2010(16885)
2009(15070)
2008(14969)
2007(13696)
2006(12424)
2005(11666)
作者
(47764)
(39292)
(39177)
(37395)
(25182)
(18894)
(18117)
(15277)
(15189)
(14560)
(13446)
(13365)
(12903)
(12690)
(12272)
(12250)
(11802)
(11767)
(11476)
(11291)
(10236)
(9878)
(9601)
(9189)
(9176)
(8888)
(8852)
(8748)
(8125)
(7810)
学科
(67932)
经济(67867)
管理(39853)
(37525)
(29185)
企业(29185)
中国(26449)
方法(24534)
教育(21732)
数学(21190)
地方(20812)
数学方法(20574)
(19594)
业经(16218)
理论(15534)
(14949)
(13331)
农业(13262)
(12599)
(11797)
(11700)
银行(11687)
教学(11498)
地方经济(11431)
(11410)
金融(11409)
(11359)
(11278)
贸易(11262)
技术(11231)
机构
学院(233050)
大学(232784)
研究(84962)
(84863)
经济(82544)
管理(80051)
理学(66669)
理学院(65744)
管理学(64014)
管理学院(63554)
中国(60918)
(53205)
科学(51723)
(43807)
(42505)
师范(42179)
(39875)
(39736)
研究所(39207)
中心(37710)
教育(36300)
(35632)
北京(35213)
师范大学(33919)
(32431)
技术(31664)
业大(31024)
(30877)
财经(29920)
农业(27229)
基金
项目(142243)
研究(112786)
科学(111543)
基金(95313)
(81666)
国家(80774)
科学基金(68253)
社会(66350)
社会科(62575)
社会科学(62562)
(59643)
教育(59498)
(50848)
编号(50160)
基金项目(48221)
成果(43671)
自然(41697)
自然科(40731)
自然科学(40725)
资助(40203)
自然科学基金(39914)
课题(39021)
(36486)
重点(33642)
(32630)
(31153)
(29750)
项目编号(29666)
规划(29449)
发展(29436)
期刊
(107141)
经济(107141)
研究(81285)
中国(63545)
教育(63200)
(34141)
管理(32600)
学报(32387)
(30565)
科学(30304)
技术(27477)
大学(25954)
农业(23539)
(22754)
金融(22754)
学学(22256)
业经(19253)
职业(17067)
经济研究(16369)
图书(14824)
财经(14117)
(13400)
论坛(13400)
(12992)
问题(12846)
(12271)
(11804)
统计(11799)
技术教育(11339)
职业技术(11339)
共检索到386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越  李晓斌  
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高等教育领域内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理念、制度与实践三个层面单独进行研究,然而,单从某一方面根本不能完全理解或解释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日本高等教育百年来的历程告诉我们,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是教育理念、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是日本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观念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为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则是高等教育强国实现的重要手段。创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教育理念、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三维的紧密结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文  陈伟  
在"中国模式"研究成为热点的大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凸显其自身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基于跨越式发展以便追赶先发国家的目标,按照冲击—反应式发展逻辑,因应目标多元而高远但资源紧张且供给机制尚待优化的实际国情,坚持重点论原则,举全国之力,以试点方式,强有力地推动高等教育系统中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单位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独具特色,但任重道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谈传生  余小波  凌云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整个高等教育的1/3。在新的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如何步出困境,实现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文章全面总结了近五年来,长沙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四维"模式,即观念上实现由单一成人学历教育向满足成人广泛求学需求的转变;办学上实现由被动接受任务向主动寻求市场的转轨;教学上实现由单一过程质量控制向整体质量保障的转型;管理上实现由传统粗放式管理向现代精细化管理的转制,对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教育政策价值分析是教育政策分析的核心领域和方法。教育政策分析者可以从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合法性、有效性等三个价值向度的视角 ,从教育政策实质价值、程序价值等两类价值内容的视角 ,从经验研究、规范研究和超伦理研究等三种具体方法的视角具体研究教育政策的价值关系和价值问题。三个视角及其关系构成了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宏达  唐要家  张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结构理论著文,多把经济结构主要论及在产业结构(兼含工业结构、农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经济组织结构及投资结构与地区结构等)的范畴内,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陆续有一些专门讨论所有制结构的论著应世,还有的经济学人从社会生产过程的两重关系出发,将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一并在社会经济结构的理论框架内论述。本文的主题正是沿着以上理论论述的演进轨迹,进一步提出一个经济结构的三维模式假设,将属于生产力范畴的产业结构、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经济关系结构和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制度结构融入经济结构的整体系统中,试图建立一个三维的分析框架,为经济结构优化战略思路提供一个可参考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表明,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高等教育要在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高等教育是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重要保障、是大国科技人才竞争的重要阵地、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策源、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发挥好高等教育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回答时代之问、大学之问。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  
在刚要进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发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重大历史命题,我们应该把整个战线的思想统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炳兰  
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质量、结构和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本文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制约因素和经营模式重塑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只有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联、优化科研评价制度与科研管理政策,促进学术创新,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东红  
高校教师创新团队模式建设,属于高等教育微观管理方面问题。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创新团队运作模式,对提升高校教师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研究高校教师创新团队运行的三维模式的内涵以及价值基础上,分别从"背景层""团队运作层"以及"外部表征层"建构高校教师创新团队运行的三维模式的策略,以期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团队运作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自强  李世国  
中国的社会信用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问题加以治理已成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务。从根本上解决失信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证的社会信用的三维制度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建民  王爱国  
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出现的大学城现象 ,是政府、高校、社会等多种力量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的产物。大学城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多重意义 ,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规划、投入、管理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此 ,大学城的建设应当遵循协调发展、规划先行、体制创新、科学管理等原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继青  王孙禺  鄢一龙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内在对应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蕴含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独特的历史逻辑。面向未来,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提出了更新发展理念,创新高等教育发展观;深刻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打造发展模式的升级版;深化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理论的研究,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等政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民  张松  倪浩  
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与美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实施的《西北部法令》、《莫里尔法案》、《哈奇法案》、《第二个莫里尔法案》、《史密斯-利弗法》等密切相关;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最初施教模式有五种:新建农工类大学、新建综合性大学农科类学院、综合性大学中新增的农科学院、综合性大学中增设的农科课程和已有的农科类院校强化高等农业教育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早期的农工院校大多都改名和综合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中的农科类院系已成为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施教主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晓军  夏建国  
通过对技术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从院校、政府、企业和社区等不同角度开展对技术本科院校发展路径的探索。院校层面强调增强准确定位,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紧密贴近地方要求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主动围绕地方要求开展技术研究;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级。政府、企业与社区层面强调由政府牵头架构"共建共管"新机制;以企业为主体架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由社区领衔架构"区校联动"新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今天,我们在杭州隆重召开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论坛组委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本次论坛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又是学会正在组织开展的"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的一次中期学术研讨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