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09)
- 2023(4922)
- 2022(3604)
- 2021(3792)
- 2020(2759)
- 2019(6443)
- 2018(6460)
- 2017(10425)
- 2016(7164)
- 2015(8190)
- 2014(8639)
- 2013(7455)
- 2012(7016)
- 2011(6303)
- 2010(6812)
- 2009(5888)
- 2008(6101)
- 2007(5831)
- 2006(5377)
- 2005(5285)
- 学科
- 教育(19168)
- 济(16844)
- 经济(16820)
- 管理(14757)
- 中国(12861)
- 业(11858)
- 企(9621)
- 企业(9621)
- 理论(8225)
- 教学(7539)
- 学(6528)
- 农(6224)
- 财(5956)
- 业经(5180)
- 制(5097)
- 发(4979)
- 方法(4951)
- 发展(4435)
- 展(4313)
- 银(3952)
- 银行(3951)
- 研究(3924)
- 农业(3916)
- 数学(3879)
- 技术(3825)
- 学法(3740)
- 教学法(3740)
- 行(3681)
- 革(3648)
- 数学方法(3582)
- 机构
- 大学(91107)
- 学院(88096)
- 研究(34739)
- 教育(28475)
- 济(24909)
- 管理(24533)
- 经济(23847)
- 范(23458)
- 师范(23384)
- 京(22434)
- 中国(22028)
- 科学(19954)
- 理学(19572)
- 理学院(19215)
- 师范大学(19152)
- 管理学(18479)
- 管理学院(18278)
- 所(17781)
- 江(16487)
- 北京(15939)
- 研究所(15633)
- 中心(15032)
- 技术(14976)
- 职业(14936)
- 财(14635)
- 州(13330)
- 院(12724)
- 农(11080)
- 教育学(10957)
- 财经(10353)
- 基金
- 项目(47858)
- 研究(44863)
- 科学(38006)
- 教育(29545)
- 基金(28693)
- 社会(23934)
- 家(23621)
- 国家(23196)
- 社会科(22206)
- 社会科学(22199)
- 成果(22024)
- 编号(22013)
- 省(20731)
- 课题(19439)
- 划(19310)
- 科学基金(18776)
- 年(17155)
- 规划(13674)
- 基金项目(13150)
- 项目编号(13109)
- 性(12743)
- 重点(12532)
- 度(12326)
- 资助(12052)
- 研究成果(11952)
- 部(11837)
- 发(11722)
- 阶(11416)
- 段(11385)
- 阶段(11353)
共检索到158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宗模
人类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要求大学系统逻辑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应用转型则成为各高等教育机构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然而,无论从国家宏观政策的制订还是教育理论研究或实践领域的发展来看,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需要确立"应用教育"观念,出台应用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让高等教育机构在应用型谱系中科学定位、自主抉择。
关键词:
应用 应用型 应用转型 应用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迅
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是构建高等教育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政治论”、“人本论”高等教育哲学观都是哲学智慧的体现。但从哲学与教育的原始意义上考察,从高等教育的普适价值着眼,高等教育应以开发人的智慧、教人追求“大智慧”为最高价值标准。
关键词:
高等教育哲学 逻辑起点 智慧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浚锋 刘晖
厘清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行为的演化逻辑,能更好理解高等教育地方化背后的学理逻辑。结合中国2004—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限回归模型,可检验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水平的非线性关系,描述以财政分权度为核心变量的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行为的演化逻辑。当财政失衡度低于阈值(47.8%)时,表示地方政府拥有较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调配能力,可能倾向于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水平,表现出竞争型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行为,并参与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反之,若是受制于“吃饭财政”的生存型地方政府,则倾向于维持现有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两者结果表征为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动态非均衡。展望未来,中央政府迫切需要完善晋升考核体系、加大专项转移支付规范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行为,并在城市群空间格局演进中推动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的制度创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俊义
教育逻辑与市场逻辑出发点的分歧造成高等教育质量价值取向的差异。教育逻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突出以人为本、强调文化动力,注重能力与习惯养成。市场逻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突出服务为本、强调需求动力,注重实用价值。高等教育质量价值评判背后两种逻辑的若即若离使得现代大学需通过理念、使命、文化、过程的耦合实现高等教育价值在制度体系内的有序整合。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教育逻辑 市场逻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国瑞 高树仁
从高等教育创生与演变的历史来看,世界高等教育经历了"制度认同"、"职能拓展"、"外延扩张"、"内涵发展"等不同发展方式的更迭。当前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整体上是遵循高等教育历史逻辑、适应社会变革的理性选择,也是纠正高等教育发展偏差、解决现实问题、回归教育本质、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内在需要。只有全面深入地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演变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才能超越模式化的简单模仿,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方式 历史逻辑 现实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晶 刘晖
区域整合是高等教育竞争中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高等教育整合分为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其在经历了内部整合向外部整合延伸的过程后,最终形成"协同合作、共谋发展"的理念。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整合不仅取决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文化逻辑,也是教育自身逻辑的使然。筹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作委员会、实施阶段性的合作计划以及建立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盟是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整合的进路。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高等教育整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春琳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包括科学的教育理念、有效的治理形态和先进的教育制度等要素。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构建以高校为主体,全社会共建共享的高校治理组织形态,完善协同发力的教育制度,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理念、方式和制度的系统性变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静蓉
自发秩序理论认为社会秩序由自生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组成。高等教育秩序也是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的统一,自发秩序表现为"学术自由、高校自治"的传统,计划秩序表现为学校行政权力的强化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影响的加大。
关键词:
高等教育秩序 自发秩序 计划秩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鹏
治理的目标是达到善治,而善治则被视为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高等教育的公共利益主要由高等教育的微观组织——大学承载并实现。因此,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秋衡 李瑞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高等教育借助自身的职能发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衔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借助振兴乡村的契机,高等教育在职能深化、分类建设与强化育人等方面探索变革,有助于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乡村振兴 逻辑指向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云川 刘皛
周而复始——解放思想仍是燃眉之急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乘势而行,进步快速。纵览变迁轨迹,世人无不感叹其后发制人的成长速度和骄人成绩。以恢复高考为起点,中国在短短的30年中建构起一个层次丰富、科类完善、规模庞大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宗模 毛亚庆
高等教育全球化至今仍是一个存在争议、概念不清的理论问题。在经济和信息技术全球化等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中世纪相对自由的"国际化"、近代民族国家建立以来相对封闭的国家化以后,再度进入国际化舞台,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高等教育围绕知识生产,同时向两个向度延伸:一是现代性——时间向度,以应用性转向为表征;二是全球性——空间向度,以分散化、网络化为标志。高等教育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市场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
关键词:
高等教育全球化 制度逻辑 概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话语体系中的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围绕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权力行使展开的,通过对权力的配置和运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调配以及相关制度建设,达成一定的质量目标。目前,尽管学术界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但其涉及的外部保障体系和内部保障体系两个层面已达成共识。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是质量保障体系不能仅仅停留于物质保障或组织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龙
高等教育治理是我国近些年来的热议话题,但就目前来看,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逻辑与针对性,治理的成效并不明显,治理语言被极度泛化,造成的结果是高等教育的"治理失灵"。由此,高等教育的治理逻辑需要治理。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的治理需要以构建想象的共同体为基础,从身份到契约为路径,最后寻找并维护治理参与者共同的利益为底线。核心在于塑造不同的价值主体的统一信念,以平等的身份实现效率,并防止走向无理性的边缘。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治理 治理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