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4)
- 2023(13992)
- 2022(12069)
- 2021(11283)
- 2020(9334)
- 2019(21722)
- 2018(21653)
- 2017(41208)
- 2016(22908)
- 2015(25837)
- 2014(26134)
- 2013(25470)
- 2012(23542)
- 2011(21416)
- 2010(21568)
- 2009(19534)
- 2008(18589)
- 2007(16364)
- 2006(14714)
- 2005(13064)
- 学科
- 济(106574)
- 经济(106472)
- 管理(61123)
- 业(55961)
- 企(45593)
- 企业(45593)
- 方法(45211)
- 数学(39966)
- 数学方法(39603)
- 中国(28832)
- 地方(23684)
- 农(23300)
- 学(22922)
- 教育(22647)
- 财(22110)
- 业经(20119)
- 理论(17617)
- 农业(16186)
- 贸(15294)
- 贸易(15283)
- 制(14804)
- 和(14775)
- 易(14691)
- 地方经济(14687)
- 环境(14299)
- 技术(14130)
- 务(13415)
- 财务(13356)
- 财务管理(13331)
- 发(12891)
- 机构
- 大学(327605)
- 学院(320938)
- 济(133343)
- 经济(130541)
- 管理(123881)
- 研究(111268)
- 理学(107719)
- 理学院(106481)
- 管理学(104736)
- 管理学院(104131)
- 中国(76186)
- 京(69965)
- 科学(65866)
- 财(59226)
- 所(54991)
- 范(50365)
- 师范(50046)
- 研究所(50015)
- 中心(48453)
- 财经(48061)
- 江(46905)
- 农(45149)
- 北京(45053)
- 业大(44120)
- 经(43800)
- 经济学(41470)
- 师范大学(41071)
- 院(39971)
- 教育(37749)
- 州(37661)
- 基金
- 项目(215873)
- 科学(171551)
- 研究(164557)
- 基金(155520)
- 家(133528)
- 国家(132349)
- 科学基金(114009)
- 社会(103678)
- 社会科(98201)
- 社会科学(98177)
- 省(83987)
- 基金项目(81972)
- 教育(81235)
- 自然(71857)
- 划(71837)
- 自然科(70156)
- 自然科学(70144)
- 自然科学基金(68902)
- 编号(68136)
- 资助(64487)
- 成果(57557)
- 部(49776)
- 课题(48989)
- 重点(48959)
- 发(47157)
- 创(44425)
- 教育部(43885)
- 人文(42039)
- 项目编号(42008)
- 国家社会(41908)
- 期刊
- 济(146629)
- 经济(146629)
- 研究(106876)
- 中国(64015)
- 教育(60131)
- 学报(47050)
- 管理(44993)
- 财(43625)
- 科学(42911)
- 农(39928)
- 大学(36759)
- 学学(32969)
- 技术(31282)
- 农业(27783)
- 融(25094)
- 金融(25094)
- 经济研究(24456)
- 财经(24372)
- 业经(21160)
- 经(20854)
- 问题(18550)
- 图书(18173)
- 技术经济(16583)
- 理论(15514)
- 职业(14420)
- 业(13891)
- 实践(13891)
- 践(13891)
- 统计(13838)
- 坛(13766)
共检索到479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建国 李静森 权永辉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推算出了高等教育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92%。研究发现,这一比例在西部地区是比较突出的,发展教育与发展经济具有内函关联关系。文章还对比分析影响高等教育对四川经济增长贡献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锋亮
目前,分析远程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且多是案例研究。本研究基于1997—2016年的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远程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地区差异,弥补了相关研究的缺乏。实证结果显示:(1)整体而言,远程本专科教育对中国各省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远程本专科教育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在中部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最大,而在西部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最小。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认为我国需要加大远程高等教育投入,尤其需要继续加大对中部远程教育的投入,并且注重提高西部地区远程高等教育区域的分布均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海莎 张平
本文采用菲德模型测算教育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计量结果表明 ,教育是促进四川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而资本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低于教育所发挥的作用。计量结果还表明 ,四川存在教育外溢作用低下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为四川近几年来加大教育投资政策提供了经济学依据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增长 菲德模型 外溢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迎春 周志刚 王大鹏
文章基于教育类似出口的思想,借鉴Feder两部门模型的思路,运用1999~2005年全国各省区面板数据(Panel Date)测算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以及高等教育对其他生产部门的外溢效应,两者均呈现由东向中西部地区逐步递减的梯次分布。
关键词:
两部门模型 面板数据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海燕 邓刚
利用1978~2010年间四川财政支农和第一产业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四川财政支农支出对第一产业的增长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四川财政支农支出相对于第一产业GDP增长弹性系数为0.784。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四川第一产业增长效应高低次序依次为:支援农村生产最高,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次之,科技投入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最差。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第一产业 增长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远 刘智勇
本文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因此,我们提出了中国应进一步“因地制宜”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骁 徐浪
对教育及高等教育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数量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通过实证分析,可对教育贡献率的计量方法作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正,从数量分析角度进一步论证“科教兴国”和“教育是立国之本”的根本观点。
关键词:
教育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芳 贾彦东
通过对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及经济增长之间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期达到 (1)对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因果关系进行数量上的确认 ;(2 )通过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作用的对比 ,解释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 ,同时亦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经济增长 因果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迎春 王大鹏
在E F Denison和A Maddison算法基础上进行延伸,运用省际面板数据测算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比较区域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有1.267%,且地区间差异较大,呈现由东向中西部地区逐步递减的梯次分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贡献 面板数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本文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 ,计算了中国 1982— 1990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并把计算结果同西方六国的数据进行对比 ,结论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非常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均高等教育年限太少 ,有限的人力资本没有充分盘活和调动起来 ;西方六国的高教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不相关 ,也不同步 ,高教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速度具有一定弹性。当前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增加 ,应该加快高教发展速度 ,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另一方面可以使高教成为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和推动机。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教育年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雯 查奇芬
本文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构造教育投入的劳动增长型生产函数;利用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与丹尼森、麦迪逊的方法体系相似的模型、指标、方法,计算出我国上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通过国内外数据的比较,发现中国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低的现象,对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急需快速启动高等教育这个行之有效的“调节器”和“助推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曾维莲 孙前路 王明涛 敬久旺 赵玉红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选取2006—2017年西藏的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从业人员数量、地区生产总值等数据,运用丹尼森因素分析法和劳动简化法,研究西藏高等教育自就业改革以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就业改革以来西藏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为1.99%,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西藏劳动产出弹性系数偏低、人均高等教育年限太低,有限的人力资本没有充分盘活和调动起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有限。基于此,本文从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等角度,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根文 黄志斌
文章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的模型,基于2000—2007年的相关数据,测算了安徽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安徽省高等教育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结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征宇 姜玲 梁涵
依据2001-2007年全国分省区面板数据库,利用最优基本模型探索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当前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地区间差异。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受高等教育劳动力的作用更为显著,而在中部其作用程度却低于西部,并就全国总体来说效应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说明相对于规模而言,使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内部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和建立受高等教育劳动力作用发挥的机制更为迫切。此外,人力资源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现阶段更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
受高等教育劳动力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开洪
文章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的模型,对1996~2006年中部六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差异明显。中部地区应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加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建立多元的投资体系。
关键词:
中部六省 高等教育 地区经济 贡献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