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9)
- 2023(2537)
- 2022(1932)
- 2021(2166)
- 2020(1607)
- 2019(3814)
- 2018(3831)
- 2017(5288)
- 2016(4145)
- 2015(4738)
- 2014(4971)
- 2013(3958)
- 2012(3670)
- 2011(3558)
- 2010(3810)
- 2009(3189)
- 2008(3040)
- 2007(2873)
- 2006(2681)
- 2005(2632)
- 学科
- 教育(18563)
- 中国(8999)
- 学(7920)
- 理论(6585)
- 教学(6010)
- 济(5761)
- 经济(5759)
- 思想(3596)
- 研究(3470)
- 政治(3446)
- 发(3398)
- 发展(3327)
- 革(3285)
- 展(3205)
- 高等(3189)
- 改革(3184)
- 管理(3088)
- 学法(2908)
- 教学法(2908)
- 思想政治(2900)
- 政治教育(2900)
- 治教(2900)
- 德育(2878)
- 学校(2811)
- 教育改革(2785)
- 经济学(2723)
- 学理(2534)
- 学理论(2534)
- 生(2394)
- 计算(2264)
- 机构
- 大学(52009)
- 学院(45696)
- 教育(25930)
- 研究(20734)
- 范(18595)
- 师范(18529)
- 师范大学(15556)
- 京(13049)
- 科学(11877)
- 职业(10742)
- 所(10186)
- 教育学(10005)
- 技术(9935)
- 研究所(9348)
- 北京(9340)
- 济(9172)
- 江(8686)
- 管理(8677)
- 经济(8669)
- 中国(7747)
- 中心(7681)
- 职业技术(7355)
- 教育学院(7340)
- 院(7268)
- 理学(6977)
- 理学院(6755)
- 州(6642)
- 管理学(6424)
- 技术学院(6413)
- 管理学院(6307)
共检索到82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龙
常识是不同学科之间建立共同认知和理解知识的经验组合。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将对高等教育活动的常识当作研究内容的全部,这使得研究成果的解释力变得扑朔迷离。真正的高等教育学是一门说理的学科,其学科传统建立在以专业知识对高等教育的运行规律进行说理的原则上,进而帮助人们理解学科特征。从更长远的视角看,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获得认同并不来自于其借用了多少所谓的科学方法,而在于其是否拥有更宽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想象力,有想象力的学科方能展示出更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常识 传统 想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龙
想象力对于学科而言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心智品质",这种心智品质塑造了学科的性格与知识生产方式,并产生了相应的社会影响力。不同的学科呈现不同的社会影响力,使得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价值差异。高等教育学在大学中的位置极为尴尬,它自诞生起就一直面临着不被承认的危机。实际上,高等教育学的危机并非缺乏想象力,而是对高等教育学想象力的内涵没有明确的建构指向。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应该由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起的学科空间、拥有上下级学科的知识链条、在社会科学共同尺度内具有超越性的知识构成。高等教育学只有重新构建属于自身的想象力才意味着知识的超越与升级。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想象力 心智品质 学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办大学首先要尊重大学的常识。常识是大学从自身的历史中汲取的经验理性。常识是经验,但绝非所有的经验都是常识。关于大学没有绝对的真理可以依循,实践中如果违背了常识必须格外谨慎。大学传统是大学常识中的精华。传统可以为大学提供观念保护和文化底蕴,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合理内核。与常识和传统相比,想象之于大学更为重要。常识与传统各有其适用的边界,想象的空间则是无穷的。当前大学面临剧烈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没有绝对的常识,也没有不变的传统。成功的转型需要大学尊重常识,坚持传统,但更需要大学有独特的想象力。
关键词:
大学 常识 传统 想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论及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教育学只是普通教育学的简称,在这种意义上,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完全是并列的关系。要想摆脱这种逻辑上的困境,使得“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成为客观的事实,重建完备的教育学是必需的前提。
关键词:
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晖 钟斌
通过聚焦民国时期负笈哥伦比亚大学的归国留学生,追忆其将哥大办学理念与中国本土需求相结合的实践,阐释其成就民国高等教育辉煌的历史缘由,揭示其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历史价值,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被现实激发,也受历史启迪。增进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有赖于我们阅读历史的理解力、观照现实的批判力和恪守大学精神的意志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由于高等教育研究产生于教育学之外,长期以来很多研究完全没有把高等教育置于教育系统之内。在多学科的视野中,高等教育问题更多地被视为各学科共享的社会问题而非单纯的教育问题。由于教育学视角的缺失,高等教育学显得名不副实,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一个无根的宽泛的多学科领域。虽然在组织建制层面上,当前高等教育研究在学科制度化方面已经取得进展,高等教育学在我国的大学里也已经获得了学科建制,但在学科的层面上,高等教育研究必须进行反思与否思,重新审视教育学之于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价值,明确"高等教育"教育学是高等教育研究走向成熟或高等教育学实现学科独立不可或缺的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邬大光 李君筱
高等教育学是我国独有的学科,作为学科建制在我国已有40年的学科史。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亟需高等教育学的理论支持。基于高等教育学走向“成熟”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学还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高等教育学“成熟”的特征包括能够解释实践中的高等教育现象,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引领高等教育未来。影响高等教育学“不成熟”有内外部原因,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命运与其成熟度紧密相关。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实践 自主知识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江
本文从高等教育学的一个特殊视角来考察德育,即将德育作为高等教育实现的途径予以讨论,旨在从一个新的侧面来重新认识德育的地位。文章在描述了德育的历史与现状,并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改进高校德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高等学校 德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简介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全称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研究会)是中国高等按育学会的团体会员,是专门从事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研究会成立于1993年10月19日。研究会的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高等教育学兼具经验科学与规范科学两种学科的性质与特点。高等教育学运用多学科观点和方法开展研究,但并不意味着该学科就拥有了多学科属性。过分强调多学科性,会使高等教育学失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的基础。在学科建设中,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借鉴移植另一学科方法不可避免,但要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高等教育学科的表达方式需要拥有原创于本学科且具有学理性、专业性的适切的新术语。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性质 方法 术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经历了从一般的高等教育研究到高等教育学理论构建的过程。在中国,高等教育学既是自成体系的学科,同时也是高度开放的研究领域。即使西方永远不出现"高等教育学"的提法,中国的"高等教育学"也可以理直气壮地称之为学科。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应增强使命感,促使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更加理性和自觉,进而建立一个更为开放自主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逐步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科理论学派,或可称之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学派。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研究 学科 领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宣勇
高等教育学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等教育学体系已完成创设,但在当下缺乏解释力,亟待完善升级;高等教育研究空前繁荣,但对实践缺乏指导力,亟待精炼整合;高等教育处于教育的龙头地位,但理论创新缺乏引领力,亟待自主建构。未来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要围绕“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的建设来展开: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要重在自主,学术体系建设要重在协同,话语体系建设要重在融通。重视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三大来源: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规律性意识、政府政策供给中的真理性共识、学者总结提炼创新的系统性学识。建立一个由高等教育活动的实践者、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者三者共同组成的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生产的三螺旋模式。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自主知识体系 三螺旋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高等教育学作为应国家改革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国家主义色彩。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学科制度化既规范了高等教育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也窒息了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当前在我国,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疏离,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象征性远大于实用性。为走出学科发展危机,高等教育学亟需一场"革命性"的改造,以适应新的实践需要。在高等教育日趋普及和学术专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高等教育学只有为改进人类的高等教育实践作出切实的贡献,才能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危机 学科改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郭卉
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建制。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发展迅速,但其学科定位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从"学科逻辑"和"社会需求逻辑"两方面分析发现,当今的高等教育学已经突破了教育学的学科框架,不是隶属于教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而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因此,将高等教育学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学需发展成为独立于教育学的一级学科。
关键词:
学科分类 高等教育学 学科性质 学科定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文华
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取向的探讨是学科建设无法回避的课题。笔者认为构建体系与研究问题应该统一起来,既重视量的积累,以增加成熟性,又重视理论建设,以发挥其悟彻之主要工具的作用;过去沿用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教材体系单层次划分,无法解释目前体系的窘境,构建体系任重而道远;就学科发展一般规律而言,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是无法分割的,“重内轻外”或“重外轻内”均不足取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外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