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3)
2023(14514)
2022(12005)
2021(11333)
2020(9188)
2019(21142)
2018(21159)
2017(38829)
2016(22507)
2015(25472)
2014(26062)
2013(24909)
2012(22747)
2011(20385)
2010(20652)
2009(18502)
2008(17858)
2007(15917)
2006(14219)
2005(12803)
作者
(63243)
(51884)
(51520)
(49546)
(33123)
(24988)
(23631)
(20453)
(19998)
(18775)
(17901)
(17454)
(16580)
(16498)
(16263)
(15848)
(15787)
(15430)
(15010)
(14951)
(13177)
(13038)
(12489)
(11927)
(11796)
(11671)
(11619)
(11512)
(10437)
(10290)
学科
(79994)
经济(79825)
管理(60417)
(55576)
(45638)
企业(45638)
方法(34464)
数学(29319)
中国(29051)
数学方法(28911)
(24260)
教育(23804)
(20447)
(20167)
业经(19615)
地方(17778)
理论(17642)
(16748)
农业(15903)
技术(13827)
(13184)
贸易(13168)
(13129)
(12893)
(12751)
(12593)
财务(12500)
财务管理(12475)
(12422)
银行(12381)
机构
大学(311148)
学院(305314)
管理(117263)
(111028)
经济(108007)
研究(104484)
理学(100981)
理学院(99774)
管理学(97843)
管理学院(97272)
中国(72592)
(68652)
科学(64900)
(52303)
(52048)
(50451)
师范(50076)
(47744)
研究所(47346)
中心(47268)
(47217)
业大(44486)
北京(44199)
财经(41423)
师范大学(40827)
教育(40419)
(38575)
(38073)
(37517)
农业(36585)
基金
项目(207065)
科学(163307)
研究(158415)
基金(146157)
(126109)
国家(124881)
科学基金(106866)
社会(96684)
社会科(91132)
社会科学(91111)
(82325)
教育(78780)
基金项目(77021)
(70563)
自然(68083)
编号(67620)
自然科(66456)
自然科学(66440)
自然科学基金(65211)
资助(59392)
成果(57703)
课题(49200)
重点(47273)
(46365)
(44762)
(42595)
项目编号(41477)
教育部(40222)
(40056)
创新(39408)
期刊
(125878)
经济(125878)
研究(99301)
中国(70260)
教育(66578)
学报(47668)
(43532)
科学(43136)
管理(42428)
(38759)
大学(37114)
学学(32960)
农业(30270)
技术(30015)
(24578)
金融(24578)
业经(20538)
图书(20107)
财经(19584)
经济研究(18599)
(16599)
职业(16459)
问题(16326)
(15307)
理论(14882)
(14159)
论坛(14159)
科技(14131)
(13971)
书馆(13893)
共检索到462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静  屠中华  
把招生质量置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历史场景中,按照研究生招生流程,结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把研究生招生质量解构为三种重要的质量内涵: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基于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分析和思考我国现有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健全我国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亚群  
在总结、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三大趋向,即选拔性教育考试的重心上移、学位类型分化与招生标准的多样化、自主选拔与统一考试的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入学考试公平、提高选拔效率、确保各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等对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孟芊  许根林  
GSI测试模式是清华大学等高校为克服我国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主动面对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而提出的一个举措,具有更加科学、更加公正、更高效率的特点。它既吸收了国际著名高校考试模式的优点,又体现了自身鲜明的特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金琢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规模已经步入大众化轨道;如何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招生录取制度,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杨  
基于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经验,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施主体、目标、手段以及评价标准将呈现出不同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在后大众化阶段,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角色、社会各界对质量保障的关注点、质量保障文化的理念以及质量保障的范畴等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因此,对已逐步进入后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建设来说,应积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质量保障理念;营造以质量文化为灵魂、以保障制度为载体的质量保障氛围;设计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普遍认同的质量保障框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克毅  赵军  
就高等教育大众化给研究生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提出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问题,认为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型中必须坚持研究生教育的精英型定位,并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现实背景出发,探讨了精英型研究生教育的新内涵。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孔钢城  雷环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持续增长,到2006年,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25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达到了22%。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树立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达到数量和质量的和谐统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倪超美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教学质量管理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更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长期困惑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及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邹晓平  刘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盛水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作为教育的龙头,高等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责任重大,使命崇高。特别是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过程后到了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更应着重内涵建设,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即可认为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家福  刘生  
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必然要求大学的办学实践趋于多样化。大学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可以规避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大学形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差异竞争优势。大学实现差异化发展,必须重视特色建设,形成核心竞争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文曜  
要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 ,抢占知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赢得新经济发展和高质量人才的竞争 ,就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九五”期间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领域 ,我们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为我国进入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大众化的高等教育 ,需要逐步克服“精英教育”阶段不适应新发展的观念 ,逐步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创新观念和制度。要建立新的人才评价和选拔办法 ,扩大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 ,建立新的就业制度和政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刘在洲  
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增长导致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紧缺,引发部分高校办学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由于缺乏市场机制的驱动,缺乏通过外延式发展来适应规模增长,从而引发高校教学质量问题。保障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建立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分类型、分层次的高校教育教学评价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在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转变的过程中,规模的扩张必将引起性质的变化,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将由权利变为义务。当前我国正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履行上大学的义务,今后高校可试行"套餐式"招生录取方式,高校各专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套餐,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选择专业,双向自主选择,实现从选拔性考试向适应性选才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