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86)
2023(18516)
2022(15154)
2021(14061)
2020(11637)
2019(26198)
2018(26265)
2017(47136)
2016(27104)
2015(30810)
2014(30812)
2013(29174)
2012(26868)
2011(24103)
2010(24816)
2009(23086)
2008(21963)
2007(20208)
2006(18313)
2005(16811)
作者
(78050)
(63995)
(63898)
(61109)
(40747)
(31059)
(29343)
(25043)
(24830)
(23533)
(21961)
(21899)
(20774)
(20344)
(20335)
(19954)
(19696)
(19026)
(18858)
(18456)
(16537)
(16157)
(15812)
(14965)
(14950)
(14622)
(14534)
(14207)
(13294)
(13084)
学科
(91692)
经济(91576)
管理(67830)
(62688)
(50057)
企业(50057)
中国(39366)
方法(33076)
(31235)
(28502)
金融(28494)
数学(27786)
(27773)
银行(27711)
数学方法(27273)
(26771)
(25841)
地方(25632)
教育(25247)
(24513)
业经(24038)
(23997)
理论(21575)
农业(21210)
(16432)
(15667)
(15664)
贸易(15648)
财务(15596)
财务管理(15550)
机构
大学(363509)
学院(361129)
研究(131351)
(130136)
经济(126612)
管理(122958)
理学(103185)
理学院(101796)
中国(100191)
管理学(99318)
管理学院(98679)
科学(83151)
(80502)
(68842)
(68309)
(65021)
(64507)
研究所(61771)
中心(61428)
(59669)
师范(58973)
业大(56532)
农业(53877)
北京(50987)
(49559)
财经(49159)
(47834)
师范大学(47170)
技术(45970)
教育(45336)
基金
项目(234184)
科学(181566)
研究(176578)
基金(160399)
(140957)
国家(139550)
科学基金(116832)
社会(105675)
社会科(99626)
社会科学(99595)
(99117)
教育(87855)
基金项目(82971)
(82307)
编号(75432)
自然(73956)
自然科(72130)
自然科学(72104)
自然科学基金(70736)
资助(65620)
成果(65546)
课题(57281)
重点(55318)
(52967)
(50243)
(48679)
(47430)
创新(45272)
(45204)
项目编号(45094)
期刊
(155870)
经济(155870)
研究(118118)
中国(94368)
教育(78424)
(63629)
学报(62841)
科学(53703)
(51926)
大学(47832)
管理(46474)
(45394)
金融(45394)
学学(42778)
农业(42323)
技术(35597)
业经(26880)
财经(23564)
图书(23512)
经济研究(23411)
(22421)
职业(21300)
(20456)
问题(19520)
(19265)
(17792)
论坛(17792)
书馆(17429)
图书馆(17429)
(16429)
共检索到586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池泽新  洪涛  胡艳  张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应运而生。如何兼顾知识、能力和公平,更加科学地选拔合格人才,是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入学考核体系建设中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将高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融合的模式,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入学考核体系的构建提供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网站12月16日发布《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这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两个重要配套政策文件。据了解,教育部此次两个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的"探索基于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董凌波  冯增俊  
学考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的新功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我国,学考和高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职责混淆、学考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学考和高考管理权限不明晰等问题,使学考在促进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面的作用有限,高考改革举步维艰。本文认为,学考与高考在性质和功能上有着明显区别,但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又是相互联动的。今后我国高考改革应该致力于正确定位政府在学考和高考中扮演的角色,明确学考和高考的组织机构和职能,为我国高考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打下基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桂娟  张应强  
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 ,具有开放性、灵活性、适应性、产出率高等多种特点 ,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但受我国精英教育传统的影响 ,自学考试的质量标准存在着偏差。面向高等教育大众化 ,自学考试的质量观必须实现根本性转变 :从“以考统教”到“考学兼顾” ;从学历教育为主到职业技能训练为重 ;从单一性到适应性 ,充分满足个体的学习需求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治  刘小龙  徐冰冰  
新高考改革确立"两依据一参考"的政策导向,破除唯分数论,聚焦综合素质评价,力图从评价环节引导学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对高中学校办学改进、对高等学校科学遴选和社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都至关重要。然而,综合素质评价评什么、如何评、评价结果如何用,这不仅关系到改革目标的实现,也是学生、学校、高校和家庭教育利益博弈的焦点。本文以上海市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用实践为研究背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了解高校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用方面的真实关切和利用方法,分析了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过程中形成的量化分析、专家系统打分、潜质分类和水平分层三种典型应用模式及效果,并探索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字画像如何支持综合素质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晓革  桑锦龙  杨君  
我国高考综合改革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从分批推进的实践来看,也面临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应试教育”倾向仍然存在,“选择性”政策设计的育人初衷面临现实挑战,“唯分数论”积弊仍然存在,以及考试评价作用未充分发挥等。这些问题涉及教学、考试、招生录取等多个环节,彼此影响,内在作用机制复杂。深化新时代高考综合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从核心素养导向、人才选拔推动、学生发展为本、考试评价促进,以及信息技术赋能等方面,促进教学、考试、招生一体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钢  
当前我国高校招生主要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一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选拔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二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招生考试制度,三是老百姓对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的要求更为强烈。为此,要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建立基础教育与高考改革的联动机制,建立多样化考试评价体系,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招生考试的录取模式,以此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高考综合改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世平,杨明,白亚军  
临床医师是医院人才构成的主体。对临床医师进行公正、客观、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是医院人才管理的重要内容。应用较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考评,是调动广大临床医师积极性,提高临床医师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现将我们的做法简要介绍如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先进  张睦楚  
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经启动,高考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联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选择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本体上来讲,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并成为一个必要环节,是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有之意。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可为"的。同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也有"难为"窘境。针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可为"和"难为"二维张力中应有所"立场"。这体现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旗帜必须鲜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然会经历理论和实践上的"冲突",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面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积极反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志军  王宏伟  
新一轮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对高中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此政策设计注重赋予学生选择权,是对学生"专业性向"的充分关注与尊重;规定"不分文理科",有利于跨跃"两种文化"鸿沟;破解录取依据的单一化,有利于增强高中与大学教育的关联度。与此同时,在进一步深化实施过程中,高中教育将面临着行政班建制存废的焦虑、学生自主选课选考的盲目、个性化学业指导的缺席、学科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等诸多风险与挑战。面向未来,高中教育应着力于实现理顺行政班与走班制度的内在关系、推进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学生发展成长导师制度以及构建区域性教师流动机制等路径超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安珊  左莉  李远峰  
当前,自学考试面临发展瓶颈,迫切需要突破创新来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机制。解决考生、企业、主考学校各方利益主体在自学考试中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使自学考试政策目标与各方利益诉求一致,才能适应我国今天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也是主考学校的责任,从这个视角来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改革就能得到更新的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三多  
中国MBA入学综合考试改革初探周三多中国经济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需要一大批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企业家和管理人员。因此,我国的管理教育特别是MBA入学考试体系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本文首先分析中国现行MBA入学考试现状及存在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解媛  马健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在课程考核评价中存在的观念偏差、考试内容僵化、考核形式单一和舞弊盛行等问题,提出应树立适应素质教育的科学考试观念,并针对不同学科和课程的性质特点,采用适宜的考试内容、考核方式,由单一考试变为多元评价,建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引导和考核,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测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姗姗  
<正>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推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也应紧密关注社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变得更加紧迫。产教融合是指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与融合,通过产业需求引领、产学融合发展的方式,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有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的支持。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郑利霞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了入学机会总量的迅速增加,但机会增多并不等于机会均等,地区、城乡、阶层和性别之间的入学机会不均依然显著存在。制度性教育的天然缺陷、城乡二元制的结构制约、考选制度的隐性不公、成本分担的制度失衡、资本存量的代际影响、基础教育的不均积续、性别偏好的消极影响等是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的深层原因。应在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来增进高等教育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