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1)
2023(9289)
2022(7110)
2021(6749)
2020(5293)
2019(11600)
2018(11723)
2017(19921)
2016(12251)
2015(13998)
2014(13925)
2013(11882)
2012(10393)
2011(9380)
2010(9740)
2009(8714)
2008(8078)
2007(7411)
2006(6695)
2005(6371)
作者
(28999)
(23824)
(23704)
(23016)
(15129)
(11247)
(11089)
(9356)
(9109)
(8622)
(8093)
(7862)
(7514)
(7491)
(7473)
(7459)
(7253)
(7130)
(7056)
(6791)
(6154)
(5906)
(5675)
(5634)
(5452)
(5425)
(5340)
(5324)
(4781)
(4749)
学科
(33452)
经济(33415)
管理(25326)
教育(22703)
中国(21948)
(21281)
(15863)
企业(15863)
(12652)
理论(11503)
教学(10440)
方法(9680)
业经(9616)
(9065)
(8798)
农业(8568)
发展(7942)
数学(7905)
(7815)
数学方法(7695)
(7562)
地方(7159)
(6441)
技术(5956)
(5925)
贸易(5921)
(5737)
研究(5735)
学法(5468)
教学法(5468)
机构
大学(152978)
学院(147567)
研究(54297)
(48907)
经济(47513)
管理(45223)
理学(38489)
理学院(37884)
管理学(36713)
管理学院(36419)
教育(35292)
(34324)
(33914)
师范(33728)
中国(32750)
科学(31544)
师范大学(27472)
(25983)
(24470)
研究所(23567)
中心(23075)
(22942)
北京(22533)
技术(21416)
职业(20485)
(19980)
(19895)
(19398)
业大(18688)
财经(18045)
基金
项目(94683)
研究(81211)
科学(76302)
基金(62942)
(52849)
国家(52188)
社会(48502)
教育(47276)
社会科(45443)
社会科学(45433)
科学基金(44434)
(39880)
编号(37491)
(35130)
成果(33977)
基金项目(31754)
课题(30254)
(26438)
自然(24986)
自然科(24440)
自然科学(24434)
资助(24274)
自然科学基金(23945)
重点(23232)
规划(22823)
项目编号(22432)
(22293)
(21874)
(21401)
大学(20854)
期刊
教育(64449)
研究(58962)
(57745)
经济(57745)
中国(43377)
学报(20448)
(20035)
大学(18263)
科学(18174)
(17317)
技术(16942)
管理(16811)
职业(15955)
农业(14210)
学学(13980)
业经(10925)
(10624)
金融(10624)
经济研究(10238)
技术教育(9732)
职业技术(9732)
职业技术教育(9732)
图书(9480)
高等(9263)
(9011)
论坛(9011)
财经(8862)
(8418)
高等教育(7896)
(7854)
共检索到239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立新  耿茹  李国明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出现了新特点,为适应这一新特点,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形成合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这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最关键环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桥  刘春阳  刘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伴之而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受损的问题日益严重,就业权益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健全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与指导,规范人才市场运作规则,努力构建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体系,是唤醒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意识,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不受损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清学  蒙丹  
根据有关部门主持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数据,从择业认知状况、择业理想目标、择业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择业倾向加以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择业认知状况逐步倾向客观理性;择业理想目标趋向于选择经济条件比较优厚以及保障性较好的工作单位;择业价值取向上兼顾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结合,同时越来越重视自我价值实现;女大学生择业倾向相对保守与稳定,男大学生择业倾向于开拓与奉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淑荣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步入了大学校门,残疾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的人数也不断增多,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本来就是弱势群体的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突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策略,以期能加强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从而相应加强残疾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全面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一步鼓励残疾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定旭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稳定,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面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研究,将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作用。文章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来分析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将其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相对照,探讨了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睢利萍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高等人才素质要求正向多元化发展。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本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必要性,并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丛钊  
大学精神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大学文化的核心部分。大学精神体现在大学办学的每一个环节,主要包括追求真理的精神、敢于批判的精神、积极的育人精神等。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中的商业主义、功利主义逐渐蔓延开来,对传统的大学精神带来了冲击和破坏,应重构大学精神。要做好对大学精神的重构,就必须更新大学发展的理念,坚定对大学精神的信仰,积极进行有助于推进大学精神重构的各项制度建设,从而重塑大学精神。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孟芊  许根林  
GSI测试模式是清华大学等高校为克服我国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主动面对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而提出的一个举措,具有更加科学、更加公正、更高效率的特点。它既吸收了国际著名高校考试模式的优点,又体现了自身鲜明的特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朝晖  杨开忠  
高等教育按开放程度分为三种类型,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能够同时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我国需要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变革,进一步多维度扩大高等教育开放程度。促进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而对于地方政府、社区、企业和个人来说,如何通过与开放的高等院校的交流与互动,实现双赢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晟  
大学教学理念体现着特定的教育信念和追求,直接指引着大学各类教学活动的开展。科学的大学教学理念能够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优化教学活动,并保障高的教育质量。现代大学必须深入审视大学教学理念存在的误区,确立科学的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倪超美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教学质量管理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更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长期困惑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及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苏芃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摆在中国高等教育面前的长期的中心工作,是关系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佘远富  刘超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适应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动态性、超前性等特点;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表现出诸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方面,包括理念性错位、政策性错位、制度性错位、结构性错位、范式性错位等;增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必须构建"政府主控、社会主导、高校主体"的良性运行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刘在洲  
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增长导致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紧缺,引发部分高校办学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由于缺乏市场机制的驱动,缺乏通过外延式发展来适应规模增长,从而引发高校教学质量问题。保障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建立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分类型、分层次的高校教育教学评价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