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0)
- 2023(9161)
- 2022(6951)
- 2021(6684)
- 2020(5102)
- 2019(11772)
- 2018(11860)
- 2017(19950)
- 2016(12763)
- 2015(14300)
- 2014(14764)
- 2013(12887)
- 2012(11718)
- 2011(10582)
- 2010(11143)
- 2009(9876)
- 2008(9901)
- 2007(8888)
- 2006(8339)
- 2005(7970)
- 学科
- 济(36938)
- 经济(36878)
- 管理(26533)
- 教育(22649)
- 中国(21732)
- 业(21491)
- 企(16874)
- 企业(16874)
- 农(12555)
- 制(11702)
- 理论(11244)
- 业经(10516)
- 教学(10269)
- 财(10201)
- 学(9906)
- 发(9234)
- 体(9209)
- 方法(9087)
- 农业(8277)
- 地方(8260)
- 发展(8256)
- 展(8133)
- 银(7987)
- 银行(7972)
- 融(7905)
- 金融(7905)
- 行(7742)
- 体制(7375)
- 数学(7213)
- 数学方法(7062)
- 机构
- 大学(163980)
- 学院(154775)
- 研究(62673)
- 济(55614)
- 经济(54031)
- 管理(47296)
- 中国(41600)
- 理学(39202)
- 理学院(38550)
- 京(37739)
- 管理学(37507)
- 管理学院(37175)
- 教育(35583)
- 科学(34965)
- 范(34059)
- 师范(33882)
- 所(31069)
- 财(29425)
- 师范大学(27956)
- 研究所(27787)
- 江(26906)
- 中心(26263)
- 北京(25408)
- 农(23366)
- 院(22855)
- 财经(21561)
- 州(20796)
- 技术(20476)
- 经(19642)
- 业大(19621)
- 基金
- 项目(94141)
- 研究(80191)
- 科学(75074)
- 基金(62816)
- 家(53326)
- 国家(52658)
- 社会(47817)
- 教育(46089)
- 社会科(44785)
- 社会科学(44772)
- 科学基金(43899)
- 省(37852)
- 编号(35928)
- 成果(34326)
- 划(34045)
- 基金项目(31152)
- 课题(29499)
- 年(25129)
- 资助(24619)
- 自然(24322)
- 自然科(23741)
- 自然科学(23736)
- 自然科学基金(23301)
- 重点(23184)
- 部(22560)
- 发(21949)
- 规划(21914)
- 性(21877)
- 项目编号(21405)
- 大学(20559)
共检索到271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大众化进程一旦启动,就势不可挡,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每个人个性的平等发展带来了机会。从精英到普及的真正转型首先是价值观的转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没有高水平的学术就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学术是学科的灵魂。学术的发展是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联系在一起的。学术与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学术关注问题,学科关注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作为对大学的排名性评估指标,有三个特征是至关重要的:敏感性,代表性和可比性。好的评估应该有益于促进学校发展,而不是学校发展为了满足评估指标。评估是以现有的学科和院系为基础,评价指标和数据的收集都是基于已有的学科和学术。大学排名本身并无所谓风险,注重排名甚至根据排名进行决策才有风险,依据大学排名名次进行决策的程度越高则风险越大,所以这个标题写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不仅意味着规模扩张,而且意味着逻辑变革。只顾规模扩张而忽视实质性变革的数量化思维,误读了大众化发展理论,曲解了大众化发展旨意,误导了大众化发展实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迫切需要"二次大众化"变革。变革的关键在于明确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发展逻辑、多元分类发展路线、个性化发展方式。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性变革 二次大众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大众化是21世纪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典型表现。但由于国民总体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劳动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高,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依然任重道远。组织变革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辅相成,组织变革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应有之意,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是高等教育功能开发的动力之源。大众高等教育组织增强了吸纳受教育者的能力,满足了广大民众受教育的愿望,激活了高等教育所固有的追求卓越的本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组织变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子元久 刘文君
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高等教育就学率也急速扩大,并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那么,高等教育在怎样的范围内持续扩大呢?如果出现停滞不前,其原因是什么呢?本文通过分析6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和教训,揭示了日本高等教育就学率扩大的机制,以及最终导致其扩大停步的社会和政治过程。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不管大学怎么变化,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基本的和第一的功能。随着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贡献的不断提高,大学也就不断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培养人才是大学贡献社会的首要形式,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本科是大学的根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培养创新人才,激发每个人的创新潜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跨文化意识和交流能力的人,成为一流大学的共同追求。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成为每个人适应社会变化和保证生活质量的必要素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毅英 黄芳
受外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综合因素影响,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就业呈现阶段性特征:学历等级化和就业挤占效应明显;企业偏重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出现"去专业化"倾向;泡沫经济致高教规模反向扩张,大学生就业率应声下挫。受高等教育内部二元结构、双层体系和文理分层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对应特点:职业教育就业率高于普通教育;公立高校就业率高于私立高校;人文社科就业率高于理工科。日本的经验启示我们,既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大学生人才模式及就业的影响,也要反思高等教育内部结构、体系和分层存在的问题及对就业的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辉 王向华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若干改革中,高等教育机会多样化是其中的重要改革。澳大利亚通过设置“第13学年”、增强高中与高中后教育的互动、推行宽基础学习、打破传统高等教育形态进行开放高等教育等策略,进行了教育机会多样化的改革。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设立“教育缓冲区”,增强高等教育过程的灵活性,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推进高等教育机会多样化改革理应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肖海涛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在大众化进程中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反过来又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分析这种变革,有利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适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文章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的现实基础和指导思想;(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结构与体系的演变;(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关键词:
大众化 结构与体系 变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而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成为21世纪一个重要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松,郝宏兰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严重滞后于并制约经济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命题。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并给出了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可行性 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