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5)
2023(10606)
2022(8764)
2021(8234)
2020(6804)
2019(15936)
2018(16225)
2017(29687)
2016(17761)
2015(20759)
2014(21754)
2013(20749)
2012(19416)
2011(17477)
2010(18280)
2009(16696)
2008(17128)
2007(16098)
2006(14301)
2005(13421)
作者
(51829)
(43138)
(42907)
(41695)
(27426)
(20744)
(19948)
(16791)
(16535)
(15918)
(14623)
(14493)
(13864)
(13762)
(13752)
(13596)
(13554)
(12747)
(12686)
(12532)
(11176)
(10893)
(10664)
(10168)
(9860)
(9741)
(9740)
(9661)
(8899)
(8876)
学科
(65396)
经济(65326)
管理(44151)
(41917)
(32467)
企业(32467)
方法(27418)
中国(25382)
数学(23685)
数学方法(23333)
教育(23075)
(21786)
(17970)
(16407)
(15538)
业经(15051)
理论(14989)
地方(14259)
农业(14106)
(12237)
贸易(12230)
(11845)
(11258)
银行(11225)
(10958)
教学(10922)
(10605)
(10584)
财务(10564)
财务管理(10521)
机构
大学(255367)
学院(251386)
(93481)
经济(90816)
研究(90322)
管理(85021)
理学(71043)
理学院(70077)
管理学(68484)
管理学院(67990)
中国(64014)
(57135)
科学(55100)
(47353)
(45795)
(44378)
(43676)
(43589)
师范(43241)
研究所(42383)
中心(41114)
教育(37489)
北京(37453)
业大(36542)
财经(35126)
师范大学(34799)
农业(34522)
(34468)
技术(32080)
(31950)
基金
项目(151724)
研究(118849)
科学(117439)
基金(102580)
(88200)
国家(87285)
科学基金(72398)
社会(69441)
社会科(65237)
社会科学(65215)
教育(62727)
(62526)
(53522)
编号(53234)
基金项目(53147)
成果(47215)
自然(44407)
自然科(43272)
自然科学(43257)
资助(42508)
自然科学基金(42446)
课题(40482)
重点(35980)
(34475)
(34421)
(33235)
(31332)
项目编号(31079)
(31021)
规划(29869)
期刊
(113232)
经济(113232)
研究(87397)
中国(64684)
教育(63567)
(41141)
学报(39123)
(37823)
科学(33958)
大学(30117)
管理(29856)
农业(27189)
技术(26871)
学学(26344)
(23474)
金融(23474)
业经(18939)
财经(17719)
经济研究(16730)
职业(16497)
问题(15500)
(15329)
(14703)
图书(14663)
(12848)
论坛(12848)
(12536)
(12108)
技术经济(11932)
理论(11610)
共检索到404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金琢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规模已经步入大众化轨道;如何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招生录取制度,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静  屠中华  
把招生质量置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历史场景中,按照研究生招生流程,结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把研究生招生质量解构为三种重要的质量内涵: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基于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分析和思考我国现有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健全我国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孟芊  许根林  
GSI测试模式是清华大学等高校为克服我国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主动面对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而提出的一个举措,具有更加科学、更加公正、更高效率的特点。它既吸收了国际著名高校考试模式的优点,又体现了自身鲜明的特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志成  
拉丁美洲国家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采取的主要政策与措施包括改革公立高等教育 ,发展多层次的私立高等教育 ,创建公私立学校趋同的新型办学模式等。拉美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果是明显的 ,但也带来了职业分层化和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 ,其过度发展高等教育 ,忽视基础教育的教训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具有一些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为 :政府的政策目标导向使实现大众化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调动民间财力投入高等教育是实现大众化的主要方式 ,地区差异导致大众化过程发展的不平衡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晓莹  赵金秀  
分析美、英、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对毕业生就业难题的经验,得出对我们具有启示作用的共同点高等学校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建立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在进行数量扩张的同时注意分类扩张问题;落实高等学校自主权,强调不同层次不同学校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高等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的力度和深度,加强与职业界的联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江莹  白丽新  王天乙  
在研究生招生领域实行依法治招,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针对研究生招生中存在的保密规定落地不实、复试环节监管不力、招生对象审查不严等问题,立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依法治招的视角进行顶层设计。提出进一步推进招考分离、理顺报考条件的综合改革设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飞  
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供给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瓶颈,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增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在大众化进程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进高等教育公平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之一,解决好大众化进程中的快慢节奏问题、区域平衡问题和多元办学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史朝  
本文论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涵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过程、形式和途径。并对民办高等教育、中心城市办学、面向农村与高等教育的地方化以及吸引外资办大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建如  
:8 0年代中期以前 ,新加坡政府一直推行英才教育政策。但是 ,80年代中后期以来 ,新加坡政府的教育观念和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 ,以便让更多的人能接受教育。这一观念和政策的转变使新加坡高等教育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本文对导致这一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 ,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主要改革措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松,郝宏兰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严重滞后于并制约经济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命题。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并给出了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金琢  
如何建立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的、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从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科学选才以及高校试行自主招生的选拔标准的确定等方面,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录取方式改革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在高考基础上实行自主选拔的观点和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魏晓艳  
自1999年起,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策略,我国开始实施大学扩招政策。扩招政策实施之初,就一度存在"效率优先"抑或"公平优先"的争论。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满足大众高等教育需求的机会增多了,但是否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经济水平、城乡、性别等之间更加平等仍然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本文使用CFPS数据,选用DID与DDD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考察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扩招政策对促进高等教育代际流动、推动高等教育公平的实际效用。同时,为了进一步观察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及其扩招政策影响高等教育代际传递的异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克毅  赵军  
就高等教育大众化给研究生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提出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问题,认为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型中必须坚持研究生教育的精英型定位,并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现实背景出发,探讨了精英型研究生教育的新内涵。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孔钢城  雷环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持续增长,到2006年,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25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达到了22%。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树立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达到数量和质量的和谐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