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3)
2023(7314)
2022(5270)
2021(4822)
2020(3500)
2019(7816)
2018(7686)
2017(12439)
2016(8290)
2015(9384)
2014(9729)
2013(8237)
2012(7396)
2011(6623)
2010(6858)
2009(5930)
2008(5911)
2007(5461)
2006(5012)
2005(4920)
作者
(20942)
(17186)
(17170)
(16795)
(11023)
(8139)
(8014)
(6867)
(6617)
(6280)
(5841)
(5824)
(5625)
(5610)
(5548)
(5359)
(5322)
(5159)
(5099)
(4909)
(4631)
(4317)
(4167)
(4062)
(3917)
(3913)
(3910)
(3857)
(3500)
(3475)
学科
(24744)
经济(24724)
教育(19373)
管理(17763)
中国(16426)
(14671)
(10762)
企业(10762)
(8812)
(8325)
理论(8131)
(7730)
业经(7214)
发展(7099)
教学(7015)
(6977)
方法(6488)
农业(6090)
(5965)
地方(5726)
数学(5246)
数学方法(5152)
技术(4634)
(4624)
产业(4492)
研究(4391)
(4053)
银行(4044)
信息(4020)
(3944)
机构
大学(108234)
学院(104172)
研究(41485)
(34716)
经济(33705)
管理(30547)
教育(28513)
理学(25756)
理学院(25349)
(25318)
师范(25180)
(25085)
管理学(24671)
管理学院(24458)
中国(24438)
科学(24247)
师范大学(20816)
(20477)
研究所(18662)
(17828)
中心(17212)
北京(16704)
(16678)
技术(15717)
(15643)
(15358)
职业(14636)
(13860)
业大(13720)
财经(13007)
基金
项目(67075)
研究(56714)
科学(54228)
基金(44573)
(38402)
国家(37930)
教育(34314)
社会(34129)
社会科(32002)
社会科学(31995)
科学基金(31670)
(27773)
编号(25546)
(25194)
成果(23544)
基金项目(22110)
课题(21617)
(18228)
自然(17796)
自然科(17373)
自然科学(17369)
重点(17137)
自然科学基金(17044)
资助(17017)
(16414)
规划(16133)
(16084)
(15299)
项目编号(15062)
教育部(14406)
期刊
教育(49208)
研究(43453)
(39877)
经济(39877)
中国(32112)
学报(15710)
(15037)
科学(13733)
大学(13346)
技术(12823)
(12653)
职业(12327)
管理(11363)
学学(10743)
农业(10437)
技术教育(8046)
职业技术(8046)
职业技术教育(8046)
(7782)
金融(7782)
经济研究(6855)
财经(6599)
(6541)
论坛(6541)
业经(6442)
高等(6101)
(6091)
(5922)
(5805)
问题(5387)
共检索到170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龚 放  
从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快车道”。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同年由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作者提出,在巨大规模背景下多样化与统一性的集成,是美国高等教育特点的集中表现。本文从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纵向层次、横向所属上,从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和学位结构上,重点研究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点,并认为多样化是美国实现普及型高等教育的重要条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金土  
高等教育多样化和大众化的关系问题关于高等教育多样化和大众化的关系,我的基本观点是,两者密切相关却未必同步。中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现象出现的时间比大众化早得多。众所周知,按照马丁·特罗的高教大众化标准,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起始于2002年,而在一百多年前的《癸卯学制》中,高中后的教育就明确地分成高等学堂、优级师范学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涂丽华  
美国高等教育中达到4年制学院初级水平要求的"2/4转学"教育在经过百年历史后得到了始料不及的发展,在"2/4转学"教育的基础上日益出现了反向转学"、旋转"注册及中等后教育与高中教育相结合的基于学分的过渡计划等转学活动。这些转学教育共同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彼得·赫尔肖克  冯李崟  
人们通常认为不公平的重要表现就是存在差异,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作者从全球化进程中的差异着手,通过对时代变化下高等教育范式的变迁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了结论:差异不等于不公平;我们应当将差异的多样化和多样性区分开来;高等教育应该也能够在教育公平的建设过程中扮演更关键的角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兴  
多样化、多元化和一体化是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多样化体现为自我评估、设置认可、认证评估和国立大学法人评估四个基本评估形式。多元化体现为高校、政府部门、认证评估机构和国立大学法人评估委员会等四种评估主体。一体化体现为评估形式和主体的对立统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莉莉  
根据资金投入和运作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归纳为4种主要模式:滚动发展模式。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最初都是以这种模式创办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建立在少量资金投入或是“三无”(无先期投资、无自建校舍、无专职教师)基础上,依靠学费,以学养学逐步积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义遒  
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均衡发展,这三个领域内不同分工、类型、层次的部门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保证。教育是为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教育的得失成败关系到上述均衡和协调发展是否能顺利实现。社会各领域、各部门对人才的要求是不同的;而每个部门的不同岗位又要求有各种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教育必须是多样化的。这种多样化既表现在类型、专业上的不同,也表现在层次、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方法等方面的区别。当前,高等学校办学趋同化对实现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造成不良影响。笔者从论述和谐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开始,指出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办学趋同化现象的危害,特别是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多样化是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制度多样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研究认为高等教育制度的纵向多样化是以横向多样化为前提的,因此把横向多样化视作上位概念,以横向多样化为主要议题;同时,研究更关注高等教育机构的外部多样化,也就是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差异,即高等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研究以美国多样化高等教育制度为对象,论述美国多样化高等教育制度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分析美国多样化高等教育制度的价值,总结美国发展多样化高等教育制度的经验与教训,并以美国为参照,提出中国完善多样化高等教育制度的一些政策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智运  
社会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的社会基础 ,也是我们思考 2 1世纪初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应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和措施 ,鼓励和保证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建立起一个包括多种办学主体、多种办学形式、多种办学类型、多种办学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蒋国珍  
普通高校进入远程教育领域后,广播电视大学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和电大的优势,提出了在高等教育多样化格局中电大的发展思路。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义遒  
引语 :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大规模的扩招 ,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 ,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会有哪些变化 ?高等教育应该如何面对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这一系列问题既不是纯粹的教育问题 ,也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组织本次笔谈之初衷在于试图打破某一专业研究的思维定势 ,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 ,因此特邀学科背景不同、学术个性卓尔不群的学者阐述他们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观点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伟  
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和基本历史走向。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核心内涵和根本特征在于其功能的多样化。这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中表现为,(1)通过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多样化,推动、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类型的增加;(2)通过高等教育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推动、促进高等教育功能强度的增强。多样化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合法化存在和发展,但是,它也有其效用限度,即多样化无法解决高等教育功能结构的优化和合理化问题。为此,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原则为指导,坚持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与政府的宏观统筹、集中调控之间的辩证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